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權架構:頂層設計+五大模式+重組規劃
- 朱栩
- 890字
- 2024-12-27 21:52:06
1.2.3 確保股東權、責、利清晰
在設計股權架構時,確保股東的權(權利)、責(責任)、利(利益)清晰是維護公平、保證合作穩定的基石,因此企業必須將股東的權、責、利劃分清晰。
同時,公司應該根據各股東所做的貢獻為其分配股權。作出較大貢獻的股東,可以適當地占據公司較多的股權。當然,占據股權越多的股東,享有的權利越多,承擔的責任越大,獲得的利益也越豐厚。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貢獻通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為保證公平,對股東的貢獻進行合理量化十分有必要。下面借助一個案例進行說明。
曹某、麥某、李某、孫某在大學畢業后共同成立了一個科技公司,他們各自的角色如下所示。
(1)曹某(研發人員):領域內公認的引領者,有較強的綜合能力;
(2)麥某(商務人員):為公司帶來業務,為員工充實行業知識;
(3)李某(技術人員):研發人員的得力助手;
(4)孫某(研究人員):因為某些契機開始創業,目前不會對公司作出太大貢獻。
因為他們均為第一次創業,而且缺乏相關經驗,所以在設計股權架構時選擇了股權均分的方式,即每人各持有25%的股權。對于曹某、麥某來說,這樣的結果其實是不公平的。比較好的股權設計方案應該是:對每個人作出的貢獻進行量化,按照從0分到10分的等級打分。
對于科技公司來說,比較重要的貢獻有5種,分別是創業觀點、商業計劃書、領域專業性、擔當與風險、資金。不同的貢獻還需要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如表1-1所示。
表1-1 貢獻的量化

之后,將每個人各項的分數與各項貢獻對應的重要程度相乘,計算出每個人5項的加權分數。將5項的加權分數相加,就得到每個人的總分數,從而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總分數確定其股權比例。對股權比例的合理性進行檢查,判斷其是否符合邏輯,如果沒有問題,便可以正式投入使用。該公司4位股東的貢獻值如表1-2所示。
表1-2 4位股東的貢獻值

通過上述方法對貢獻進行量化后,公司就不會存在平分股權的情況,也不會出現股東權、責、利不明晰的現象,從而能確保公司股權分配公平、合理,使各股東明確自己的權、責、利,更好地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通過以上方法明確股東的權、責、利時,公司也需要結合自身業務和發展情況對其進行優化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