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經濟學(全2冊)
- (韓)金拏詠著 (韓)鄭珍炎繪
- 1851字
- 2024-12-16 16:57:31
3 為什么第一口巧克力派最好吃?
生活中常見的邊際效用感受

“誰喜歡巧克力派?”娜老師搖著手中的巧克力派問道。
“我!我!……”實驗經濟班的孩子們正好肚子餓了,紛紛舉著手高喊。
“猜拳決定比較公平吧?”
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的勝者是宰俊。
“宰俊,到前面來吃巧克力派吧。吃到不想吃為止。”
宰俊拿到巧克力派,瞬間吃完了一個。
“滿分10分的話,剛剛吃到巧克力派時的滿足感,你會打多少分?”娜老師問道。
“10分的話,9分左右?”
“好,再吃一個。”
娜老師又遞過來一個巧克力派,宰俊又快速吃完了。
“這次是8分!”
每一次吃完巧克力派,都要進行滿足感評分。隨著吃的個數增加,宰俊吃的速度也變慢了。
“宰俊啊,吃飽了就別吃了。”
聽到娜老師擔心的話,宰俊說“還想吃”,又拿了一個巧克力派。
“已經第五個了!”
同學們看著宰俊吃東西的樣子發出了感嘆。宰俊這次吃的時候像嘴里含了一大口水一樣。
“呃,老師,現在滿足感為零。我不吃了,再吃下去要吐了。”
5個巧克力派吃完了。娜老師在黑板上用表格(表1-3)整理了宰俊吃巧克力派時為滿足感打的分數。

“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們,看這張表(表1-3)能知道什么呢?我們一起從中找出規律吧。”
“滿足感越來越低。”
“吃第一個巧克力派的時候滿足感是9分,吃到最后,第五個增加的滿足感是0分。吃巧克力派的滿足感是逐漸減少的。就像是有人白天餓肚子,到了晚上才吃飯。吃第一勺的時候,慌慌張張地吞下去,所以沒嘗出味道。吃第二勺、第三勺嘗到的味道可能會更好,但是肚子越來越飽了,每吃一勺,滿足感也會減少。經濟學家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法則’。邊際(marginal)是指增加的一個單位,效用(utility)是指消費帶來的滿足感。也就是說,通過增加一個單位帶來的滿足感會逐漸減少。”

“所以自助餐廳才不會倒閉吧!即使不限制數量,也能感受到邊際效用,所以一個人吃不了太多。”景浩大聲說。
“景浩理解得很好。那么吃到邊際效用是多少的時候,總滿足感會達到最大呢?”
“當然是0了。這不是明擺著嗎?”昌珉神氣地回答。
“對!吃巧克力派時,滿足感雖然會隨著吃的個數增加而逐漸減少,但只要增加的滿足感是正數(+),總滿足感就會持續增加。如果沒有增加的滿足感,即吃到邊際效用為零,總滿足感就會達到最大。把這個畫成圖(圖1-1)怎么樣?”

“從增加一個巧克力派的滿足感變化和總滿足感變化的關系來看,是不是與科學課學的加速度和速度的關系差不多?即使加速度逐漸減小,速度也會逐漸增加。只要加速度是正數(+),即使減小加速度,速度本身也會增加。從正數(+)開始的加速度逐漸減少,什么時候速度能達到最高?這個問題的答案和剛才的一樣,是‘加速度為零時’。”
“是啊,科學和經濟很相似!”善雅興奮地說。
拉面營銷里,也隱藏著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邊際效用逐漸減少既然是規律,是不是應該有什么用處呢?可以在哪里使用呢?比如你們當老板的話,考慮賣什么商品的時候?”
大家都呆呆地看著娜老師。
“在超市里沒注意過適用這種法則的價格嗎?”
安靜了一會兒,善雅喊道:“啊,知道了!拉面!一份拉面是5元,十份打包成一捆是35元,不是這樣賣的嗎?這就是應用了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善雅指著黑板上的圖(圖1-1)說。
“把表上的滿足感乘0.5,把滿足感用貨幣價值表現出來。宰俊吃第一個巧克力派后感受到的滿足感9分,換算成貨幣價值是4.5元。宰俊買一個巧克力派的時候會愿意支付4.5元。如果每個巧克力派的價格都是4.5元的話,宰俊只會買一個吧。消費兩個的時候滿足感是8.5元,但是要支付9元。如果想賣給宰俊兩個巧克力派,就要定價為每個4.25元。以此類推,一個巧克力派可以賣4.5元,兩個可以賣8.5元,三個一捆可以賣11.5元,四個一捆是13元。買4個的話,還可以再贈送1個!這樣賣不是會讓人有撿便宜的感覺嗎?可以說是利用心理的營銷吧?”
“善雅解釋得真好!”娜老師一臉欣慰地說。
景浩接著補充道:“因為能感受到邊際效用,所以每個捆綁銷售中的商品價格都會下降!”
“是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東西適用邊際效用規律的例子很多。你們以后給某種商品定價格的時候記得考慮這些。”
娜老師在教室屏幕上展示了一張照片(圖1-2)。

“這是老師去東京迪士尼樂園時拍的票價表。看看成人的票價吧。以成人為準,1日票為290元,2日票為500元,3日票為645元。到東京迪士尼,第一天會感到290元左右的滿足感,但第二天會感到210元(500元-290元=210元)左右的滿足感,第三天會感到145元(645元-500元=145元)左右的滿足感。這樣解釋也可以吧?”
“唉,出去玩就隨心所欲地玩吧。總想著上課!”
“哈哈!到處都能找到符合經濟規律的地方。今天的課到此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