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定親對象

  • 我成了大明閹黨
  • 真的是小號
  • 4054字
  • 2024-12-15 12:28:05

臺閣體是一種書法字體形態,最早出現于宋代,大概能理解為現代常見的“楷書”,以端正、勁秀、工整聞名。

到了明朝受到永樂帝的喜愛,欽定成為了科舉考場的官場字體,就這樣一直延續到了清末。

魏林楚這一手“臺閣體”,哪怕王宜東對書法毫無鉆研,他都能感受到筆鋒的秀潤華美,正雅圓融。

書法這玩意跟背書不同,短時間想要改變一個人的筆跡,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別人不知道魏林楚什么字,王宜東身為好友還能不清楚嗎?

這手字他根本就寫不出!

“怎么了,看不清嗎?”

眼角余光察覺到王宜東呆呆望著自己稿紙,魏林楚還以為對方看不清楚,一邊問一邊順勢把卷子挪了過去,絲毫沒意識筆跡問題。

“林楚,你……你的字……”

王宜東結結巴巴吐出這句話,表情充斥著難以置信。

我的字?

魏林楚第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當他轉頭瞥見王宜東稿紙上那歪歪扭扭的字跡時,這才明白對方說的意思。

要知道在現代文物修復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準則,那便是“修舊如舊”。

這就意味著魏林楚在修復字畫等文物的時候,必然要有極其深入的鉆研跟臨摹,才能做到與原版別無二致。

魏林楚自小就有練習書法的基礎,特別在字帖臨摹上有著極高天賦,工作又稱得上專業對口,長久下來一手“臺閣體”寫的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位古代大家作品。

“很意外嗎?”

魏林楚故作淡定的反問一句。

“廢話,你什么時候有這手字的?”

王宜東語氣驚嘆回了一句,這也太離譜了。

“今天早上有的。”

“什么?”

不回答還好,魏林楚這句話讓王宜東徹底懵逼。

什么叫做今天早上有的,難道練字這玩意也有一朝悟道的說法?

可能是兩人討論的太過投入,以至于忘了此時還在默寫過程中。

只聽見講臺方向傳來張志亦一聲大喝:“交頭接耳也就罷了,居然還敢明目張膽的抄襲,給我滾出去罰站!”

這一聲怒喝把魏林楚跟王宜東給嚇一跳,這才注意到兩人為了看清楚筆跡,都快把對方稿紙扯到自己桌上了,放在老師眼中確實有些過于猖狂……

“是,先生。”

兩人趕緊起身稱是,然后齊溜溜的去到走廊罰站。

王宜東又回到這個熟悉的場景,語氣十分哀怨的說道:“今天倒了什么霉,怎么挨罰的全是我?”

“抄作業就抄作業,誰叫你話多。”

魏林楚沒好氣回了一句,該說不說自己被罰也挺冤。

“什么叫我話多,這事換誰不奇怪啊。”

“對了,你到底怎么做到字跡不同的?”

“天賦異稟。”

反正筆跡這種事情解釋不清,魏林楚用看似瞎扯的方式說了句實話。

“真不要臉!”

王宜東當然不相信,當即就吐槽回去,兩個人就這樣在走廊習慣性的斗起了嘴。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講堂內監生陸陸續續默寫完畢交卷。

張志亦知道自己學生什么水平,只要卷面還算工整能寫個大概,至于是否有錯字遺漏就暫且不論了。

不過哪怕放水成這樣,依舊有七八個監生怎么都默寫不出來。眼見到了散學的時刻,張志亦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后讓他們把稿紙全部收上來結束這場默寫,其中就包括魏林楚跟王宜東那兩張沒寫完的。

成績自然都屬于默寫不通過,散學回去老老實實抄書。

做完這一切后張志亦捧著稿紙走出講堂,望著還在走廊罰站的兩人,心中突然萌生出一股恨鐵不成鋼的感受。

他本來很欣慰魏林楚的進步,甚至于一度產生了這小子大智若愚的錯覺,結果沒想到這么不經夸,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你倆對今日舉止可知錯?”

張志亦冷面責問了一句。

“學生知錯。”

魏林楚跟王宜東立馬換上一副乖巧模樣,低著頭老實認錯。

“回去后把《中庸》罰抄五遍,明早我會親自檢查。”

“是,先生。”

聽到這個處罰兩人暗自松了口氣,先生算是手下留情,按照抄襲處理的話遠不止抄書那么簡單。

“還有你魏林楚,切記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別稍有進步,就得意忘形!”

“學生謹遵先生教誨。”

見到魏林楚認錯態度還算良好,張志亦怒氣算是消散了些許,冷哼一聲便揚長而去。

望著張志亦背影消失在視線中,王宜東立馬哀嚎了起來:“五遍怎么抄的完啊!”

魏林楚沒有搭話,而是走進講堂拿起書袋準備回家,要不是這王胖子抄作業整活,自己哪會跟著一起抄書。

看到魏林楚打算走人,王宜東趕忙喊道:“對了,昨日那《牡丹亭》沒聽完,今日咱倆還去不去北街?”

“當然不去!”

隨即魏林楚展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道:“老師剛才教誨你是一句沒聽進去啊,覺悟之低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說罷,魏林楚直接轉身離去,徒留一臉懵逼的王宜東站在原地懷疑人生……

明朝京師布局有著“南官北市,東富西貴”的說法,南城是六部衙門所在,官員們為了辦公方便大多居住于此。

北城市井小民居多,人口數量優勢造就了街市繁華,魏林楚跟王宜東這種普通富商子弟,最常去游玩的地方便是北市街。

西城乃公侯重臣居所,至于東城則是商賈富豪遍地,這里街市都是些大型錢莊、當鋪、酒樓、藥店等等。

魏林楚家宅院就位于京師東城,面積并不算大,僅有二進院落。

主要原因在于魏家并不是京師老牌富商,父親魏山十年前還僅是個北直隸走街串巷的賣貨郎,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一名福建海商,得以相助才成了如今的京師珠寶商。

魏林楚剛走進庭院,一名黑瘦中年男子就迎了上來,望著他神態有些扭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這名中年男子就是魏林楚的父親魏山,雖然如今家中有了些余財,但賣貨郎經歷在他身上留下很深的烙印,黑瘦形象與那些大腹便便的富商迥然不同。

“爹,有什么事嗎?”

魏林楚主動詢問了一句,有了白天國子監的心理建設,現在他已經愈發適應自己的全新身份。哪怕面對這個“便宜老爹”,依舊能表現的神態自若。

“楚兒,爹確實是有件事情要與你商量。”

說罷,魏山停頓了片刻,然后才繼續道:“宮中魏伯父那邊,幫你選了一門親事。”

什么?

聽到魏山這句話,魏林楚臉上表情十分精彩,什么時候魏忠賢還有說媒的愛好?

“爹,你沒開玩笑吧。”

魏林楚完全不信的回了一句,這簡直跟天方夜譚沒區別。

“我怎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魏山此刻一臉無奈,然后轉身道:“先回屋再細說吧。”

就這樣兩人一前一后走入大廳,魏山還順手把魏林楚身上的書袋給取了下來。

“爹,看你神色好像很為難,莫不是堂伯父介紹的女方有問題?”

入座后魏林楚忐忑詢問一句,按照他記憶中對魏山的印象,要是門好親事斷然不會如此躊躇。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兩家結親能出的問題,無非就是家世、名聲、相貌這幾點。

可能性最低的就是相貌這點,因為古代講究一個娶妻娶賢,納妾納色,正妻容貌如何,其實對于很多長輩來說并不看重。

但問題是魏林楚才是那個要過一輩子的人,萬一對方是個虎式坦克,他感覺自己這個小身板遭不住啊!

至于家世高低貴賤魏林楚倒不在乎,畢竟他沒想找個六十歲的女朋友躺平,條件差點就差點。

名聲的話,魏林楚感覺以目前魏忠賢的身份地位,怎么也得選個良家女子,不至于挑個潘金蓮類型的來給自己戴帽子吧?

面對兒子的詢問,魏山沒有再遮遮掩掩,只見他嘆了口氣道:“女方家是燈市口的董氏布行。”

聽到魏山的回答,魏林楚算是明白為何父親有口難言,問題還真就出在了他認為可能性不大的名聲上面。

不過這個名聲跟“水性楊花”沒什么關系,而是董家女兒拋頭露面的行為在大眾眼中有違婦道。

董家稱得上織造世家,從曾祖父輩算起傳承超過百年,除了京師的布行商鋪外,蘇州老家還有數座工坊跟萬畝桑田。

早些年在京師商圈可謂聲名顯赫,哪怕魏林楚這種僅關注吃喝玩樂的二世祖,都知道董氏布行的情況。

不過這一切在四年前出現變故,董氏布行的家主突然病逝,并且膝下無子僅有一名十四歲的女兒,名字叫做董元兮。

要知道古代女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家中沒有男丁就意味著沒有合法的繼承人,那么萬貫家財就變成了“無主之財”,各方覬覦的親族勢力會如同餓狼一般,迫不及待來吃絕戶。

就在外界認為董氏布行即將易主的時候,不知為何董氏親族卻沒有了下一步瓜分動作,反而董元兮在老掌柜的幫扶下接手產業,以女兒身拋頭露面做起了生意。

后世大多認為明朝禮法森嚴,女性絕對不能拋頭露面,更別說去做生意。

這種說法某種意義上是對的,但也不完全對。

因為歷史進程很多時候是螺旋上升,并不是每個時刻都一成不變。

明朝前中期各項禮法制度森嚴,連穿件衣服什么顏色、材料都得按身份定,這種環境下自然是沒有多少女人經商的空間。

不過到了萬歷年間,得益于明神宗朱翊鈞的長期擺爛,官員又忙于各種黨爭內斗,壓根就沒人來管老百姓做什么,反倒陰差陽錯讓民間經濟、文化、思想出現了空前繁榮。

女子離異再嫁極其尋常,青樓楚館如同雨后春筍,《金瓶梅》這種封建糟粕受到廣大百姓歡迎,心學興起怒斥“三綱五常”是假道統等等。

甚至于出現了寫入正史的女將軍秦良玉,受到朝廷征召揮師遼東對戰后金!

另外所謂的明末資本主義萌芽,也正是出現在這個時期。

但這種變化更多局限于中下層,對于富貴人家太太千金而言,依舊遵循著待字閨中的禮法。董家好歹算是京師大戶,董元兮這般拋頭露面自然免不了非議。

同時董元兮拋頭露面做生意帶來的負面名聲,順帶影響到了她的婚事。

高門望族自然不愿意迎娶這樣的女子進門,寒門庶族董家那邊又看不上,就這樣高不成低不就耽擱了下來。

明朝女子正常情況十四歲便可出嫁,董元兮如今十八稱得上“大齡單身女青年”。

魏家雖然是個沒有底蘊的暴發戶,但魏山就魏林楚這么一個獨子,又不需要覬覦董家的財富,自然更期望能尋得名門世家女子來實現階級跨越。

結果誰能想到族兄進忠插手婚事,明言要魏林楚迎娶董家女子,身為父親無法為兒子選定良配,這讓魏山心中既憋屈又愧疚。

“楚兒,你要是不愿意的話,爹哪怕不當這個皇商,也會想辦法回絕族兄。”

見到魏林楚久久沒有回話,魏山自然認為兒子無法接受,當即做出表態。

“不是,我在想堂伯父為何這樣做。”

拋頭露面這種名聲問題,對于魏林楚而言毫無影響,他此刻更好奇魏忠賢這么做的動機。

“族兄提督寶和三店,宮中對綾羅綢緞需求很大,應該是想拿下董氏布行。”

魏山雖然不算精明,但他畢竟是個生意人,很清楚無利不起早的道理。

“孩兒想知道的是按照董元兮處境,董氏布行應該早就保不住,堂伯父想要拿下沒必要如此彎彎繞繞。”

十幾歲的女孩在明朝想要守住家業,哪怕有老掌柜的幫扶,依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史書上的魏忠賢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看上了董氏布行完全可以巧取豪奪,搞聯姻純屬吃力不討好。

既然明面上都如此不合理,那么背后就必然另有隱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清徐县| 玛沁县| 历史| 嘉荫县| 奉贤区| 岢岚县| 定西市| 合山市| 都昌县| 鄂尔多斯市| 灌云县| 民勤县| 吴川市| 会宁县| 怀柔区| 宝鸡市| 海盐县| 黔西| 肇庆市| 东山县| 屏边| 洪泽县| 贵南县| 塔城市| 太和县| 子洲县| 鹿邑县| 民勤县| 台湾省| 衡南县| 北京市| 桂阳县| 额敏县| 平乡县| 三明市| 富源县| 宜兰县| 瓦房店市| 陈巴尔虎旗|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