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序言
- 自由主義為何失敗
- (美)帕特里克·德尼恩
- 1334字
- 2024-12-24 15:51:27
本書完成于2016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前三周。它的主要觀點在過去的十年里便已成熟,遠早于英國脫歐與特朗普參加總統(tǒng)競選。我的基本觀點是:我們現(xiàn)有文明秩序的根基——通過家庭、社群、宗教及其他支持性環(huán)境習得的規(guī)范——正無可避免地遭到自由主義社會與政治國家的侵蝕。我認為,在國家主義者治標不治本的治理下,自由主義仍會持續(xù)無情地侵蝕傳統(tǒng)文化的規(guī)范與生活方式,自由主義的合法性危機將會迫使其支持者對越發(fā)不滿的、“頑固不化的”民眾強行推行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因此,自由主義將會在“盛行”的同時,變得更加赤裸裸,從而走向失敗。
我認為這樣的一種政治狀況終將難以為繼。民眾對于這種越發(fā)具有壓迫性的自由主義秩序的回應,很有可能是某種威權性的非自由主義:它承諾讓民眾重新掌控那些看起來已經失控的東西——政府、經濟、逐漸瓦解的社會規(guī)范,以及越發(fā)混亂的生活方式。對自由主義者來說,這似乎證明了一個自由主義政權需要更強大的控制力和執(zhí)行力,但他們對自由主義如何導致了其自身的合法性危機視若無睹。我并不是說這樣的事情一定會在我的有生之年發(fā)生,也許我會就這個話題另寫一本書。但是,我相信我最初的分析有助于我們理解當下社會的基本框架,并使我們避免過分目光短淺,只關注那些奪人眼球的新聞標題。
如今許多人都期望出現(xiàn)一位強勢的領導人,帶領民眾從自由主義的官僚制政府與全球化經濟中奪回權力。這源自過去數十年中,自由主義對作為自治基石的文化規(guī)范與政治習慣的破壞。家庭、社群、宗教組織與規(guī)范不斷被瓦解,這在那些從自由主義的勝利中受益最少的群體中最為嚴重。它并沒有促使那些對自由主義不滿的人尋求修補這些規(guī)范的方法——這需要付出努力和奉獻,而在今天的文化中,二者都在遭到貶低。許多人都在指望自由主義政權反抗它的統(tǒng)治階級,大量的精力被用在了大規(guī)??棺h而非自治與協(xié)商上,與其說這反映了民主政體的新氣象,不如說它反映了人們對政治的憤怒和失望。自由主義為它最糟糕的噩夢成真創(chuàng)造了條件和工具,但它依然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
在本書結尾,我吁請政治哲學家們能夠幫忙找到一條克服我們身上缺點——自由主義植入現(xiàn)代性中的革命性意識形態(tài)對我們施加的精神控制——的辦法。更好的出路不在于發(fā)動任何政治革命,而是耐心地鼓勵新的社群規(guī)范,使它們能夠孕育出新的非個人主義政治與社會秩序。捷克學者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在《無權力者的權力》(“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中寫道:“一個更好的制度并不必然伴隨著更好的生活。事實上,反過來說才是成立的:只有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才可能發(fā)展出一種更好的制度。”[1]只有一種根植于集體生活經驗的政治,即那些屬于持有共同目標,承擔共同義務,在數代人的時間里有著共同的悲傷、希望與喜悅,被培育了信任與信仰能力的人的政治,才能化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懷疑、疏遠、敵對和仇恨。正如我的老師和好友凱里·麥克威廉斯(Carey McWilliams)在他最具洞見的文章中得出的結論:“強化(我們共享的)民主生活很難,甚至令人生畏。它要求奉獻與耐心,而非令人目眩的嘗試?!盵2]奉獻與耐心不是這個國家主義與個人主義并存時代的特征,但如果我們想在自由主義之后尋求一種更好的、更具確定性的狀態(tài),它們正是我們迫切所需的。
注釋
[1]Václav Havel,“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in Open Letters:Selected Writings,1965-1990(New York:Vintage,1992),p.162.
[2]Wilson Carey McWilliams,“Democracy and the Citizen:Community,Dignity,and the Crisi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in America,” in Redeeming Democracy in America,ed.Patrick J.Deneen and Susan J.McWilliams(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11),p.27.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fā)展十六講
- 機關黨建工作輔導讀本
- 柔遠能邇:先秦服制研究
- 社會分層的理論邏輯(國外社會建設理論比較研究叢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
- 中國憲制轉型的政治憲法原理
- 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公正廉潔(四)
- 理解間斷均衡:注意力、制度績效與預算變遷
- 解讀馬基雅維利:不體面的作品、暖昧的闡釋與平民主義政治的德性
- 國際非政府組織與全球氣候治理:一種治理嵌構的理論視角
- 道德與法律之間::公共生活空間行為規(guī)范研究
- 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再理解
- 政策問題建構、政策設計與社會保障政策績效
- 政治儀式:權力生產和再生產的政治文化分析
- 王韜政治變革思想研究:以《循環(huán)日報》為中心的考察
- 世界在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