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到的反應(yīng)
- 黃山腳下的堅守
- 闊嘴巨笑
- 2952字
- 2024-12-25 14:02:35
李明坐在前往湯口鎮(zhèn)的車上,心情如同車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一般起伏不定。車子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窗外是壯麗的黃山景色。連綿的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猶如一幅水墨畫。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翠綠的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山腳下,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水花濺落在石頭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沿途的村落錯落有致,白墻黑瓦的房屋與青山綠水相互映襯,充滿了濃郁的人文氣息。
李明望著窗外,心中既有對這片美景的贊嘆,也有對未來工作的期待和緊張。他知道,這美麗的風景背后,是湯口鎮(zhèn)基層供銷社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他即將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車子終于駛進了湯口鎮(zhèn),李明下了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里彌漫著泥土和草木的清香。他拖著行李,慢慢地走在小鎮(zhèn)的街道上,感受著這里獨特的氛圍。街邊的店鋪里傳出人們的交談聲和笑聲,孩子們在小巷里追逐嬉戲,這一切讓他暫時忘卻了心中的壓力。
然而,當李明來到湯口鎮(zhèn)供銷社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心中微微一沉,表現(xiàn)出了驚嚇的神色。其實他以前曾來過這里參加過安全檢查,對供銷社的基本面貌有所了解,但這次以新主任的身份看到,感受又大不一樣了。
供銷社的大門有些破舊,油漆剝落,門旁的墻上還殘留著一些斑駁的宣傳標語。走進院子,地面坑洼不平,角落里堆滿了雜物。倉庫的門半掩著,里面的貨物擺放凌亂。
走進辦公室,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桌椅破舊,有的甚至缺了角。文件資料隨意堆放在桌子上,布滿了灰塵。窗戶上的玻璃也有些模糊,陽光透進來顯得十分昏暗。
就在李明四處打量的時候,供銷社的老主任向啟祥帶著兩個副主任和僅有的三個員工,趕緊出來迎接。
李明一邊與他們寒暄,一邊趁機觀察了一下這幾個人。他們都五十多歲的樣子,滿臉滄桑,只有一個看起來稍微年輕些,大概四十歲左右。
向啟祥臉上帶著一絲疑惑,率先開口說道:“李科長,怎么是你一個人來的?”
李明微笑著回答:“政工主任和科長到鎮(zhèn)里請組織委員了。”
向啟祥微微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他一邊說著,一邊熱情地伸出手與李明握手,“歡迎你來啊,李科長。”
兩位副主任也跟著迎上來,與李明寒暄著。其中一個副主任討好地說:“應(yīng)該改口叫主任啦!”
說話間,送李明來的市供銷社分管政工的副主任和政工科長以及鎮(zhèn)組織委員一同走了進來。
眾人在辦公室里圍坐下來,組織了一個簡單的見面會。
市供銷社分管政工的副主任清了清嗓子,說道:“同志們,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宣布一項重要的任命決定。經(jīng)市供銷社研究決定,任命李明同志為湯口鎮(zhèn)供銷社主任,向啟祥同志任書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夠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推動湯口鎮(zhèn)供銷社的發(fā)展。”
接著,他拿出任職文件,鄭重地宣讀了一遍。
宣讀完畢后,他看向向啟祥,語重心長地交待道:“向啟祥同志,你在供銷社工作多年,經(jīng)驗豐富。今后要輔助和支持好李明同志的工作,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為供銷社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然后,他又對著李明囑咐道:“李明同志,湯口鎮(zhèn)供銷社的工作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你初來乍到,要多爭取鎮(zhèn)政府領(lǐng)導的支持,也要多傾聽同志們的意見,和大家齊心協(xié)力,讓供銷社煥發(fā)新的生機。”
李明認真地聽著,不住地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向啟祥也表態(tài)道:“請領(lǐng)導放心,我一定會全力支持李主任的工作。”
鎮(zhèn)組織委員也發(fā)表了簡短的講話,表達了對李明的歡迎和對供銷社未來工作的期望。
見面會結(jié)束后,向啟祥趕忙說道:“各位領(lǐng)導,還有李明主任,大家都辛苦了,不如就在咱們這吃個便飯吧。”
市供銷社分管政工的副主任連忙擺手拒絕:“這可不行,這違反了規(guī)定。而且你們供銷社現(xiàn)在困難,不要搞這種迎來送往的吃請。你們也別想著為李明接風洗塵,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市供銷社分管政工的副主任接著說道:“大家一定要牢記規(guī)定,把精力都集中在工作上,踏踏實實為供銷社的發(fā)展出謀劃策、努力拼搏。相信在李明主任的帶領(lǐng)下,咱們湯口鎮(zhèn)供銷社能夠克服困難,迎來新的轉(zhuǎn)機。”說完,他和政工科長與大家一一握手告別。
鎮(zhèn)組織委員也微笑著說道:“我也期待著咱們供銷社能有新的氣象,為鎮(zhèn)里的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李主任,有什么需要鎮(zhèn)上支持的,隨時提出來。”李明連忙道謝。
向啟祥則表態(tài):“領(lǐng)導們放心,我們一定按照要求做好工作。”兩位副主任和其他員工也紛紛附和。
隨后,大家相互道別,紛紛散去。李明則獨自留在辦公室,開始著手整理雜亂的文件和物品。
下午下班了,李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簡陋的宿舍。宿舍里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氣味,墻壁有些泛黃,床鋪看起來也不太干凈。他嘆了口氣,挽起袖子開始動手清理。
正當他想著下樓去鎮(zhèn)上簡單吃點什么的時候,那位最年輕的中年員工鐘志紅進來了。
鐘志紅說:“李主任,這里條件就這樣,你就將就一下吧。”
李明笑著說:“沒事,我有思想準備。”
鐘志紅說:“吃飯怎么辦呢?今天到我家去吃點吧。”
李明說:“謝謝你,我到街上隨便兌付一下就行了。”
鐘志紅有點不好意思,說:“那好吧,我先回家了。”說罷轉(zhuǎn)身要走。
李明突然想,不如趁這個機會,向他多了解一些基本情況,所以叫住了他,說:“不如,你陪我去吧,我這里還不熟,順便想跟你聊聊。”
鐘志紅臉瞬間紅了,說:“你剛來,應(yīng)該是我請你,不過……”
李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別客氣,咱們一起去,邊吃邊聊。”
兩人來到鎮(zhèn)上,鐘志紅熱情地介紹著:“李主任,咱們這小鎮(zhèn)雖不大,可小吃不少。像前面那家的毛豆腐,那可是一絕,聞著臭吃著香。還有那家的餛飩,皮薄餡大,湯鮮味美。對了,還有這黃山特色的黃燒餅,酥脆可口,甜咸適中,也是咱這的招牌小吃。”
他們走進一家小餐館,點了幾個簡單的菜。李明趁機問道:“志紅,你在供銷社工作多久了?”
鐘志紅喝了口茶,回答道:“我來了都十多年了,李主任。”
李明又問:“那你覺得咱們供銷社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鐘志紅沉默了一會兒,說:“李主任,不瞞您說,咱們這管理混亂,業(yè)務(wù)也單一,就僅靠收門店租金來維持運轉(zhuǎn)和發(fā)六個人的工資。”
李明皺了皺眉頭,接著問道:“現(xiàn)在還有多少資產(chǎn)可以收租金?”
鐘志紅嘆了口氣,回答道:“供銷社人員工齡買斷時,賣了好多資產(chǎn),現(xiàn)在剩下的倉庫、門面都不多了,收的租金只夠發(fā)這六個人的工資,還有些水電費什么的。好在最中心的供銷商場沒賣,改成門面出租,其租金占了大頭,每年能收上十萬呢。”
李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你們一個月工資多少?”
鐘志紅回答:“平均三千吧。”
李明驚訝道:“這么少?那你比那幾位同志都年輕怎么熬得住的?”
鐘志紅無奈地笑了笑,說:“不瞞你說,我也考慮過出去打工,但家有生病的老人要照顧,走不開。另外我老婆也是供銷社原商場職工,買斷后與同事合伙也承包了商場改裝的一個門面在賣服裝,生意還算可以,我們收租金事不多,干脆我就抽空幫她們打點零工,掙點小錢,日子就這樣慢慢過來了。”
李明聽著鐘志紅的講述,心中五味雜陳。他意識到供銷社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復雜和嚴峻。
吃完飯,夜幕已經(jīng)降臨,小鎮(zhèn)燃起了燈火。街邊的燈籠透出柔和的光,照亮了石板路。遠處的山巒在夜色中顯得更加神秘。鐘志紅送李明到了回供銷社的路口,便與他分開了。
李明獨自走在安靜的路上,月光灑在他身上,心中思緒萬千。他回想著今天所了解到的一切,感到肩上的擔子無比沉重。但他也明白,只有勇敢面對,才能找到出路。
回到宿舍,李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他想著明天該如何著手開展工作,怎樣才能讓供銷社重新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