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23歲的女孩,決定去火葬場上班
- (美)凱特琳·道蒂
- 729字
- 2024-12-27 18:46:11
作者的話
據一名目擊了整個事件的記者稱,一九一七年,在法國行刑隊正要為瑪塔·哈麗執行槍決時,這位因轉型為“一戰”間諜而聲名大噪的艷舞女郎拒絕戴眼罩。
“我一定要戴上這個東西嗎?”瑪塔·哈麗瞥了一眼眼罩,轉身問律師。
“如果夫人不愿意,那戴和不戴也沒有什么區別。”律師答道,然后急忙轉身離去。
于是,瑪塔·哈麗既沒有被捆綁,也沒有被蒙住雙眼。她鎮定地看著那些劊子手,牧師、修女、律師紛紛從她身邊離開。
直面死亡并不是一件輕松就能完成的壯舉。為了逃避它的存在,我們選擇被蒙上雙眼,對臨終和死亡的真實性視而不見。“不知即為福”在這里根本說不通,只是意味著一種更深入的恐懼。
我們盡可能讓死亡遠離自己,比如把尸體關在不銹鋼門后,把彌留之際的病人塞進病房里。在隱藏死亡這方面,我們干得還真不賴,你甚至以為我們將會是第一代擁有不死之身的人。但我們不是。我們都將死去,這個結果我們知道。偉大的文化人類學家厄內斯特·貝克爾說過:“一直在人類心里作祟的,好像只有對死亡的恐懼,別無其他。”出于對死亡的恐懼,我們建造大教堂,繁衍后代,發動戰爭,凌晨三點上網看貓貓視頻。死亡激發出我們作為人類所擁有的每一種潛能和毀滅欲望。我們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本書記錄了我在美國殯葬行業頭六年的工作經歷。如果死亡和死尸的真實描寫讓你心生顧慮,那你還真是挑錯了書。現在,請你仔細斟酌,是否要繼續閱讀。書里全部是真人真事,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和逝者身份,部分人名和細節略有改動(下三路猛料除外,我保證)。
注意!
閑人免進。
《加利福尼亞州行為準則》
第十六章第十二節第三部分一千二百二十一條
《安葬準備守則》
(a)以土葬或其他任何形式處理的人類遺體,
其準備及處理工作須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
——殯儀服務機構公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