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醫美“標準化”與“平臺化”的討論

在我們初步了解了消費醫療的底層邏輯之后,就有必要關注醫美行業標準化與平臺化兩種思路。標準化的外化表現為“弱醫生化”,即將醫生個人發揮的余地盡可能地縮小,納入統一的規范;而平臺化的外化表現則是“弱機構化”,例如共享醫療的興起。“弱醫生化”和“弱機構化”,這兩種行業思維的博弈已經開始,并在未來越來越明顯,走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醫美標準化,是指在醫美臨床、營銷、運營和服務的全流程中,對重復性的概念和操作,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來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醫美服務秩序和社會、經濟效益的過程。

平臺化本是一個IT概念,延伸到醫美業,則是指基于醫美產業全鏈條的連接,為醫患雙方提供從端到端的優質診療體驗和差異化服務,保持醫生執業的靈活性、自主性和高效性,同時降低醫患雙方的交易成本與摩擦成本。醫美平臺化是醫美產業的一種商業形態,是重新認識這個行業的底層思維模式。

如果我們不偏離底層邏輯,那么這兩種業務模式都有存在與發展的理由。

一、“弱醫生化”的標準化追求

醫療服務個性化強,難以標準化,因此帶來效益評估上的不確定性。于是資本市場的投資人試圖尋找某種改變,試圖發現盡量向標準化靠近的產業模型,例如“輕醫美”概念的出現。投資人希望找到一種醫美模式,更多地依靠設備而不是那么依賴醫生的個人技術與個性化審美偏好。在一個確定好的框架里執行,這樣比較容易標準化,也能夠容易計算出投入產出比。雖然在實踐中會遇到極大的困難,但是努力的方向仍然不失其合理性。投資人的價值取向,并非否認醫生的價值,只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地標準化而已。

盡管大家都知道,醫生的核心生產力地位不可輕視,但是“弱醫生化”仍然是傳統醫美行業投資人的主流價值取向。他們采取的變通做法是讓醫療圍繞著營銷的指揮棒走,盡可能地將醫生變成生產線上的裝配工,醫生只管完成銷售人員(咨詢師)交給的治療任務,當然也不必承擔什么醫療責任。但是醫生們不會甘于扮演這樣的角色,他們不僅僅想主導醫療,還要主導營銷。

觀念不一致時,雙方博弈而產生的內耗與成本的增加,是機構的市場能力削弱的深層次原因。比如醫生希望打造個人品牌,但機構則不希望這樣,他們更希望培養機構品牌,以擺脫對醫生的依賴。這導致醫生個人IP的經營可能變成了個人行為,醫生們只能在業余時間做自己的IP,他們把個人IP作為絕對的私有財產來看待,并且不希望機構的老板們知道。于是,雙方的內耗開始了,一方面醫生絕不會把個人IP拿出來作為企業資源;另一方面,機構哪怕為了醫生個人IP投入了人力物力財力,醫生們同樣以為那是個人化的無形資產。這樣的結果便會引起投資人或高管們的憤怒,于是下一個動作就是對醫生個人品牌的打壓甚至封殺。

然而投資人對標準化的追求不會停止,如果醫美機構期望實現資本市場的價值,則應該從更高的層次看待“標準化”的問題,“弱醫生化”的道路行不通,應該還有別的路。

醫美行業難道真的無法標準化嗎?行業標準化的目的是什么?最終的目的無外乎兩個:風險可控和收益可量化。

創建系統化的風險管理機制并不是太難的事;而通過“弱機構化”的平臺邏輯,通過對醫生的賦能,將醫生的產能調控到相對的標準值,完全可能實現更高層次的標準化。

從低層次的角度看,醫美這種一對一的消費醫療服務確實難以標準化;但是當我們上升到更高層次去分析時,標準化便躍然紙上:機制化的賦能,讓醫生們的產能趨同,只要他把個人的醫術和品牌融入某個平臺的流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與磨合,就會達到一定的產能,從而降低統計學上的方差。當然對醫生的選擇正確是成功的前提。

從前對效益進行評估時,都是通過對機構的效益進行分析,醫生個人的產能被機構產能覆蓋,醫生的個人價值通過機構的效益來實現;而機構作為一個整體,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常常會使醫生的動作變形,讓醫生配合機構的過度營銷,同時對成本的控制,也不由醫生說了算。收益好的機構,不僅要有好的醫生,還要求有好的營銷能力與成本控制,三者缺一不可。這讓評估變得復雜,像科幻文學界的三體問題一樣難以預估。

二、“弱機構化”的平臺化思維

當機構的作用被弱化,代之以平臺化的管控機制,或者機構本身的平臺化改造,讓醫生直接與客戶連接,不僅對醫療負責,同時對自己的個人IP負責,利用平臺賦予的工具與功能,以及風險管理系統,讓產能在較短的時間達到理想狀態,讓收益變得容易評估,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平臺化是“弱機構化”的前提和保障,而平臺的生命力取決于為醫生賦能的能力。首先是價值觀的一致性,它帶來的益處是溝通成本的降低和勁兒往一處使的合力。賦能對投資人而言,可減少統計方差,實現高層次的標準化。

賦能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價值展現。初級階段,平臺為醫生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可能是潛性的,就像水和空氣,受之而不覺。比如對醫生個人IP的培育、風險管理、供應鏈管理、成本合理化、輿情管理、政府關系等,表面上看不出與效益的直接關系。有些醫生誤以為這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功勞。投資人不應被這種負面看法影響。

賦能的成熟階段,平臺的各種機制可以為醫生帶來流量,并且擁有流量轉化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將流量變為存量;醫生們的治療行為是個性化的,但是管理流程與成本控制是標準化的,醫生們創造了理想的收益,愿意在平臺上與相關的貢獻方分享利潤,機構成為一層實現最終價值的保障,以及個人品牌的落腳點。平臺的功能得到場景化的體現。

在平臺賦能的高級階段,醫生將平臺作為事業平臺而非業務平臺,平臺成為醫患雙方的有效工具,“私域流量”或“私域存量”的概念不復存在,他們視平臺為價值實現的終極舞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贵溪市| 衡阳市| 柳江县| 霸州市| 台州市| 新宾| 建始县| 徐州市| 肥西县| 仙游县| 瑞安市| 信丰县| 黄陵县| 凤冈县| 聂拉木县| 吉木萨尔县| 泸溪县| 沁源县| 治多县| 张北县| 岱山县| 黄冈市| 孟连| 华宁县| 仙游县| 太谷县| 镇平县| 淅川县| 昂仁县| 东光县| 承德县| 石家庄市| 泰和县| 汝南县| 屏南县| 苏尼特左旗| 公安县| 靖西县| 四川省|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