經過資產和財務清查工作中的重重波折,李明深切地認識到供銷社內部的問題遠比他最初設想的更為繁雜和棘手。但他非但沒有因此而畏縮,反而愈發堅定了要徹底扭轉供銷社現狀的決心。
李明決定率先從整頓內部管理著手。他精心重新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清晰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職責與工作流程,同時還擬定了詳盡的資產管理辦法和年終考核細則。要求員工必須按時上下班,將集體的事務置于首位。
然而,新制度的推行之路布滿荊棘。大家先前都有各自的副業,供銷社以往也沒有嚴苛的管理制度,僅到期收取租金,有事才臨時安排,眾人都過得極為自由。如今新制度的施行,極大地限制了大家,讓他們感覺受到了嚴重的束縛,不再像往昔那般自在,因而牢騷滿腹。
在一次全體員工會議上,向啟祥陰陽怪氣地說道:“李主任,您這新制度看上去不錯,可咱們供銷社長久以來的習慣哪是說改就能改的,別到最后弄巧成拙?!?
李明平靜且堅定地回應道:“向書記,時代在變遷,咱們供銷社倘若還因循守舊,只會愈發沒落。新制度旨在規范工作,提升效率,大家適應一段時間自會察覺其益處?!?
會后,向啟祥又拉攏了與他關系要好的副主任黃知明以及那個圓滑世故的老員工林小義,在辦公室里密謀如何給李明制造更多的阻礙,企圖讓他知難而退。他們故意在工作中不遵循新制度,致使工作頻繁出錯。
李明發現這些問題后,逐個找相關人員談話。當他與黃知明副主任交流時,黃知明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姿態:“李主任,我年紀大了,新制度實在記不住,您多擔待。”
李明神色嚴肅地說道:“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記不住可以學習,但絕不能故意違反。”
通過精細入微的財務清理,李明驚愕地發現,供銷社的業務幾乎停滯不前,毫無實質性的進展。然而,令人瞠目的是,向啟祥書記和與他關系親密的黃知明副主任申報的業務招待費和差旅費卻數額驚人。
那些報銷單據名目繁雜且充滿疑點。有的僅僅是一頓看似平常的飯局,開銷卻高得離譜;有的差旅費報銷憑證上的行程與工作實際需求毫無關聯。
夏宇杰副主任得知此情況后,怒沖沖地闖進李明的辦公室。他將手中的一疊報銷單據猛地拍在桌上,高聲說道:“李主任,您瞧瞧這都是些啥!他們簡直是把供銷社當成自家的錢袋子了!怪不得咱們社一直發展不起來,錢都被這般肆意揮霍了!”
李明眉頭緊蹙,仔細翻閱著那些單據,臉色愈發陰沉凝重。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經過深思熟慮,李明決定在規范內部管理制度時,將財務管理列為重中之重。在隨后的一次全體會議上,李明鄭重宣告:“從今日起,我們要嚴格規范財務管理,每一筆費用都必須有清晰合理的用途。并且,今后節省下來的錢,將全部用于考核獎勵,多勞多得,為大家謀取福利!”
他的話音剛落,向啟祥便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來,大聲反駁道:“李明,你這是要全盤否定前任嗎?我們以前可一直都是這么操作的!”
黃知明也跟著附和:“就是,如此一來,我們的日子還怎么過?”
李明目光堅毅,毫不退縮地回應:“供銷社不是某個人的私有領地,我們必須為集體的利益考量。以前的錯誤做法我暫且不以追究,但必須得到糾正!”
盡管向啟祥等人極力反對,但大多數員工卻對李明的決定表示支持和響應。就連一向膽小怕事的老員工張全勝也忍不住起身說道:“李主任所言極是,早就該這般整治了,不能任由少數人胡作非為!”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大家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都滿心期待著供銷社能在李明的引領下迎來新的轉機。
就在李明艱難地啟動供銷社工作之時,女友林悅來到了湯口供銷社。她望著環境簡陋的辦公室,眉頭緊蹙地對李明說:“李明,這基層的條件如此惡劣,你還在此執迷不悟。我跟你講,我爸正在找關系,打算把你調回去,你別在這白費時間和精力了。”
李明目光堅定地看著林悅,說道:“悅悅,我知曉你是為我著想,但我不能就這么放棄。這里需要變革,我也渴望做出一番成就。”
林悅氣惱地說:“你怎么如此倔強?這里究竟有何優點,值得你這般堅持?”
李明握住林悅的手,耐心地解釋:“悅悅,這里雖說條件不佳,但我看到了改變的希望。倘若大家都不愿留下來努力,那這里永遠都無法變好。”
林悅無奈地長嘆一口氣:“我真是勸不動你,隨你吧,但你可別后悔。”說完便轉身離去。
李明并未受到女友林悅離開的影響,他積極投身于推動供銷社的恢復重建工作。他打算從省社推動的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入手,并確定了建設目標,今年要完成 32個,實現村級綜合服務社的全覆蓋,并將其納入年終考核。
這項工作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已開啟,但湯口供銷社這兩年僅僅發展了 3個村級綜合服務社,在全市排名墊底。實際上,湯口鎮擁有 35個自然村,至少應當建設 35個。
李明深思熟慮后,將人員劃分為兩個小組。他親自帶領夏宇杰副主任和鐘志紅為一組,向啟祥書記則帶領黃知明副主任和圓滑的職工林小義為另一組,每組各自負責完成 16個。留下膽小且年紀較大的職工張全勝在單位值班。
李明的安排一經公布,立刻引發了爭議。
黃知明副主任說道:“好完成的話我們這兩年不都已經完成建設任務了?!?
向啟祥書記也表示:“是呀,你看,咱們基層社缺乏資金,又沒有帶動的龍頭企業,省社給的那點項目建設資金也僅僅夠掛個牌子,翻新一下門面,光去掛個供銷社的牌子有何用處?上下沒有業務銜接,經營服務都開展不起來呀,這不就是搞形式主義嗎?”
李明回應道:“沒錯,你們所說確為實情,但你們切勿小瞧了這掛牌的舉動。牌子一旦豎起,統一的門面形象一旦打造出來,供銷社的社會形象瞬間就能得到提升。我們不能因為困難就選擇退縮。當下的情形是不進則退,如果我們依然像過去那樣,供銷社就真的毫無希望了。這一次我們要實實在在地行動,絕非僅僅掛個牌子,要切實地將服務送進村里,把業務開展起來。盡管困難重重,但只要我們努力,總歸會有辦法的。”
向啟祥冷哼一聲:“李主任,你說得倒是輕松,哪有這般容易?”
黃知明接著說:“是呀,沒錢如何創辦企業,沒有業務又怎能帶動這些村級綜合服務社。”
李明目光篤定:“困難并不意味著無法做到,我們要想方設法去克服。比如,我們能夠整合資源,與當地的農戶和企業合作,引入一些業務開展連鎖經營,從而帶動村級綜合服務社開展經營服務?!?
黃知明質疑道:“供銷社如今這副模樣,誰會愿意與我們合作呀?!?
李明說道:“開放辦社!總社和省社早就出臺了這一政策。這正是你們視野和思路的局限所在。當下市場競爭激烈,社會上的農資、日用品企業都在尋覓可以配送的門店,我們把村一級終端網絡構建起來了,就不愁引不來金鳳凰。這一步,我準備同時推進。”
向啟祥搖搖頭,苦笑著說:“你還是太過年輕,在機關待久了,過于不切實際,過于理想化了?!?
夏宇杰也發言道:“我認為李主任說得在理,咱們總是畏首畏尾,永遠也辦不成大事?!?
鐘志紅跟著點頭:“就是,咱們得嘗試一下,說不定能行。”
看到有了支持的力量,李明接著說:“我已經起草了一份招標通知,準備打印出來發給大家審議通過后,發布到黃山社區網上?!闭f著,他將目光轉向鐘志紅,“志紅哥,辛苦你跑一趟打印社,多打印幾份,發給大家。等大家同意后,我們再到鎮上、市里的一些農資、日用品市場走訪走訪,邀請有意與我們湯口供銷社合作的企業參加競標?!?
黃知明還欲說些什么,被李明打斷,說道:“你們不要再心存疑慮了。我所說的這些,是其他鄉鎮供銷社已經在實施的事情,而且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數。不信,你們問問向書記,他參加過市社組織的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現場會。”
盡管向啟祥等人滿心不情愿,但工作還是得開展。兩組人員分別展開行動。
李明這一組積極與各個村莊溝通交流,深入了解需求,全力尋找合作的契機。夏宇杰憑借豐富的經驗,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鐘志紅則充分發揮自己的人脈關系,成功聯系了一些村一級經營農資、日用品的大戶,他們都表示愿意加入供銷社體系,直言供銷社這塊老牌子在老百姓心中依舊值得信賴。
而向啟祥那一組,黃知明消極怠工,林小義也是敷衍應對。向啟祥雖然表面上在推進工作,但心里卻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在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李明不斷地為大家加油鼓勁,盡心盡力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但向啟祥卻時常向鎮里領導抱怨,稱李明的工作安排不合理,導致工作進展遲緩。
鎮領導了解情況后,找李明談話,鼓勵他要克服困難,做出成績。鎮領導聽了李明的詳細匯報后,知曉了實情,鎮領導表示會與向啟祥溝通協調,但被李明婉言謝絕。李明說,這點小事,他會妥善處理,不必勞煩鎮領導,以免適得其反。
李明深感壓力沉重,但他依然堅持不懈。他深知,唯有把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好,供銷社的恢復重建才能筑牢根基。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明這一組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而向啟祥那一組卻幾乎毫無進展。他與向啟祥書記溝通后,決定由他的這一組協助對方選點布點,加快工作進度。
就在此時,新的難題接踵而至。選點工作順利完成,但由于省社的項目資金是先建后補,湯口供銷社資金有限,村級綜合服務社的建設工作面臨停滯的困境。李明四處奔走,尋求解決之法。他聯系了一家廣告公司,對方愿意先行墊付資金,為供銷社的村級綜合服務社先掛牌,刷新門面。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李明盡管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和重重困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堅信,只要持之以恒,供銷社必定能夠迎來嶄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