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jié) 溝通問題能靠自己解決嗎

在工作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難題和挑戰(zhàn),其中有不少都與溝通有關。

· 跨部門協(xié)作時,得不到同事的支持,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調(diào)動;

· 總是被領導安排很多工作,被巨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上氣,但又不知道怎么拒絕;

· 開會時不敢表達,或者努力表達了發(fā)現(xiàn)不得要領,被批評或者被誤解;

……

在一個溝通不順暢的環(huán)境里,普通打工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內(nèi)耗、缺乏信任、說話做事小心翼翼。其實,溝通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很多管理者。有一次,我作為顧問參加一個企業(yè)年度戰(zhàn)略經(jīng)營會,會議的一個主題是降本增效。在會上,大家就生產(chǎn)成本、人力成本一一討論,其中一位管理者提出:“我覺得,溝通成本也是成本。目前我感覺公司有很多協(xié)作溝通問題。不知道這個在不在今天的討論范圍之內(nèi)?”

其實,溝通是企業(yè)最大的一個隱性成本。溝通不暢、協(xié)作不好,會影響企業(yè)的效率和收益。比如,因溝通問題而浪費的產(chǎn)品研發(fā)資源,因研發(fā)進度延誤而錯過的市場時機,最終都會讓企業(yè)付出真金白銀的代價。

那么溝通問題為什么這么難解決呢?

有一部分原因其實是人與人之間本身就很難互相理解,畢竟每個人的經(jīng)歷、背景各不相同,性格、表達方式也有差異,甚至有時候嘴上說的也并不是心里想的,人與人之間想順暢溝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在《三體》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來自外星文明的三體人在最初接觸人類文明時,很難理解“想”和“說”這兩個字的意思。他們一開始以為“想”和“說”的意思相同,但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的意思并不相同。三體人沒有交流器官,他們的大腦可以發(fā)出電磁波,把思維向外界顯示出來,這樣就實現(xiàn)了交流。對三體人來說,“想”就是“說”,“說”就是“想”。簡單來說,三體人的思維像一條全透明魚缸里的魚,完全暴露在他人眼中。他們不會說謊,也沒辦法說謊。在三體人看來,思維的直接顯示,才是效率更高的交流方式。

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恰恰點出了我們在溝通時的一大難點:人心難懂。因為人心難懂,我們又忍不住想去懂,所以在遇到溝通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著眼于對方:“他為什么這么說”“她怎么這么講話”。我們常常生氣內(nèi)耗,卻拿對方和當下的情況束手無策。在工作中總是覺得自己不是遇到不配合的隊友就是碰見不給力 [1]的上司,于是索性逃避式地躺平,眼不見,心不煩。

我將以上這些情形稱作溝通上的“舊腳本”。“腳本”一詞源于戲劇,在計算機行業(yè)也指依據(jù)一定的格式編寫的可執(zhí)行文件。而我所講的關于溝通的“腳本”也決定了我們在溝通時選取的方式方法和達到的結(jié)果。我希望在本書中,我們能夠一起試著跳出之前的“舊腳本”,去看看升級后的“新腳本”。在新腳本引導的世界里,人和人有了沖突后也是能高效溝通的,團隊是互信的,工作是有意義的。人雖然形形色色,但在組織里卻能求同存異,進而產(chǎn)生一種叫作凝聚力的東西。而能夠運行這個升維溝通“新腳本”的你,會成為別人眼中具有領導力的人,從而有更好的發(fā)展。

那怎么才能運行“新腳本”呢?要運行“新腳本”,有兩個前置條件。

第一個前置條件是了解自己。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往往是看不見的,你要撞上一些別的什么東西,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遇到溝通問題的時候,往往是我們了解自己的好時機。

第二個前置條件是理解組織,這一點會在下一節(jié)詳細介紹。

我想此刻打開這本書的你,難免也遇到過讓你感到困惑的職場問題和讓你難以應對的溝通場景。雖然我不能在這里通過一節(jié)的內(nèi)容就讓你了解自我,但我想分享一個在溝通場景下關于自我認知的概念,這樣或許能幫你拓展觀察自我的視角。

這個概念叫作“控制的導向”。它說的是,你認為什么導致和控制了事情的結(jié)果?控制的導向分為外在導向和內(nèi)在導向。對于一件事情的結(jié)果,外在導向的人認為,是別的事或別的人導致了事情的成功或失敗;內(nèi)在導向的人認為,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都在于自己。這就是個體對自我控制和影響力在認知態(tài)度上的差異。

就拿職場晉升來說,內(nèi)在導向的人認為晉升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努力、才華和專業(yè)能力。這樣的人會傾向于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等方式來爭取晉升機會。而外在導向的人更看重外部因素,比如上司的青睞、公司的發(fā)展及運氣成分。他們會認為,如果缺少這些外部因素,即使自己再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晉升機會。

我曾經(jīng)也認為,有些事情不由我決定,比如上司的喜好。我也曾在公司上司不認可我或選了我不認可的人升職時在心里吐槽。直到某天一位前輩跟我說:“你可以認為公司上司能力不行,大不了就是不升職或換工作、換上司;不過你也可以試著問自己,你還能做什么,幫助公司上司看到你的價值。”我嘗試著按照他的建議做了,神奇的是,自從我覺得“讓上司看到我的價值,不只是上司的責任,也是我可以改變的事情”之后,我的價值就真的被看見了。這種轉(zhuǎn)變的最大受益者是我自己。在工作中被看見和被認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升職加薪只是價值被認可后的副產(chǎn)品。

因此,事情的結(jié)果固然是受內(nèi)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影響的,但從自我認知的角度來看,只有更多地理解并重視內(nèi)部因素,才能夠更積極地建構自己的人生掌控力。環(huán)境不對可以換,可內(nèi)在那個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選擇甚至改變環(huán)境的自己,更可能讓你在錯誤或失敗中循環(huán),并得出一個“自我實現(xiàn)”式的結(jié)論:“你看,環(huán)境果然不行。”

我之所以在本書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寫下這些,是因為希望你在此刻選擇相信:你有能力改變。無論是改變自己的看法、行為,還是改變與上司、同事的關系,甚至是改變自身所處的小環(huán)境。這種相信是一把鑰匙,它將幫你打開與人溝通的新世界,獲得一個新的溝通腳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津市市| 万宁市| 安吉县| 治县。| 湘潭县| 清水河县| 淮北市| 永城市| 海盐县| 通榆县| 保定市| 徐州市| 江都市| 保定市| 永川市| 内黄县| 土默特左旗| 茂名市| 共和县| 四川省| 宁远县| 邹城市| 台东市| 广元市| 岳普湖县| 平江县| 柯坪县| 高密市| 济源市| 读书| 安福县| 岐山县| 邯郸市| 惠东县| 定安县| 星座| 饶河县| 滁州市| 桑植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