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已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黃河流域作為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工業基地,但長期粗放式的發展模式使得黃河流域面臨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強調了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并從戰略層面作出安排(1)。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沿黃河?。▍^)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要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2)。習近平總書記歷次到內蒙古考察,重點關注生態環保工作的開展情況,要求內蒙古加強生態安全,守護好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內蒙古黃河流域地處黃河“幾”字彎,是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在經濟發展進程中面臨著諸如生態環境承載力不足、水沙關系不協調、礦產資源開發不合理、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沖突嚴峻等一系列生態問題??梢?,作為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供給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用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要。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理念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豐富和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抓手,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是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21年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強調,要構建完善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評價核算體系和考核機制。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23年以構建“雙碳”標準體系為根本,聯合其他十部門共同印發了《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指出要推動制修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績效評估標準。黨中央下發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各省份都為生態產品價值評價考核機制的形成與落實付出努力,將該機制當成重要的政策手段,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助力。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省份都以國家要求為導向制定了實施方案,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績效考核與評價工作的開展作出安排,為生態產品設定價值轉化路徑,以滿足群眾在生態環境方面的需求為目的設置環境指標,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制度保障,構建綜合性、完整性評價體系。

我國大部分生態產品來自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鮑丙飛等,2022),在評價考核工作推進過程中,國家層面要求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先行一步,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提高生態產品供給數量與質量。黃河流域有較多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要為區域內群眾生活帶來保障。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較為脆弱,出現了嚴重的生態退化現象,而且多數地區前期經濟欠發達,是脫貧攻堅重點地區,各項事業發展都比較緩慢,盡管脫貧攻堅取得成功,但鞏固勝利成果的任務卻依然繁重(溫旭新等,2022)。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存在不協調的現象,生態補償機制尚不完善,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在發展中遇到諸多困難,要想利用生態優勢換取經濟優勢,需要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摸索出多元路徑(陳耀等,2020)。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黃河流域在我國生態系統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健全,既是生態環保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

內蒙古黃河流域在持續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監測監控體系不夠完善、核算補償機制不夠完備、市場價格機制不夠成熟、政策保障力度不夠到位等諸多挑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推動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內蒙古黃河流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由之路,是破解新時代內蒙古黃河流域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內蒙古自治區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貫徹落實“兩山”理論,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治理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22年發布了《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指出了內蒙古持續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轉化路徑??梢?,探尋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機制與路徑,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推動中國式生態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此,本書圍繞“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主題,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研究工作:一是構建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理論框架。系統分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理論基礎,包括生態產品的概念界定與基本屬性、生態產品的分類體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遵循原則等內容,為本書的順利開展奠定理論基礎。二是建立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明確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資產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量,確定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進而探究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的發展現狀與面臨的困境。三是揭示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構建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調查監測—核算評估—經營開發—保護補償—制度保障—持續推進”的系統性價值實現機制,實現從價值監測、價值核算、價值保障和價值經營的集邏輯性、針對性、持續性于一體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四是提出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趦让晒劈S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現狀和面臨的困境,從生態產品整體和分類視角,全面、系統探尋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的具體價值實現路徑。五是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案例分析。在分析國內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案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內蒙古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地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進行探討。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究,為緩解生態脆弱區人地矛盾、實現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宕昌县| 南雄市| 万荣县| 宁波市| 安吉县| 缙云县| 隆回县| 绵竹市| 雅安市| 神农架林区| 蒲城县| 昭觉县| 苍溪县| 夏津县| 武川县| 精河县| 绥宁县| 苍梧县| 阳曲县| 加查县| 肇源县| 榕江县| 奉化市| 旬阳县| 农安县| 浪卡子县| 营口市| 平江县| 嵊州市| 浦江县| 鹤峰县| 澳门| 红河县| 含山县| 安远县| 鹤山市| 夏河县| 斗六市| 东海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