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跟隨到領先:華為管理體系重構之路
- 馮德剛
- 1537字
- 2024-12-24 11:13:27
推薦序一
我們確實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企業的生存環境、競爭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未來,企業要想成功,一定要突破野蠻生長的階段,回歸到做企業的基本常理和底層邏輯上來。
中國企業發展到今天,要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高度復雜性,要走出許多企業“大而肥、大而不強、肥胖而不強壯”的困境,要走出許多企業“活不長、做不大”的陷阱,真正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的成長,最根本的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要回歸到企業的價值觀,回歸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底層邏輯,去重構企業的組織與能力,真正以長期主義去思考問題,摒棄短視與投機。
面對新的世界,企業最大的局限是認知上的局限,最大的障礙是思維上的障礙;想不通、看不清、走不出,又被現實的各種問題所羈絆。我把這些阻礙和羈絆總結為:為過去的失誤而糾結,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煩惱,為現實的問題所困頓,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覺得現實困難重重。
企業如何突破局限和障礙?我認為需要尋求新的“贏的道理”。新的贏的道理是什么?還是要回歸到經營管理的本質:效能。效能實際上包括三個層次,即效率、效益、能力。過去只談效率、效益,現在我覺得還要加上能力,最終效率、效益還是要體現為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及逆周期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所謂效能時代也是一個新能力時代。 “新”主要指的是現在企業的生存環境、競爭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根本性的變化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從全球競爭力的角度來講,如何看待企業的新效能、新能力發生了變化;二是,從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宏觀環境和自身能力來講,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進入了新常態化與高質量發展階段;三是,從技術革命、數字化、智能化的角度來講,我們進入了數字化與生成型人工智能的新時代。
這個時代,企業要面對的已經不是簡單的降本增效。當然,就如何提高一家企業的效能和效率,經典的道理還是沒有變,比如流程的效率、科學決策與管理的效率、內在的機制效率。在遵守這些基本的流程效率、組織效率、科學管理效率、責權利能量效率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價值與效能重構,提高戰略決策與戰略執行的效能,要通過組織變革提高效能,提升企業的能力。
企業想做大、做強,光有技術和產品沒有組織能力,好產品是賣不好也賣不長的。好產品要賣好、賣久,就必須有組織能力,要致力于組織能力建設,抓流程化與制度化建設,真正地構建起組織理性。因為一家企業的組織能力來自組織理性。企業的發展要靠兩種力量:一種是信念、文化的力量,它可以催生激情;另一種是組織理性的力量,一家企業只有構建起組織理性,才能讓系統真正變得有效率。
一家企業要真正打造組織能力,須把組織資源聚合和有效配置、組織結構的變革和進化作為組織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在組織資源的整合與管理方面,我認為主要是抓兩點:一是要加大投入,先發育資源再去整合、獲取資源,提高企業資源的稟賦,提高資源的積累與整合價值;二是要通過有效的管理,去提高人才、技術、品牌等資源的投入效能。
管理構筑基石。我相信:只要再持續成長二三十年,中國經濟一定能成為世界第一。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世界級企業,當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第一的時候,全世界的管理學界一定會來研究中國企業的最優實踐。
感謝《從跟隨到領先:華為管理體系重構之路》的作者,他在這本書里系統地總結了華為管理體系的戰略、流程、組織和變革等主題,闡述了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體系構建的理念和方法,相信能給更多的企業帶來啟示,值得閱讀和參考。
眾人拾柴火焰高,就像華夏基石的使命一樣,我們期望這些管理理念可以幫助中國企業成長和走向世界;同時我們也把中國企業的最優實踐推向世界,讓中國企業不僅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也為世界的管理思想、最優實踐做出貢獻。
彭劍鋒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
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