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章 十年,“捕魚計劃”準備

今年是一元科技集團成立第十個年頭,不知不覺,于洋也從18歲的熬到了28歲。

好在事業有所小成,也有了心愛的女朋友,不用每年再被家里催著相親找對象。

算一算,還有三年多的時間,上一世被稱為“奧陌陌”的太陽系外來的外星文明飛船就將到來。

十年來,于洋累死累活,做了這么多準備,不就是為了它嗎,重活一世也是因為它,一切的秘密都等著于洋去破解。

不過以目前一元科技集團的能力來說,想要直接捕獲它還差點意思。

于洋在心里默默的給自己加了加油,擼起了袖子繼續干。

從一元科技公司成立之初,于洋私底下就給自己制定了十年發展規劃。

現在看來基本上大的方向沒有差錯,發展的規模也達到了預期。

等集團十年紀念日一過,就可以開始執行第二個十年發展規劃,捕捉“奧陌陌”這艘外星飛船的行動也隱藏在發展規劃之中。

現在就可以開始計劃的前期準備了,制定一個詳細的行動方案,方案的代號于洋都想好了,就叫“捕魚計劃”。

這里的“魚”就是指“奧陌陌”,不過這個代號在這個時間線還不存在,所以于洋決定給它改個代號,不一定非要繼續用外國人起的代號。

自此,這個還沒到達太陽系的“客人”有了一個夏國代號—“域外天魔”。

于洋打算先把“捕魚計劃”的大綱編出來,具體的執行操作還得調動整個混沌研究院去研究制定。

這需要等明年銀河集團的航天水平再進一步才行,畢竟近地軌道的發射能力和3000萬公里以外的距離還差億點點。

……

快到年底了,瓊州航天基地還有幾次未完成的火箭發射任務。

需要發射到太空的都還是技術試驗型衛星,大概還有10顆左右。

于洋在科研投入上從來都是不計代價的,現在一元科技集團也是財大氣粗。

今年一共要發射30顆衛星,15枚火箭,跟不要錢似得往天上打。

等到明年,就要開始發射正式的通訊衛星、導航定位衛星、測地衛星進行組網,還有計劃中重要的太空觀測衛星和中繼通訊衛星。

這些衛星的技術,長安、京城、魔都、金陵還有瓊州基地都有相關的研發部門在負責研發,只是每個研發基地的側重略有不同,又相互配合。

按照于洋的計劃,明年至少要進行20次以上的火箭發射,且不低于50顆衛星。

銀河集團將這個計劃提交給宇航部的時候,他們都驚呆了,感覺銀河集團或者說一元科技集團要瘋?還是當火箭衛星都是白菜價?

于洋也沒解釋太多,只說星耀集團的業務需要,集團進軍衛星通訊領域和導航領域,而且大部分是自用,和宇航部發射的衛星不沖突。

這個也能說的過去,明年,星耀集團的第三代天星智能手機開始就要從黑洲那邊轉入夏國內市場。

還有天工集團和金烏集團合作的新能源汽車,都需要通訊衛星和導航衛星的支持。

第一代和第二代天星手機除了給整個一元科技集團的員工配備,幾乎沒有在夏國市場出現。

集團員工包括于洋倒是人手一部,除了打電話上網使用,主要就是工作中使用,除了三防功能,天星手機具有強大的防泄密功能。

集團以外出現的天星手機都是作為贈品,送給有合作關系的公司、單位、學校一些使用的。

還有一些是于洋送給給自己的親友,總體來說夏國境內的天星手機不超過15萬臺。

天星手機沒有在國內上市也不要以為是技術不行,只是于洋覺得技術不夠成熟。

畢竟用慣了幾十年后的智能手機,于洋感覺現在的所謂智能手機和老年機沒啥太大區別。

天星手機的設計也是未來十幾年到幾十年之后的樣式,為此,于洋還用馬甲公司滿世界申請專利。

搞得現在不論是星星手機還是水果手機,老牌的方舟、摩托手機,都在被于洋薅技術專利的羊毛。

至于夏國的手機公司,于洋也沒打算放過,也讓他們知道知道社會的險惡,以鞭策他們自力更生,自主技術創新。

而天星手機在黑洲和阿伯地區這兩年賣了差不多一千萬臺,和夏國另一個品牌魔音手機大有瓜分黑洲市場的意思。

一些在外國做生意的夏國人回國的時候帶回來的天星手機,他們一直以為是國外品牌,當手機出現故障去維修的時候,一打開才發現,夏國制造。

現在混沌研究院天星實驗室已經研發出第三代天星手機,核心零件自主研發、自主制造率超過95%。

剩下的5%不太重要的零件都交給下游供應商制造,天星手機的大部分性能已經超越國際上的幾大品牌手機,于洋覺得是時候殺回夏國市場與他們一較高下了。

第三代天星手機開始,還有一個新功能,就是在沒有地面通訊基站的網絡時候,可以使用衛星通訊,每個手機又能作為一個小型地面基站。

等明年發射大量通訊導航衛星進行組網,在藍星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正常使用天星手機打電話上網。

現在一部一般的衛星電話最少要六七千元夏幣,再加上入網費,電話卡費,使用費亂七八糟,不會低于一萬元夏幣。

于洋不想搶低端手機市場,覺得還是給夏國一些低端起家的手機廠商一個活路。

只讓天星手機做中端和高端的機型,中端手機售價按配置,價格3000-5000元夏幣不等。

高端手機5000-9000元夏幣不等,還有定制版的在10000元夏幣以上。

衛星通訊的功能3500元夏幣以上的機型都有,而且資費只比國內地面基站通訊的資費貴2倍左右,這項業務交給了星光網絡科技公司主營。

于洋從來不做沒把握,沒計劃的事情,所以,因為這個事情專門召集了戰略決策部、星耀集團、銀河集團、天工集團、天御集團這幾個能用到衛星的子公司開會商議。

主要是研究未來整個一元科技集團內部使用和對外營運需要多少顆衛星,銀河集團根據這些需求再制定發射計劃。

就拿現在銀河集團發射的試驗通訊衛星來說,成本價在1.5億元夏幣左右。

試驗導航定位衛星成本價1.8億元夏幣左右,測地衛星成本價2.5億元夏幣左右,太空觀測衛星和中繼通訊衛星的價格更貴,都是在5億元夏幣以上,一時很難降低成本。

等批量制造的時候,前三種衛星成本會下降一些,但是還是在1億元夏幣以上。

所以為了降低成本還得研發一些低成本的小型衛星,價格500萬-3000萬元夏幣左右的那種。

經過各子公司提供的一些運營數據,研發部門提供的技術數據,再由“白澤”對大數據的篩選和計算,得出一個大致的分析結果。

未來五年內,銀河集團要至少要發射300顆大功率通訊衛星或者1500顆以上的小衛星才能滿足現有業務需求,還不包括新增的其他業務的需求量。

……

最后,一番商議下來,于洋授意在戰略部的主導下,給銀河集團制定了一個代號“小周天星斗”的衛星發射計劃。

計劃中,銀河集團未來5年內將發射第一代“小周天星斗”365顆大型主衛星供集團內部使用,包含通訊、定位導航、測地衛星等類型的衛星。

10年內發射1500顆以上小型衛星,100顆以上大中型衛星進行組網,用來對外運營服務,總的計劃是2000顆以上的人造衛星。

其他類型的太空觀測衛星、中繼通訊衛星、太空探測衛星和其他航天器不在“小周天星斗”衛星計劃之內,本次會議不參與討論制定計劃,由于洋私下制定。

以365顆主衛星計算,需要“扶搖-2012-甲”型火箭發射92次,1600顆中小型衛星需要發射100+10次。

如果換成最新正在試驗的“扶搖-2013-乙”型火箭,大型衛星需要發射53次,中小型衛星需要發射42+4次,如果10年內研發出更先進的火箭就另算了。

這么一算,每年也不用發射幾次,還有可能提前完成“小周天星斗”計劃的衛星部署。

整個計劃預計花費1500億元夏幣,由星耀集團和銀河集團拿大頭,混沌研究院和一元科技集團總部投資30%左右,其他子公司誰使用另外掏錢。

對外運營衛星服務之后的利潤也是幾家按比例分,不過分來分去大部分的錢還都是于洋的錢,左手倒右手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抚远县| 盐山县| 丰台区| 淮阳县| 英吉沙县| 福州市| 陈巴尔虎旗| 六枝特区| 松阳县| 象山县| 平阴县| 金乡县| 什邡市| 监利县| 龙门县| 武陟县| 商河县| 浮梁县| 永年县| 安阳市| 慈溪市| 个旧市| 临朐县| 晋城| 清镇市| 松原市| 临清市| 馆陶县| 修水县| 遵义市| 铁力市| 蓝山县| 晋州市| 濉溪县| 秦皇岛市| 周口市| 自贡市| 陕西省| 刚察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