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康維爾先生的一生中,最耀眼的成就莫過于“鉆石之地”演講。這不僅僅是一場場演講,更是他無數次的熱情傳遞,為無數人點亮了希望的火炬。他從這一演講中獲得的財富,以及他如何將這些財富用于更有意義的地方,都體現了他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這一場場演講的成功,就像一顆顆璀璨的鉆石,閃耀著康維爾先生的智慧和決心,彰顯了他堅定的品質、遠大的目標以及非凡的能力。
可以說,這一場場演講像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每個人的內心,并且讓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康維爾先生反復演講了5000多次,聽眾的熱情非但沒有減退,反而愈加高漲。
有一段關于青春歲月的記憶,康維爾先生每每想起都心如刀絞。某個夜晚,他向我敞開了心扉。伴隨著講述,他的聲音逐漸低沉,仿佛穿越回了那個在耶魯大學求學的年代。他告訴我,那是他最痛苦的日子,因為他身無分文,卻為了籌集學費而不得不忍受巨大的羞辱。但請注意,他并未因工作艱辛而退縮,也未因貧窮和困難而氣餒。他真正難以忍受的,是那種深深的人格羞辱,即使半個多世紀后提及,依舊令他痛苦萬分。然而,正是這些羞辱,最終激發了他創造一個奇跡的決心。
“那時我就立下誓言,”康維爾先生堅定地說,“只要能讓更多的年輕人輕松步入大學校門,我愿意付出一切。”
于是,他開始將通過“鉆石之地”演講賺取的每一分錢都投入這個偉大的事業中。他手里有份“等候名單”,這份名單主要由大學校長們提供,他們清楚哪些學生急需這樣的援助。雖然康維爾先生無法親自去了解名單上每一個名字背后的故事,但他依然盡己所能地提供幫助。
“每當夜幕降臨,”康維爾先生回憶道,“演講結束后,我獨自在旅店的房間里坐下來,開始計算這一天的收入。扣除必要的開支后,我將余額開成支票,寄給名單上的某個孩子。我還會附上一封滿是鼓勵之言的信,告訴他們這只是我微不足道的幫助,希望他們能以此為動力,日后更好地服務社會。”
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繼續講述道:“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每次寄出支票后,我就會從名單上劃掉那個名字,然后期待著輪到下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這簡直就像一場冒險!”
稍作停頓后,他又補充道:“我從不寄出足夠的錢來承擔某個孩子的全部費用,因為我不想讓他們完全依賴我。我的初衷只是希望他們不要因貧窮而受苦,而每一張支票,都是對他們的一份幫助。”
康維爾先生告訴我,他從不期待從這項事業中得到任何回報或感謝,因為那樣會耗費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還需要處理一大堆信件。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讓孩子們覺得有義務對他負責。
我對他說,他這樣做無異于將面包丟入河中,有去無回。他沉思片刻后微笑著回答:“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當你真心實意地去做一件事時,那份滿足和成就感已經超越了結果本身。你會感到,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康維爾先生的秘書告訴我:最近,在乘坐火車經過明尼蘇達州時,一位曾經得到康維爾先生資助的青年在火車上認出了康維爾先生。那位青年激動地叫來了妻子,一同向康維爾先生表達深深的感激之情。康維爾先生被他們的熱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這份感激,無疑是他心中最寶貴的回報。
康維爾先生將自己的演講稱為一次心靈的觸動,旨在點燃每個人內心深處對崇高職業的熱忱與追求。這一場場演講,是康維爾先生傳遞愛與幫助的媒介,充滿了魅力和真誠。他的言辭富有智慧,充滿了啟發性的聯想。無論走到哪里,他都因地制宜地調整演講內容,但核心不變——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即使是對他的演講耳熟能詳的聽眾,也總會被吸引,一再聆聽。他曾風趣地透露,有些聽眾甚至已經聽過他20次演講了!
開始演講后,康維爾先生會先講述一個他與一位阿拉伯老人一起去尼尼微時聽到的故事。他的話語如此自然流暢,聽眾仿佛置身于那片沙漠之中,看到了搖曳的棕櫚樹。他的聲音如此具有魔力,瞬間讓現場活躍起來,聽眾被他深深吸引,隨著他的喜怒哀樂而起伏。這就是康維爾的控制力,一個出色演講家必備的天賦。
康維爾先生的演講總是讓人欲罷不能,即使在同一群人面前重復多次,也依然能吸引大批聽眾。我曾在他自己的教堂里聽過這場演講,原以為只是例行公事,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教堂里座無虛席,每個人都沉浸在他的講述中。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自己的教堂,他的演講也不是免費的,但聽眾依然絡繹不絕,這足以證明他們對康維爾先生演講的熱愛與渴望。
那天晚上,他決定用最初的版本進行演講,不做任何修改。隨著他話語的流淌,聽眾們不時發出笑聲,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為了讓演講更加生動和貼近現實,他也會時不時地舉出最新的例子。
我近期有幸聆聽了康維爾先生的第5124場演講,這個數字簡直讓人驚嘆!5124場,簡直是個天文數字!我原以為這場在偏遠地方舉行的演講,聽眾寥寥無幾,但當我抵達時,那座能容納830人的教堂已經座無虛席,甚至還有人站著。很多人不遠數英里趕來,這簡直像是自發的集會,沒有大肆宣傳,但人們口口相傳:“你不去聽康維爾博士的演講嗎?”
我記得那些聽眾,他們臉上洋溢的熱情和專注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的歡笑、掌聲和驚嘆聲此起彼伏,仿佛在告訴我,他們不僅聽得開心,還深受啟發。在這個偏僻的教堂里取得這樣的成功,足以讓人自豪。我知道,每個聽眾都被激勵了,他們下定決心要為自己和他人做出改變,而且我知道,其中一些人會真正行動起來。
康維爾先生真是個無私的人。盡管年事已高、身體抱恙,但他從不縮短演講時間。他見人們聽得入迷,受到鼓舞,便忘記了病痛,忽略了時間,一講就是兩小時!而且,每個人都希望他能繼續講下去。
他的演講總是那么自然,那么引人入勝。他的話語親切、幽默,還夾雜著一些率真的笑話,但聽眾們從未忘記他是一位極其認真的人。整個會場時而歡聲笑語,時而鴉雀無聲,大家都沉浸在他的演講中,或認真嚴肅,或驚奇不已,或開懷大笑。
康維爾先生的演講給無數人帶來了啟示,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我聽說,有個小伙子曾遠道而來聽康維爾先生的演講。回家后,這個小伙子決心為鄉村教育做出貢獻。盡管當時他并沒有足夠的知識去教書,但他鼓起勇氣申請了一個臨時教師職位,并通過不懈努力,于幾個月后被正式聘用。如今,這個小伙子已經成為一所大學的校長了。這就是康維爾先生演講的魅力,它激勵著人們勇敢追求夢想,實現自我價值。
不久前,一位女士找到康維爾先生,她曾是富貴名流的妻子,但她說丈夫的慷慨大方常使家庭陷入經濟困境。她提到,他們曾以幾百美元買下一個小農場,當時自嘲道:“這里哪有什么寶藏!”然而,她在那片土地上意外發現了優質泉水。受到康維爾先生演講的鼓舞,她檢測了泉水,發現其純凈無比,于是開始裝瓶銷售,如今生意興隆。她甚至將冬季的冰切割出售,這一切都歸功于“鉆石之地”的啟示。
康維爾先生憑借這個演講賺了數百萬美元,但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并沒有將這些錢用于自己,而是直接用于幫助他人。他的演講不只帶來了金錢,更給予了人們希望和動力,這種幫助遠超過金錢本身。他始終致力于幫助那些精神不振的人,鼓勵他們自我提升。
去年(1914年),當康維爾先生的演講達到第5000場時,人們紛紛慶祝這一里程碑。他在費城的音樂學院舉辦了這場演講,聽眾不僅擠滿了校園,連街上也人山人海。這場演講的收入超過9000美元。
在康維爾先生的家鄉,他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極高的尊敬。不僅是他忠實的聽眾,就連負責慶祝活動的本地委員會和全國委員會都對他贊譽有加。全國委員會中甚至有九位州長,這足以證明康維爾先生的影響力。賓夕法尼亞州州長親自到場,并贈予康維爾先生象征“自由州民權”的鑰匙,這是對他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的最高認可。
這位70多歲的老人,因他的善舉和信念,贏得了“自由州民權”的贊譽。他作為成功人士的杰出代表,為人們的自由、進步、解放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羅伯特·沙克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