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再建一座研發中心,機械廠完工
- 挖礦太陽系,從奧陌陌開始
- 自由分子
- 2981字
- 2025-01-04 14:09:05
轉眼時間一年已過半,2X05年上半年,天工機械廠銷售了各型工程機械12000輛,銷售額20億元夏幣,利潤3.5億元夏幣。
因為軟件部門又新開發了包括電腦管家,防火墻、殺毒軟件等等一些未來的主流商用軟件。
一元科技公司的商用軟件銷售額也達到了3億元夏幣,利潤更是高達2億元夏幣,由此可見軟件行業的暴利。
三晉礦業公司礦產半年的銷售分紅,6000萬元夏幣已轉入一元科技公司賬戶。
主要還是爸爸怕于洋缺錢,所以每半年分紅一次,加在一起上半年一元科技公司凈利潤6.1億元夏幣。
這些錢除了用在天工機械廠三晉廠區項目建設和長安城人才公寓項目之外,于洋又單獨拿出了6000萬元,讓剛組建的一元科技公司投資部,去投資國內剛剛起步的一些有錢途的公司。
上一世他對金融投資不是很了解,只超過股票基金和一些期貨,當時作為計算機專業的人,也少不了炒一炒虛擬幣。
按照記憶中找到一些。未來會全球知名,市值很高的公司,趁他們現在剛起步,值得投資一波薅薅羊毛。
現在這些未來的大公司剛起步,于洋當一下天使投資人也不錯,坐等分紅或者等他們的股價達到頂點的時候再買了換錢。
于洋也只是單純的投資占一些股份,參與一下分紅,不干擾他們運行。
這一世于洋也不打算通過投資金融去掙錢了,畢竟這方面的連鎖反應更大(蝴蝶效應),為了避免未來脫離他的記憶,產生很大的偏差,除了幾年之后虛擬幣出現再薅一波羊毛。
其他的還是走正常的渠道搞些錢給自己的科技事業添磚加瓦,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提。
……
于洋的大多時間都是待在1號研發中心參與機械、軟件等項目組的研發工作,至于一元科技公司的行政事務,盡量放手讓各部門自行運轉。
學校和博導那邊,除了通知有學術會議或學術研討就去參加一下。
還時不時的被爸媽和七大姑八大姨們惦記談對象的事,這成為于洋和家里人抹不開的話題了,家里人都不關心他的公司怎么樣怎么樣。
研發中心的幾個研發部門基本都已經被他領上了路,最近也招到了不少人才,有不少人經過于洋的考察,被委任為項目組的負責人。
這樣一來研發部那么多項目就不用于洋都去操心了,他只把握大方向和解決技術難題,再一個就是秘密整理上一世的技術資料。
……
當初于洋和重工集團簽的2年內不進入發動機行業,算一下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他覺得是時候把發動機技術拿出來了,大學的專業就是學這個的,創業也是從這個開始的。
年底如果一元科技公司盈利還可以,各項目資金支付后還有余錢的話,于洋計劃將在長安城附近建造一座發動機制造工廠。
發動機工廠專門用來制造工程機械設備使用的發動機、汽車使用發動機,未來還會制造電動車上使用的主驅動電機這些動力部件。
至于技術難度更高更復雜的渦扇發動機、噴氣發動機、火箭發動機之類那就是幾年后第二階段的事情了,現在一元科技公司也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發動機方面的設計研發團隊現在可以著手組建,歸工業設計研發部,他手里還有幾款發動機,研發人員到位就可以參與研發了,只要避開賣之前給重工集團的那幾項專利就行。
趁著6月份的畢業季,讓人事部招聘時加上了招聘發動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和有經驗的從業人員。
現在一元科技公司的招聘已經不局限于長安城了,全國高校比較多的地方都是公司招聘范圍。
于洋的一元科技公司給的福利待遇很高,甚至比上北深廣這些一線大城市的同行業公司都要高一些,目的是通過高福利待遇引來金鳳凰。
現在研發中心的研發人員已經一千多人,加上行政管理、后勤安保部門的員工,12層的大樓都開始顯得有些擁擠了。
于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邊待著,深有體會,李云凱也向于洋提出再買一棟或者自己建造一棟研發大樓的建議。
于洋叫來了鄭巖和李云凱開會商議,綜合考慮之后還是決定買地自建。
框架結構的大樓也很好建,二十層左右就夠用幾年了,價格比直接買樓又便宜一些,還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建造大樓。
于洋覺得新研發大樓離現在的1號研發中心最好不要太遠,好在長安城的高新區還沒完全發展起來,附近還有空地。
而且于洋大概計算了一下,按照未來3-5年公司發展的需求,加上一元科技公司目前的營收,可以建造一座容納2000-3000人的綜合性研發大樓。
不僅只是研發還要有實驗室,和更大的更專業的超算中心。
大概方案確定好之后于洋讓鄭巖負責聯系長安城市政部門,向他們在附近買地,建設新研發大樓。
由李云凱負責聯系設計公司,先出2號研發中心大樓的設計方案。
于洋細化了一下2號研發中心的設計要求,需要設計建造一座占地不少于8000平方,地上21層,地下3層的研發主樓。
再建一座占地不少于3000平方,地上12層,地下3層的實驗室大樓,總體預算在1.5億元夏幣左右(不包含超算和實驗設備)。
鄭巖和長安城市政部門談下了一塊23畝大小的商業用地,按照于洋的設想,兩座樓大概需要11000多平方的地方,地皮還有一些空余,干脆再建一座6層的輔樓,用來給研發人員做餐廳和休閑娛樂的地方。
設計公司很快也給出了2號研發中心的設計方案,整個項目建設同樣承包給了市政部門下屬的工程公司,預計工期8個月,明年春節后可以建成。
對于洋來說,搞研發就不能吝嗇,要舍得投入,不論是人才的引進還是配套的硬件設施,人才的待遇要高,硬件設施也要先進高端。
好在天工機械廠工程機械設備的銷售、商用軟件的銷售、三晉礦業的分紅,再加上銀行的貸款,足以支撐一元科技公司今年的擴張計劃。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在一元科技公司資產都已經達到近30億元夏幣的資產規模,擁有的技術和專利都還沒有仔細計算,估計也不會低于20億元夏幣。
公司還擁有還有幾千名技術工人、工程師和研發人員,這是更大的一筆財富,價值不可估量。
于洋如果缺錢,現在完全可以去上市或者融資圈錢,但是他不能也不想這么做,一旦上市或者融資就會被資本控制,弄不好還會被踢出局,這不是他想看到的,也不利于一元科技公司的發展和他未來的計劃。
……
隨著天工機械廠4、5、6號廠房陸續建成,“搬山-2004”系列工程機械設備的產量也在逐步提升。
現在公司銷售部門已經把這些工程機械賣到夏國的各個省市,內陸地區每個省市都有代理商。
之所以這么快搶占了工程機械的市場,一方面是天工機械廠出品的“搬山-2004”系列工程機械設備技術先進,操作更加簡便,價格也比市場同類產品優惠,綜合性價比非常高。
另一方面得益于國家的經濟飛速發展,上到國家,下到鄉村都在搞基建,到處都是工地,工程機械設備需求量非常的大。
搞基建需要工程機械設備,工程機械設備制造需要金屬材料和電力,制造金屬材料需要礦石和煤炭,發電需要煤炭,開采礦石和煤炭需要工程機械設備,這是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
天工機械廠現在賣的最好的就是“搬山-2004”系列中的裝載機、挖掘機、破碎機和起重機這幾類設備,一開始從自家礦場用,慢慢的推銷到周邊的礦場才打開了銷路。
再加上重工集團制造的新型發動機(于洋設計的那款發動機),性能比進口的發動機性能不相上下,而且價格還要低,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一元科技公司才成立一年多,限制于天工機械廠的規模、產能和場地,很多已經設計出來的大型設備或者特種機械設備還無法制造,以后還得再建制造更多的機械設備制造工廠和特種制造工廠。
還有農用機械制造項目也可以提上計劃,先進的現代化農用機械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這也是未來天工機械的一個發展分支。
每當想起來一些未來的事情或者規劃的時候,于洋就拿出一個小本子用密碼記錄下來,記憶力也不是絕對的,他怕哪天忘記或疏漏了,也不敢在電腦上保存,他怕被黑客入侵,他雖然是重生的,也不是萬能的。
技術被竊取事小,重生的秘密被發現了那就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