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可不讀的西方文學故事(品讀西學系列)
- 文聘元
- 3695字
- 2024-12-31 21:39:43
Chapter 03
古希臘悲劇(一)
除史詩外,古希臘另一種偉大的文學形式是戲劇。古希臘的戲劇,尤其是悲劇,同荷馬的史詩一樣,把戲劇這種文學形式發(fā)展到了幾乎是至高的境界。
古希臘有三大著名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他們像三顆巨星一般在古希臘文學的天空中交相輝映。
埃斯庫羅斯傳
我們要談的第一個偉大的悲劇家是埃斯庫羅斯。
埃斯庫羅斯在公元前525年或者公元前524年生于雅典西北的埃萊夫西斯,父親叫歐福里翁。他似乎是個戲劇天才,很年輕時就參加了雅典的戲劇比賽,并在39歲時第一次贏得桂冠,他一生共贏得了13頂這樣的桂冠。不過他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是曾參加希波戰(zhàn)爭并立下戰(zhàn)功,捍衛(wèi)了希臘的自由。
他根據(jù)希波戰(zhàn)爭寫下了名劇《波斯人》,在公元前472年上演并獲獎。這個劇作令埃斯庫羅斯愈加盛名遠播,連遠在意大利之南的西西里島上敘拉古的統(tǒng)治者都聽說了,懇請戲劇家去西西里為他表演,他欣然前往。

古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前524?~前456)像。
公元前458年,埃斯庫羅斯又上演了《奧瑞斯忒亞》三部曲,這是他最有名的劇作。這時埃斯庫羅斯已經(jīng)是69歲的老者了,但他的智慧并沒有老,還可以創(chuàng)作出偉大的作品。然而所謂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件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事發(fā)生了。
此時偉大的劇作家已經(jīng)退隱到了對他禮敬有加的西西里一座叫杰拉的小城里。有一天,他正在野外漫步,構(gòu)思一部新的劇作。這時天上飛來一只雄鷹,它爪子里抓著一只大烏龜,不過這只烏龜把頭尾牢牢縮進了硬殼,使鷹無從下手,聰明的它想找塊石頭,把龜扔下去,把殼兒砸個稀巴爛,這樣就可以吃到肉了。它朝下一望,正好看見下面有一個亮亮的東西在反光,它想這一定是塊光溜溜的石頭,便將爪子一松,烏龜從高高的天空帶著風聲砸將下去,鷹兒得意地想著,哈,馬上可以吃到美味的龜肉了。它一會便聽到了一聲悶響,隨即是“哇”地一聲慘叫……

在特爾斐的阿波羅神廟后面有一座露天大劇場。劇場始建于公元前4世紀,有35級看臺,可容納5000名觀眾。
原來鷹眼中那塊光亮亮的石頭并非石頭,而是偉大的劇作家埃斯庫羅斯光禿禿的腦袋!
一個亙古少有的偉大劇作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真是“禍從天降”啊!
杰拉城的人們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十分震驚,他們替劇作家舉行了盛大的葬禮,特意在他的墓前舉行了隆重的演出,后來雅典人也為他樹立了青銅雕像。
他生前為自己寫下了墓志銘:
雅典人埃斯庫羅斯,歐福里翁之子
躺在這里,杰拉的麥浪翻騰,
馬拉松平原稱他作戰(zhàn)英勇無比,
頭發(fā)飄揚的波斯人心里最明白。
《奧瑞斯忒亞》之悲劇三部曲
埃斯庫羅斯的這部名劇和他的其他劇作一樣,是以神話為題材的,這也是幾乎所有古希臘悲劇的共同點。它由三部密切聯(lián)系的劇組成:《阿伽門農(nóng)》、《奠酒人》、《降福女神》。敘說的是特洛伊戰(zhàn)爭的領(lǐng)袖阿伽門農(nóng)勝利歸來后為妻所殺,他的兒子俄瑞斯特斯起來為父報仇并因之遭受復仇女神懲罰的故事。

所有人在這個古希臘劇場的遺址上都會想到影響深遠的古希臘悲劇。柱基上的雕像有一種震撼人心的表情,或是悲傷或是驚恐,抑或二者兼有。
由于古希臘戲劇嚴格遵循所謂的“三一律”,即一出戲要以一個情節(jié)為限,發(fā)生在一個地點并于一天之內(nèi)完成。因此我們單從劇本來看也許更像是一個片斷,但這片斷就像荷馬的那個片斷一樣,在短短的片斷之中蘊含了長長的內(nèi)容,將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說了個明明白白。

阿伽門農(nóng)殺死了自己的女兒,為了給女兒報仇,他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在情夫的慫恿下又殺死了他。
我們先來看看《阿伽門農(nóng)》的劇情。
阿伽門農(nóng)的王宮,守望人正站在王宮屋頂上眺望遠方,遠處閃現(xiàn)了火光,意味著特洛伊已被攻克。不久,阿伽門農(nóng)帶著他在特洛伊城的獵獲物女祭司卡珊德拉凱旋歸來,阿耳戈斯的長老們列隊歡迎,設(shè)祭慶祝勝利。
在歡迎隊列之中站著他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她也用一副熱情洋溢的姿態(tài)接待了丈夫,用最熱烈的話向他表達愛情與相思。這一切令她的丈夫十分高興,毫不懷疑地跟著她走進了王宮的大門。
當卡姍德拉知道這就是阿伽門農(nóng)的宮殿時,她發(fā)出了絕望的呼喊,說這就是為諸神所憎惡的家族,他們一代代都染上了鮮血,如今將受到神的懲罰。然而這也是她自己的命運,她只能走進宮門。
從宮里傳出了阿伽門農(nóng)的慘叫,卡珊德拉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克呂泰涅斯特拉打開中門,她手握利劍,站在兩具尸體之前。她振振有詞地宣告了殺死丈夫的理由——為女兒報仇。我們前面講荷馬史詩時已經(jīng)說過,希臘大軍出發(fā)之前,阿伽門農(nóng)殺了女兒伊菲革涅亞祭神,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之傷心欲絕,從此對丈夫恨之入骨,現(xiàn)在她終于報仇了。
接著她的情夫埃吉斯托斯也出現(xiàn)了。他進一步申述了他殺阿伽門農(nóng)的根由:阿伽門農(nóng)的父親曾殺死自己弟弟的孩子,把他們的肉做成菜送給弟弟享用。而埃吉斯托斯,就是被殺死給親生父親吃的孩子的兄長。
劇本最后,這對情夫情婦與扮演歌隊的長老們吵了一陣,勝利收兵,成為阿伽門農(nóng)王宮的新主人。這就是第一部《阿伽門農(nóng)》的劇情,現(xiàn)在我們來看第二部《奠酒人》。劇一開始,俄瑞斯特斯,阿伽門農(nóng)唯一的兒子,從國外歸來。父親被殺時他還是孩子,他被送出了國,母親與她的情夫認為他還小,不足為患,現(xiàn)在他已長大,要回來替父復仇。他殺死了母親。弒母的大逆之罪立即令他心里充滿了負疚感,這時復仇女神也找上門來,要懲罰他。他開始四處逃亡,復仇女神像影子一樣緊緊跟隨著他,無論他逃到哪里也無法擺脫她們的追蹤。終于,在這內(nèi)心的負罪與復仇女神的追蹤的雙重打擊之下,俄瑞斯特斯發(fā)瘋了。他的逃亡之路似乎無窮無盡。

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女神
第三部《降福女神》的劇情是這樣的:
本部的地點是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它是古希臘人最重要的神廟之一,門楣上大書“人啊,你要認識自己”。
殺死母親后,俄瑞斯特斯被復仇女神到處奔逐追趕,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后只得躲入阿波羅神廟。復仇女神們雖然恨俄瑞斯特斯,畢竟不敢沖入阿波羅的神廟滋事。但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阿波羅用神諭告訴他前去雅典,在那里接受對他弒母罪的審判。
遵循神諭,俄瑞斯特斯來到了雅典。在這里,賢明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組織了一個由公民陪審團參加的審判。審判中由復仇女神做檢察官,對俄瑞斯特斯的弒母惡行提出起訴,阿波羅則擔任了被告的辯護律師。雙方控辯之后,由陪審團成員們投票看俄瑞斯特斯是否有罪。然而結(jié)果卻出人意料:判他有罪與無罪的人各占一半。這時主持審判的雅典娜走上前來,投出了關(guān)鍵性的無罪一票,俄瑞斯特斯便被宣布無罪開釋!
事情并沒有完,失敗了的復仇女神們氣憤之極,宣稱將把整個雅典作為復仇對象。雅典人恐懼了,神的力量是可怕的,所有凡人加起來也無法同一個神匹敵,何況是兇暴的復仇女神!
為了所珍愛的城市不致蒙受無窮災難,雅典娜巧妙地勸說復仇女神放棄她們復仇的欲望,因為雅典人愿將她們作為自己的保護神而膜拜她們,而她們也將像她智慧女神一樣,定居在這座光榮之城。
一聽只要她們不報復便能與偉大的智慧女神一樣平起平坐,在這里接受光榮的雅典人的崇拜,復仇女神們?nèi)绾尾辉剩克齻儾坏饝粓髲脱诺淙耍以敢鈴拇吮Wo他們,降福于他!
這劇的大結(jié)局是,不但俄瑞斯特斯無罪開釋,雅典人也因之獲得了其他女神的保護,這一切都是偉大而智慧的雅典娜的賜福,她真是仁慈的降福女神!
埃斯庫羅斯劇作中的悲劇感
有三個方面造就了埃斯庫羅斯悲劇中的悲劇感。
第一個是英雄遭難。
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中的主角無一不是英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一些出身高貴,具有過人品質(zhì)的英雄人物,因而這些人物的悲劇性遭遇自然能讓人產(chǎn)生悲劇意識,他們的受難與毀滅就像拿破侖或者漢尼拔這樣的英雄之死,乃是一種“悲壯的沒落”。
第二是這些人之所以墮入這樣的悲劇,其中的原因雖然有他們自己的過失,然而這同惡有惡報卻有著極大的區(qū)別。首先這些人之所以有這惡行可能是因為神看見人類太偉大,或者生活太完美,于是產(chǎn)生了一些類似“嫉妒”的情緒,從而令人類受難。
然而神卻并沒有直接地去傷害人,像恃強凌弱的惡霸一樣。相反,神在面對人類時總是很公正的,而人也總是以最大的敬意侍奉神。當神“嫉妒”人類時,他們常常只是讓人類產(chǎn)生某些悲劇性的性格,而正是這悲劇性的性格令他們做出種種惡事來,從而受到懲罰。因此,當我們掩去那神的影子——實際上那影子也是很黯淡的,通常不引人注目,甚至看不見之時,我們所看到的便是英雄的主人公由于他那悲劇性的性格而遭受悲劇性的結(jié)局。
這種悲劇性的性格之最明白的體現(xiàn)就是無窮無盡的復仇欲望,這正是《奧瑞斯提亞》的基本主題。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什么要謀殺親夫?那是因為阿伽門農(nóng)殺害了她的女兒、他們的女兒。為什么俄瑞斯特斯要殺死自己的母親?那是因為母親殺害了父親……
如此,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這由無窮無盡的復仇欲望帶來的無窮無盡的仇殺,而那些被仇殺者的相對的無辜,加上這些參與仇殺者并非天生的敵人,而是血肉相連的親人!這樣,令得整個劇本充滿了悲劇意識。
第三個因素也許是埃斯庫羅斯悲劇之悲的最大源泉,這就是上面的相對的無辜。
我們看到,在埃斯庫羅斯這里,無論是受害者,還是傷害者,都是“相對無辜”的,然而他們卻無不遭受命運最殘酷的懲罰,而且這是一個綿延數(shù)代,似乎無窮無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兄害弟、妻殺夫、父屠子、子弒母,處處血肉橫飛、處處充滿血腥味,讀來能不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