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修道
- 家父李治,請皇后稱太子
- 三碗白飯
- 2967字
- 2024-12-23 14:06:08
李弘不再糾結這個問題,繼續開口問道:“閻卿,你方才所說的得不償失恐怕另有所指吧?”
咦?
閻莊再次看向李弘見太子眼神清澈,雙目充滿智慧,他突然意識到今天太子不但強勢,而且政治嗅覺也比往日敏銳了很多,雖然身體依舊孱弱,身上卻多了幾分英武之氣。
這讓閻莊既激動又欣慰,這才是值得他全力輔佐的儲君啊!
要是李弘不問,閻莊就會點到為止,畢竟有些話一旦說出口,他就要背上離間太子兄弟感情的罪名。
現在太子已經醒悟,有了儲君該有樣子,今后他也不用再裝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了。
于是閻莊站直了身子挺直了身板,眼中多了幾分悍勇。
他先是向李弘躬身行禮,之后才一臉嚴肅地說道:“回殿下,此刻諸公正在含元殿議事。今天雍王也會參加議政...這段時間因為殿下身體抱恙,時常臥病在床,一直都是雍王在替您監國理政。他還特意叮囑臣等不可告訴您此事,怕您知曉后會自責...恐再傷及病體...”
頓了一下,閻莊神色凝重道:“這個節骨眼上,典膳丞邢文偉突然減免了東宮膳食供給,他的做法實在令人懷疑。”
雍王就是高宗李治的六子,李弘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李賢,他在歷史上又被稱為“章懷太子”。
熟知歷史的李弘對李賢生平所作所為還是有所了解的。
李賢不但容貌俊秀,舉止端莊,而且才思敏捷,深得高宗李治的喜愛。今年僅十八歲卻已經被徙封雍王,授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右衛大將軍,食實封一千戶。就在五月份還下詔讓他協助太子監國...
而在李弘猝死之后,李賢被立為太子,期間他三次監國,得到高宗李治的稱贊以及朝野上下的擁戴,以至于迫使武后親自下場不得不以莫須有的謀逆罪名將他廢為庶人,流放巴州。
由此可見,李賢的謀略和手段確實不俗,是個不可小覷的人。
李弘聽完閻莊的一番話陷入了沉默。
倘若此事真如閻莊所懷疑的邢文偉減免東宮膳食的背后是李賢在操縱,那么他要處理此事就不是不謹慎小心了。
并非李弘僅憑閻莊的幾句話就去懷疑年僅十八歲的李賢,實在是縱觀大唐兩百多年的歷史,老李家的太子還真沒幾個是茍到繼承皇位的,作為太子想要順利繼位不殺過幾個兄弟還真不行。
李弘作為后世之人,自然不是一個迂腐之人,他寧可相信此事有蹊蹺也不會草率疏忽。
李弘神色肅穆,語氣嚴厲地說道:“閻卿,有些話不可亂說,得有實證。否則,孤一定會稟報圣人治你一個離間兄弟的罪名。”
閻莊微微一愣,瞬間就明白了太子的意思,這讓他更加激動不已,他發現今天太子的改變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大...
既然太子做出了改變,他也該放下偽裝了,便大聲道:“太子若想要實證,臣自當去查,三日之內必定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至于殿下是否要稟報圣人…只要能讓殿下明白自古以來東宮從來都不是一處清凈之地,如此臣即便死了也值得了!”
“咳咳...此事以后再議吧...咳咳咳!”李弘對閻莊的表現很滿意,這才是東宮的臣子,才像一個上過戰場的武夫該有的樣子。
“咳...咳咳咳...”
因為剛才連續說話讓,李弘又開始不停地咳嗽。
這該死的“癆瘵”讓他的身體很虛弱。
李弘突然意識到眼下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什么立威,而是想辦法治好自己的身體,不然今后要還是這副病鬼模樣,就算斗贏了李賢和武后兩個人可能自己也未必能活到繼位的時候。
閻莊見狀眼中滿是憂慮,開口勸解道:“臣剛才得知殿下已經兩日未曾服藥了,這藥方是神醫孫思邈開的...”
李弘擺手阻止閻莊起身走到窗前遠眺宮墻外的天空,嘆氣道:“閻卿想說什么孤自然知道,只是不管是誰開的藥方,卿應該明白醫術已經治不好孤的病了!”
“可是...哎!”
剛才還很振奮的閻莊突然間有點悲憤道:“難道真就沒有其他的法子了嗎?”
這也是他不懷疑李弘性格突然大變的理由。
因為他始終相信只要太子身體健康,絕對不會是一個性格柔弱的軟蛋,畢竟太子是太宗嫡孫,他身上還流淌著武后的血液...
“有。孤這兩天倒是想到一個法子...只是希望比較渺茫。”李弘精心設計的劇情開始展開,現在終于到了他要表達重點內容的時候了,“雖然醫術治不好孤的病,道術卻未必不能。”
閻莊愣了愣,忽然明白了太子的想法,驚呼道:“太子是想要修道?”
不是他想阻止李弘修道,而是他太清楚太子若想修道,只要釋放出一個信號,滿朝文武不但沒人贊同反而還會招來群臣一致的反對,到時候太子要面臨的可就不再是減免膳食供給或者被彈劾這么簡單了,可能會危及到儲君的位置。
畢竟儲君只是未來的皇帝而不是真正的皇帝。
只要李弘還沒有登基稱帝,他想修道就是一種奢望,會被群臣認為荒唐行為,要么被勸諫改邪歸正,要么被彈劾罷黜太子身份。
李弘也是考慮到這一點,他才會兩天不喝藥,又在今天將談話的氣氛烘托到位,才跟閻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找他知道的道家高人。
雖然他知道自己的命重要,可是他要守不住太子的位子,不去爭這個皇位,等到高宗李治病死武后登基稱帝,等待他的依舊是死路一條。
于是李弘神色凄苦、聲音悲愴道:“閻卿自己也說了,孤的病神醫孫思邈診治開的藥方,他都沒辦法治愈的病,難道孤就不能另想良策嗎?”
閻莊內心很糾結,太子的病必須得治,可是太子的位置也不能丟啊,這是一個很棘手的難題。
只是沉默一會兒,閻莊便做出了決定道:“不知道臣可以為殿下做些什么?”
李弘一直神情緊張地盯著閻莊,現在見他同意了自己的想法,如釋重負道:“孤想找兩個人,他們可能有治好孤病的道術。一個叫張果,一個叫羅公遠。孤準備讓卿派人去找他們,不論用什么方法都要將他們請到東宮。”
李弘記得歷史上張果和羅公遠都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座上賓,兩人神通了得、道術通神,要是能找到這兩個人未必就不能治好自己身上的癆瘵之癥。
閻莊皺眉道:“恐怕沒有殿下說的這么簡單吧?他們既然是方外高人,又豈能輕易讓我們找到并邀請回長安?”
李弘發狠道:“迫不得已時可以出動東宮十率。”
大唐歷代太子之所以敢叫板皇帝并屢屢造反,就是因為太子有直屬于自己的兵馬,它們就是東宮十率。
這是一支專門為太子組建,只聽命于太子的武裝力量。
非必要的時候東宮十率府衛、勛、翊三衛三府六千人不得隨意調動,只是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李弘也不得不僭越了。
“為了給殿下治病找人調動東宮十率卻也說得通。”閻莊沉思片刻點頭同意,隨即他又一臉窘迫地說道:“只是,想要對付這樣的世外高人,就目前東宮的這點兵馬未必能派上用場。”
見李弘疑惑不解,閻莊忙解釋道:“太子殿下或許還不知道吧,自從你入主東宮以后,東宮武備松弛將才凋零,現在的東宮十率已經不是當年的太子親軍了。”
“這...”
李弘啞口無言,還能說什么?還不是原主體弱多病埋下的禍根。看來今后自己要好好整頓一番東宮兵馬了,要不然以后在關鍵時用到他們,沒準到時候這支兵馬會把自己坑出翔來。
“訓練太子親軍的問題我們以后再商議。”李弘尷尬地問道:“不知道這次去找人,閻卿可有推薦將才?”
閻莊想了想說道:“臣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只是...他未必愿意去。”
李弘好奇地問道:“閻卿要舉薦的是誰?”
閻莊道:“城門郎薛訥。”
要是閻莊說的是別人,李弘還真不確定對方是否會答應自己。
畢竟為太子找修道之人,跟蠱惑太子修道有什么區別?這是要觸犯眾怒,要被御史彈劾為佞臣,一不小心是要被下大獄的。
可是說到薛訥...李弘就有信心說服對方為自己效力了。
李弘自信地道:“此事孤自有辦法,閻卿只管讓明天讓他來東宮就行。”
閻莊看見太子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心中疑惑卻也不敢再質疑,只能躬身領命道:“臣遵旨。”
隨后他們兩人又聊了一些關于如何為東宮招攬人才的內容,閻莊見李弘一臉疲憊,體力有些不支,便告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