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色:中國傳統意象二十品
- 寧大有著繪
- 789字
- 2024-12-23 18:06:39
自序
廓然無礙
《空色》《蘭花旨》《勾闌醉》都是我十余年前的舊作,如今全新再版,也算給期待已久的老讀者們一個交代了。三書合出,最早是編輯的主張,然而現在想來卻自有其中的道理。一來,三本書的主題各分“陰陽”:蘭分蘭、蕙,戲分雅、亂,意象分空與色;二來,昆曲被稱作“江南蘭花”,蘭花本身就是一個意象,就是“空色”;至于色空不二,浮生如戲亦如夢,“空色”又何嘗不是一出出的戲、一個又一個的夢呢?
昔日莊周夢“栩栩然蝴蝶也”,十余載光陰再回首,發如雪而鬢染霜,恍惚間我也“猗猗然蘭也”!這些年,一眾蘭草隨我輾轉漂泊,凋零損半,甘苦悲欣,唯有自知。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道也;命,象也;五十,數也。《左傳》寫:“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人的命,一如蘭草的命,無外乎持貞守正、處順安時。得意處,正心做事,戲會越唱越好,蘭也越滋越茂;失意時,止心隨緣,站在蘭花叢中對月聽曲,幽香有無中,天地廓然無礙。
人們常稱羨空谷幽蘭,贊美它“不以無人而不芳”,可是有誰愿意真的棲身幽谷呢?《易經》之《困》卦曰:“入于幽谷,三歲不覿。”是君子也不想困于谷底,遑論凡夫?而其彖辭“不失其所亨”,老子亦云“不失其所者久”,都在告訴我們要守住一顆心如如不動。在困境中,更要樂天知命,像蘭草一樣含章可貞,揚揚其香,靜候光明。如是則一念之轉,境界別生;所謂困境,皆是妙境。
如今三年疫情結束,三部書稿也將重獲新生。此次再版,《空色》變動最大,文章由原來的“十二品”擴展為“二十品”,同時更新了全部畫作;《蘭花旨》次之,增刪了十數篇,并重制了絕大多數畫作;《勾闌醉》文字相對保留完整,只在畫作上盡量更新。付梓之際,既要感謝黃昕不厭其煩地敦促、溝通和協助,更要感謝素晗多年來一如既往地支持、勉勵和付出。《易》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愿蘭之馨,如漢之廣,如山之恒,周流四序,時時處處。
癸卯立冬后五日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