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稅法下企業納稅籌劃(第8版)
- 翟繼光 項國
- 1403字
- 2024-12-31 17:41:51
07 預繳企業所得稅中的納稅籌劃
納稅籌劃思路
《企業所得稅法》第54條規定:“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根據上述規定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額預繳,或者按照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預繳方法一經確定,該納稅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根據稅法的上述規定,企業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預繳企業所得稅辦法進行納稅籌劃。當企業預計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比上一納稅年度低時,可以選擇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當企業預計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比上一納稅年度高時,可以選擇按上一年度應稅所得額的1/12或1/4的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為確保稅款足額及時入庫,各級稅務機關對納入當地重點稅源管理的企業,原則上應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方法征收企業所得稅。各級稅務機關根據企業上年度企業所得稅預繳和匯算清繳情況,對全年企業所得稅預繳稅款占企業所得稅應繳稅款比例明顯偏低的,要及時查明原因,調整預繳方法或預繳稅額。各級稅務機關要處理好企業所得稅預繳和匯算清繳稅款入庫的關系,原則上各地企業所得稅年度預繳稅款占當年企業所得稅入庫稅款(預繳數+匯算清繳數)應不少于70%。
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法律政策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7年2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第一次修正,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第二次修正)第54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07年1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公布,根據2019年4月23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第128條。
(3)《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企業所得稅預繳工作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2009年1月20日發布,國稅函〔2009〕34號)。
(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6月9日發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
納稅籌劃圖

圖1-7 納稅籌劃圖
納稅籌劃案例
【例1-10】 某企業2024納稅年度繳納企業所得稅1200萬元,企業預計2025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每季度實際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1500萬元、1600萬元、1400萬元、1700萬元。企業選擇按照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額來預繳企業所得稅。請計算該企業每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的數額,并提出納稅籌劃方案。
籌劃方案
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計算,該企業需要在每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分別為375萬元、400萬元、350萬元、425萬元。
由于企業2025年度的實際應納稅所得額比2024年度的高,而且在企業的預料之中,因此,企業可以選擇按上一年度應稅所得額的1/4的方法按季度分期預繳所得稅。這樣,該企業在每季度只需要預繳企業所得稅300萬元。假設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為1%,并且每年計算一次利息,則該企業可以獲得利息收入:(375-300)×1%×9÷12+(400-300)×1%×6÷12+(350-300)×1%×3÷12=1.18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