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健康連鎖店運營管理策略
- 彭博
- 1549字
- 2024-12-24 18:22:47
老年健康產業連鎖店
早在2011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就已指出,老年增長高峰已經開始,老齡化的速度將越來越快。從2011年到2015年,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將由1.7億增長到2.21億,平均每年增長860萬,老年人口比重將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遞增0.54個百分點。
規劃中還提出,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隨,與經濟社會轉型期的矛盾相交織,社會養老保障和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急劇增加。也就是說,由于老齡化的加快,在未來僅僅依靠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
在2014年,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我們,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數量已超過2個億,占總人口的14.9%。
從以上的數據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老齡化的急速增長,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也愈加強烈,而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與老齡人口急速增加的現狀又無法匹配,所以,有關專家指出,目前中國養老保障形勢嚴峻。這對于政府來說是一個挑戰,而對于從事健康產業的經營者來說卻是一個良好的商業機遇。市場需要民營資本介入老年健康產業,這是政府的需求,也是社會的需求。
從商業的角度分析,這2億多的老年人就是我們的客戶,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長。單從數量上來說,這么龐大的客戶群讓我們沒有理由懷疑甚至拒絕從事老年健康產業。
人口老齡化加速增長,疾病、意外傷殘等數量就會隨之提升。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壽命也在逐漸延長。一方面,老年人對健康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健康維護時間也在延長。由此,對健康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如醫藥、醫療器械等。
健康產業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綜合產業,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服務水平、產業規模、產業類別還遠遠低于市場需求,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更是相去甚遠。拿醫療器械來說,美國醫療器械產品和藥品的比例為6∶4,在中國僅僅只有9∶1,這說明醫療器械和市場需求不配套。
盡管近幾年很多老年健康產品采用了經銷商渠道零售、代理、網購、連鎖經營等多種模式,但大多采用的是商場和藥店模式。而老年人的特點是行動不便、不喜歡逛街等,也就是說這種模式與老年人消費特點不匹配。例如,我有一個朋友,他父親75歲,行動不便。于是他去距家3公里遠的商場給父親買了一個輪椅,買回來用了一段時間后發現不合適,他又來回跑了三次商場才買到了適合父親的輪椅。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我朋友父親所居住的社區建立了老年健康用品連鎖店,銷售有輪椅這樣的產品,而且配有專業的老年健康專員,那么,朋友只需要帶著父親來到這家店,通過向健康專員咨詢、體驗,就能夠一次性買一個合適的輪椅。
此外,當前中國健康產業的銷售模式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代理機制層層剝皮,導致出現價位高、標識混亂、產品沒有行業標準、售后服務不足等問題。很多老年人有需求,但不知道買什么、去哪里買、不敢買和買不起,所有這些都暴露了健康產業傳統營銷模式的弊端。
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政府針對老年健康產業的相關政策不健全,無法落地,只是在方向上進行規范,沒有細化;第二,健康產業產品缺乏行業標準,各自為政,沒有規范化;第三,生產和營銷模式滯后,與消費者需求不匹配。對于第一點和第二點,健康產業經營者無法左右,需依靠政府及相關部門來解決,而第三點是健康產業經營者可以操控并突破的。
我們知道,家電連鎖經營模式的出現取代了商場經營模式,比如蘇寧電器。因為這種模式規模大、品種全、價格低、服務專業,很快便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同樣,這種模式在老年健康產業也是可以復制的,而放眼當下,老年健康產業連鎖店似乎很少。
由此來看,隨著老年健康產業市場需求的增大,開設老年健康產業連鎖店更能夠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符合當前中國老年健康產業的發展狀態,是必然的營銷模式,更是中國老年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