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6 勞務報酬所得的納稅籌劃

納稅籌劃思路

勞務報酬所得雖然應并入綜合所得綜合計征個人所得稅,但在實際征管中采取的是預繳與匯算清繳相結合的方法。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①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②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③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見表2-4)。④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當依法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的收入額,并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根據這一預扣預繳方法,納稅人應盡量降低每次取得勞務報酬的數量,從而可以降低預扣預繳稅款的數額。

表2-4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

在預扣預繳勞務報酬的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這種固定數額與固定比例的扣除模式導致花費成本較高的勞務報酬稅負較高,為此,納稅人在取得勞務報酬時,原則上應將各類成本轉移至被服務單位。由此可以降低勞務報酬的表面數額,從而降低勞務報酬的整體稅收負擔。

勞務報酬所得按照每個納稅人取得的數額分別計征個人所得稅,因此,在納稅人的勞務實際上是由若干人提供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將部分勞務報酬分散至他人的方式來減輕稅收負擔。

自2021年4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于頻繁取得勞務報酬且數額較大的個人,可以考慮成立公司來提供相關勞務,從而將個人勞務報酬所得轉變為公司所得,由于小微企業可以享受較多稅收優惠,這種轉變可以大大降低個人的稅收負擔。

法律政策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七次修正)。

(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42號發布,2018年12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07號第四次修訂)。

(3)《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

(4)《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

(5)《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1號)。

(6)《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有關稅費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2號)。

(7)《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9號)。

納稅籌劃圖

圖2-6 納稅籌劃圖

納稅籌劃案例

【例2-18】 秦先生為某大學教授,2024年度為甲公司擔任稅務顧問,合同約定了兩種支付方案:方案一,甲公司在2024年一次性向秦先生支付全年顧問費6萬元;方案二,甲公司在2024年分12次向秦先生支付全年顧問費,每次為5000元。假設秦先生2024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已經計算6萬元顧問費)為10萬元,除該顧問費以外,尚未預繳稅款。請提出納稅籌劃方案。

籌劃方案

在方案一下,甲公司在支付顧問費時應預扣預繳稅款=60000×(1-20%)×30%-2000=12400(元)。秦先生2024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100000×10%-2520=7480(元)。秦先生應申請退稅=12400-7480=4920(元)。

在方案二下,甲公司在支付顧問費時應預扣預繳稅款=5000×(1-20%)×20%×12=9600(元)。秦先生2024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100000×10%-2520=7480(元)。秦先生應申請退稅=9600-7480=2120(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少占用秦先生資金=4920-2120=2800(元)。

【例2-19】 吳先生是全國著名的稅法專家,每年在全國各地巡回講座幾十次。每次講座課酬的支付方式有兩種:方案一,邀請單位支付課酬6萬元,各種費用均由吳先生自己負擔,(假設每次講座的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等必要費用為1萬元);方案二,邀請單位支付課酬5萬元,各種費用均由邀請單位負擔。請提出納稅籌劃方案。

籌劃方案

在方案一下,邀請單位需要預扣預繳稅款=60000×(1-20%)×30%-2000=12400(元)。吳先生自負的1萬元各類費用無法稅前扣除,起不到抵稅的作用。

在方案二下,邀請單位需要預扣預繳稅款=50000×(1-20%)×30%-2000=10000(元)。方案二比方案一節稅=12400-10000=2400(元)。

【例2-20】 某影視明星承擔了甲影視公司的某個拍攝項目,整個拍攝工作在3個月內完成,甲影視公司需要支付勞務報酬120萬元。甲公司設計了三套發放方案:方案一,拍攝任務完成后,一次性支付120萬元勞務報酬;方案二,根據拍攝項目進度,每個月發放勞務報40萬元;方案三,由于該影視明星雇用了10名工作人員為其服務,平均每月勞務報酬為2萬元,甲公司每月向該10名工作人員每人支付2萬元勞務報酬,每月向該明星支付20萬元勞務報酬。請提出納稅籌劃方案。

籌劃方案

在方案一下,甲公司需要預扣預繳稅款=120×(1-20%)×40%-0.7=37.7(萬元)。

在方案二下,甲公司每月需要預扣預繳稅款=40×(1-20%)×40%-0.7=12.1(萬元);合計預扣預繳稅款=12.1×3=36.3(萬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少預扣稅款=37.7-36.3=1.4(萬元)。

在方案三下,甲公司每月需要為該明星預扣預繳稅款=20×(1-20%)×40%-0.7=5.7(萬元);甲公司每月需要為該工作人員預扣預繳稅款=2×(1-20%)×20%×10=3.2(萬元);合計預扣預繳稅款=(5.7+3.2)×3=26.7(萬元)。方案三比方案二少預扣稅款=36.3-26.7=9.6(萬元)。方案三比方案一少預扣稅款=37.7-26.7=11(萬元)。

【例2-21】 孫先生為某大學教授,其收入主要為所在大學的工資以及在某培訓機構講課的課酬。2024年度,其所在大學發放工資總額為20萬元,不考慮其他收入,由此計算的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3.6萬元。培訓機構每月支付孫先生課酬8萬元,如考慮該課酬,孫先生2024年度的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將提高至80.4萬元(3.6+8×12×80%)。某籌劃公司為孫先生提供了兩套方案:方案一,延續以往模式,由培訓機構向孫先生每月支付課酬8萬元;方案二,孫先生成立甲公司,每月向培訓機構開具8萬元培訓費發票,由甲公司取得8萬元收入。請提出納稅籌劃方案。

籌劃方案

在方案一下,孫先生綜合所得應納稅額=80.4×35%-8.59=19.55(萬元)。

在方案二下,孫先生綜合所得應納稅額=3.6×3%=0.11(萬元);甲公司每月取得8萬元培訓費,根據小微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及其附加,根據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假設甲公司利潤總額為20萬元,甲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20×25%×20%=1(萬元)。合計納稅=0.11+1=1.11(萬元)。方案二比方案一節稅=19.55-1.11=18.44(萬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大冶市| 新泰市| 佛冈县| 抚州市| 新绛县| 海林市| 宜宾县| 博客| 交城县| 花垣县| 屏东市| 秦皇岛市| 盐津县| 庆元县| 兴文县| 德惠市| 海城市| 安康市| 济源市| 子洲县| 德清县| 昌宁县| 文水县| 墨脱县| 衡南县| 庆元县| 宁晋县| 合作市| 滁州市| 循化| 根河市| 澜沧| 锦州市| 理塘县| 泰和县| 武定县| 阆中市| 五家渠市| 定陶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