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演化:民眾動機正在重塑世界
- (美) 羅納德·英格爾哈特
- 1139字
- 2024-12-20 18:28:52
第一章
演化的現代化與文化變遷
引言
人們在成長期間對生存安全或不安全程度的感知將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文化。本書提出了一個現代化理論的修正版本,即演化的現代化理論。它認為,經濟和人身的不安全會導致排外主義、強有力的內部團結、威權主義政治以及對共同體傳統文化規范的嚴格遵守。反之,安全的條件會帶來對外部共同體更多的寬容、對待新觀念更為開放的態度以及更加平等的社會規范。本書分析了涵蓋全世界大多數人口的國家的調研數據,展示了在最近幾十年,經濟和人身安全水平的變化在以何種方式塑造著人們的價值觀和動機,并改變著國家。
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人類的生存都處于不安全狀態。人口增長需要充分的食物供給,而饑餓、疾病和暴力卻使人口大體保持不變。在這種條件下,社會強調強有力的共同體內部團結,遵守共同體內部規范,反對外部共同體,以及服從強勢領導人。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條件下,排外是很現實的選擇:假如一個部落所擁有的土地僅能滿足自身所需,當另一個部落試圖主張對該地的所有權時,生存就變成“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零和斗爭。在這些條件下,一種成功的生存策略是整個部落緊密地團結在強勢領導人身后,形成反對外來者的緊密同盟。這種生存策略可以被稱為“威權主義反彈”。相反,高水平的生存安全為更大程度的個人自主和更為開放地對待多樣化、變遷及新觀念開辟了道路。
將順從權威與排外主義及其他形式的不寬容聯系在一起的觀念,首次出現在經典的《權威主義人格》(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1一書中。此書認為,權威主義人格是由嚴苛的育兒行為造成的個性特征。從一開始,權威主義就是一個富有爭議的概念,2圍繞這一議題產生了大量文獻。它的原始理論基礎和用以檢驗它的工具大部分都已經被取代,但在過去70年中,許多研究都已證明,服從權威與排外主義、不寬容及遵守共同體規范有關。這似乎反映了人們對生存不安全的深層反應。對來自調查、實驗和統計數據的大量證據進行的回顧總結認為,威權種族主義(authoritarian racism)與政治的和道德的不寬容現象的聯系是存在的,它是由個人天生的不寬容傾向造成的,并與社會威脅程度的變化相互作用。3筆者自己的研究表明,如果人們是在低水平的生存安全條件下被撫育成人的,他們就往往具有較多的權威主義傾向,反之則反。
在20世紀,工業化、城市化和大眾識字率的提高使工人階層被動員起來,參與和支持了工會和左派政黨。他們選出了執行再分配政策的政府,這種政府為民眾提供了經濟安全保障體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幾十年中,經濟的高速增長與長期和平的局勢給發達工業國家民眾帶了空前的生存安全感。年輕的社會成員在生存不再成為問題的環境中長大,這帶來了代際價值觀的變遷。他們從經濟和人身安全,轉向更加強調自由選擇、環境保護、性別平等和寬容同性戀。這又引發了諸如1990年前后的民主化浪潮以及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樣的重大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