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公司年會,開始改組
- 挖礦太陽系,從奧陌陌開始
- 自由分子
- 2847字
- 2025-01-07 18:18:13
元旦假期過后,一元科技公司召開年會,按照慣例,依然先是鄭巖這個行政部總經理代表各個部門做匯總匯報。
“于總,各位同事,下午好,按照咱們一元科技公司規定和慣例,召開這次會議…下面…”
公司收入情況:2X06年一元科技公司旗下天工機械廠生產銷售各型工程機械70000輛,銷售收入突破120億元夏幣,凈利潤18.6億元夏幣;
軟件開發部門商用軟件銷售和網絡系統、云計算等運營收入53億元夏幣,利潤35億元夏幣;
三晉礦業礦產銷售分紅4億元夏幣(25%股份),合計凈利潤57.6億元夏幣;
去年的7億元夏幣貸款還未到期,暫時未還,今年又貸款8億元夏幣。
天工發動機工廠和金屬冶煉工廠剛剛建成還未投產,暫未產生收益。
固定資產:(在用)機械廠一座價值15億元,(已建成)發動機工廠一座價值12億元,(已建成)金屬冶煉工廠一座9億元;
(在用)研發中心1座2.5億元,(已建成)研發中心1座(3棟樓)6.8億元,(在用)超算一臺價值2.5億元,(已建成)超算一臺6億元;
(在建)住宅小區一座(一期完成、二期部分完成)8億元;
辦公設備、車輛等若干價值3億元,合計64.8億元。
公司研發部目前擁有技術專利400項,估值150億元。
金融投資:除三晉礦業公司外,按照于洋的指示另投資了15家頗具潛力的新公司,累計投資資金2.5億元,暫未分紅。
現有員工:天工機械廠三晉廠區3700人(包括培訓學校教職工50人),發動機工廠1100人,金屬冶煉工廠1500人;
1號研發中心1600人,2號研發中心1900人;
公司總部900人(包括銷售、售后人員500);
總部培訓中心教職工80人,合計10780人。
鄭巖匯報完之后各部門又匯報了一些細節情況,公司規模越大事情越多,盡管于洋要求簡短匯報,還是持續了近2個多小時。
…
等到各部門匯報完,于洋就讓秘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公司改組方案。
幾位公司高層去年的時候就已經從于洋那里知道一些信息,心里也早有準備,只是不知道具體于洋怎么安排他們。
后來的幾位高管則是不太清楚于洋的意圖,于洋讓他們先看完這個改組方案,有意見或建議的可以現在就提出來,沒有異議的話會后就可以執行了。
大部分的高管都會心里腹誹,你是老板,你說的算,按照方案,無非是換個名頭,實際工作還是那些工作。
以后無非是多了一些職位和虛擬股份獎勵,只要公司發展的好,他們就能得到更多,都沒什么意見。
眾人議論了一會,只是提出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于洋一一給予解答,一些好的建議于洋也是采納了。
年會最后,一元科技公司改組方案正式確定,讓秘書重新打印后發給了參會的眾人,鄭巖按照公司改組方案定稿向眾人進行了宣讀。
高層任命由于洋親自宣布,任命鄭巖為改組后一元科技集團的集團總經理(M8級),趙東明為天工機械公司總經理(M8級),張燕為天御商貿公司總經理(M8級),李云凱為星耀電子科技公司總經理(M8級),李磊為祝融金屬公司總經理(M8級),張麗為魁星教育總經理(M8級)。
天工機械公司和星耀電子科技公司規模較大,又任命了章兵和王志為兩個公司的副總經理(M7級),劉志明為研究院副院長(T12級),左民為天御商貿副總經理(M7級)、苗偉為祝融金屬副總經理(M7級)、韓清為魁星教育副總經理(M7級)。
這些子公司總經理同時兼職集團總部副經理和戰略決策與風險管理部成員,負責為整個集團的發展出謀劃策。
接下來集團總部主管各部門的副總經理和部門經理(負責人)由鄭巖宣布。
最后于洋對眾人道“如果在座的各位感覺方案中自己的職位不合適,可以在集團改組完成前向我提出來,只要理由充分,就可以相應的進行調整,集團改組完成之后,短期內不再進行人事調整……”
……
一元科技公司改組后現有的辦公室已經滿足不了發展的需求,盡管之前又租了兩層辦公樓,但是租的始終是租的,不是自己的房子有種施展不開的感覺。
其實于洋也早有規劃,只是一元科技公司剛起步這幾年,利潤都拿去搞技術研發、公司擴展和分紅了。
實在是抽不出資金建自己的總部大樓,他又不想將就著建個小點的,所以拖到了現在。
按照公司2X06年的收支情況,于洋打算拿出10億資金建一座集團總部大樓,已經發展這么大的規模還沒有自己的總部大樓也說不過去。
新總部大樓于洋的計劃是設計建造一座地上36層地下3層的行政總部大樓。
大樓預計可容納3500-4000人辦公,于洋的想法是行政管理的人員盡量精簡,占整個集團的員工比例也不能太高,最好的是研發人員6:技術工人(工程師)3:行政人員1的比例。
設計的時候要求總部大樓不需要太多的造型,方方正正就可以,樓頂和院子可以停直升機,主打一個低調且實用。
建成后,集團總部和各子公司行政部門都將在新大樓辦公,等子公司規模擴大后他們再獨立出去建造自己的辦公大樓。
年會結束,于洋隨即就讓行政部門聯系設計公司,并向長安城市政購買建設總部大樓用地。
集團公司其他管理層人員則需要討論和完善于洋提出的改組方案細節問題,改組完成前提出意見和建議。
……
沒有手忙腳亂和雞飛狗跳的場景,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元科技公司就平穩的完成了改組過渡為一元科技集團。
畢竟是獨自企業,沒有派系只掙,于洋一個人說的算,最多也是讓公司高管們出出主意。
集團總部和各子公司部門和人員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的繼續運行著。
時隔一月,于洋看著集團磨合的差不多了。
召集集團總部和各個子公司的負責人開了一次大會。
這次召集開會。于洋拿出了他草擬的未來七年時間(把前三年算上,湊夠十年整),也就是一元科技集團公司十年發展規劃方案。
這個方案他只是指出各子公司未來將要涉足的行業和大致的發展方向,具體的細節則是需要各個子公司和部門自己去完善,最后再報給于洋拍板。
于洋不能告訴他們的是關于集團這個十年規劃,其實都是圍繞探測和捕捉“奧陌陌”這個外星文明飛船開展的。
只能告訴他們的是技術上的事情不用擔心,集團只要按照規劃的大方向發展就可以了,每年再根據公司發展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對下一年的規劃進行細節調整。
按照年會上公布的股權激勵計劃,集團改組完成前還需要對全體員工進行一次分紅獎勵。
按照2X06年一元科技公司的凈利潤來計算,這次可以拿出近3億元夏幣用來分紅,于洋自己可以得到稅前6000萬元夏幣的分紅(2%)用于個人花銷。
其他10780名員工中的7130人按職級和績效考核來分剩下的2億4000萬元夏幣,人均稅前可分33661元夏幣,最高的幾位高層和研發部門研發人員拿到了稅前50萬元夏幣的分紅。
3650名入職不滿一年的員工暫時未獲得集團虛擬股份分紅獎勵,這次不能得到公司的股權獎勵分紅。
但是,于洋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從他自己的分紅中拿出500萬元發給了這些新入職的員工,算是來自老板的安慰獎,讓他們很是感動,對將來自己在公司的分紅充滿了期待。
按照公司制定的分紅細則,依然是按照技術崗-管理崗-營運崗-后勤崗的順序進行遞減。
畢竟是科技公司,以科技為優先,公司所有人都是靠著技術研發才能吃上飯,吃好飯。
這個細則也是在公司管理系統中發出的公告,并征求所有員工的意見和建議。
得到了絕大多數員工認可的方案,是一個相對來說很公平的方案。
一元科技集團的員工們,為了讓自己明年能拿到更多的分紅獎勵而努力工作。
也都明白現在不僅僅是為老板打工,也相當于為自己打工了,老板畫的餅再大,不如拿到手里的錢香,這才是最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