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金門鏢局
- 趙氏春秋:從貍貓案開始
- 實驗室的倉鼠
- 2256字
- 2024-12-21 12:47:18
紅柳院紗帳內,面對男子無賴行徑,與他對弈之人并沒有一般見識,只是輕嘆一聲放下棋子,聲音冷淡道:
“你就這么看不上白鈞書?”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男人毫不避諱。
“那為何當初還要舉薦他?”
“此人做同僚一般般,若是做敵人,就有咱們頭疼了。”
“你是說他有藏私?”
“古往今來,有志之士都不會輕易背叛舊主,咱們以他家人相要挾,又怎能奢望他死心塌地?若他毫無保留為主人獻計,反而顯得可疑。”
對面女子聽他說完,沉默片刻,緩緩道:
“那便養著吧,不求能立功,只為少塊絆腳石,而且看他樣子已經病入膏肓了,估計活不久了。”
女子說完,站起身走到紗帳前,余光瞥了眼仍坐在座位上的男人,后者無奈笑笑,起身幫著撩開紗帳,說道:
“別家主公都是禮遇謀士,您這是把我當下人了呀。”
“怎么,不愿意?我讓祁玄跟你談談?”
聽到祁玄的名字,男人笑容一僵,顯然有些忌憚,但他還是嘴硬道:
“有道是威武不能屈,我只是不愿與莽夫一般見識。”
“祁玄,過來下!”
女子突然開口,守在門外的黑衣護衛立刻推門而入。
見到女子,護衛恭敬行了一禮,又暼了眼白衣謀士,后者裝作無意撇過頭,不與對視。
“主人,有何吩咐?”黑衣護衛恭聲道。
“陪我出去走走,故人來春臨已經一個多月了,是時候去見見了。”
“主人您的病……”
“無妨,最近已經好多了,戴著斗笠便是。”
“喏。”
護衛應了一聲,出門去安排了,女子轉頭看向謀士,似笑非笑道:
“要不要一起?”
“不用了,我跟他八字不合。”
“呵!”
女子好似聽到什么好笑的笑話,接過護衛遞來的斗笠,轉身出了門。
白衣謀士始終張望著庭院,直至確定對方徹底離去,才嘆了口氣搖搖頭道:
“當真是紅顏禍水。”
雖然每個初次見到女子的人都會生出這種想法,但沒有一個敢當著她的面說出來,哪怕身邊的謀士也不行,這算是她為數不多的逆鱗了。
……
金州以西十五里,趕路數日的李環幾人終于瞧見了城頭。
胖子的承受能力超過預期,在摧殘了幾百朵野花外加不吃不喝發愣三天后,突然想開了,馬車快到達金州城門時,他從車廂探出頭來,語氣平靜道:
“李哥,秀才,進了城先找地方歇息,明天一早去鏢局。”
秀才驚喜轉過頭道:“侯兄,你好了?”
侯高飛擠出一個笑容算作回應,之后又將腦袋縮了回去。
三人入得城去,找了家客棧,叫上一桌豐盛的飯菜,絕食三天的胖子眼都綠了,獨自抱著一只燒鵝啃得滿嘴流油,瞧架勢確實是好了。
等胖子肚子吃得溜圓一個勁打飽嗝后,才依依不舍將剩下的半條鵝腿放在桌上,拿起毛巾擦擦嘴道:
“先前讓兩位兄弟費心了,我已經沒事了。”
“胖子,要不你再休息幾天,咱們不著急趕路。”
“對,侯兄,你先把身體修養好。”
胖子擺擺手道:
“不用了,我真想通了,什么情啊愛啊的都是虛的,終究沒有兜里的銀子來得實在。
從今往后,我要重拾家業,認真經商,到時有了銀子,還愁沒有女人?”
話雖然別扭,但確實是那么個理,李環與秀才相視一眼,懸著的心放下一半,胖子繼續道:
“那對狗男女把我身上的銀兩和契約都拿走了,卻沒發現鞋墊底下的金板。
明天去把金板兌成銀子,一半用來走鏢,另一半買些貨物拿到路上賣。
京城上下打點關系肯定要不少銀子,咱們要做好長期經商的準備。”
“可是侯兄,我根本不懂經商啊。”
孫文興面露為難,作為讀書人,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秀才,他也不愿為了銀子而放棄重振門楣的希望。
胖子知道他的想法,開口道:
“本也沒指望你經商,你依舊好好讀書,我和李哥賺錢供你,你爭點氣,早日考上功名。”
這一番話說的,頗有父母望子成龍的意味,秀才一時有些感動,只是不等他回話,就聽胖子笑道:
“等你做了大官,咱們來一個官商勾結,把百姓們不要的田啊房啊的強占過來,到時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
金門鏢局,金州城內赫赫有名的鏢局,哪怕放在周圍數州,亦是如雷貫耳。
金門鏢局始于越朝末期,彼時朝廷無能,先有異邦作亂,后有藩鎮割據,各大節度使分疆而治,雖無皇帝之名,卻個個存有司馬昭之心,妄圖取代天子。
在這種動蕩時節,中原各地匪患四起,不論百姓還是商賈都深受其害,因此也生出諸多鏢局,金門鏢局便是其中之一。
鏢局成立之初,名聲并不響,僅能接一些小活度日,最困難的時候,一連數月沒有生意,鏢局一度近乎要關門。
就在這時,一名婦人來到鏢局,帶著位年輕孩童,想要請他們走趟鏢。
婦人姓馬,家在池州,遠嫁來到金州,成親沒幾年,丈夫戰死,留下她們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只能回娘家投靠兄長。
當時整個大越都處在岌岌可危的邊緣,王朝各地已經燃起了大小不一的戰火。
百姓們跟著受到牽連,不僅物價上漲,連帶走鏢價格也漲到飛起。
那婦人的孩子又不巧害了病,這段日子將家中積蓄耗去七七八八,如今只能拿出兩貫錢做鏢費。
兩貫錢,從金州到三千里外的池州,就是本錢也不夠,只要腦子沒壞,肯定不會接這單買賣。
母子倆這幾天已經跑遍金州大小鏢局,結果不言而喻,這里已經是他們最后的希望了。
即便賠本買賣,金門鏢局的當家還是想都沒想就接下了這單生意,倒也不為別的,這母子倆若是單獨上路,但凡遇到點危險就得丟了性命,況且鏢局已經支撐不下去了,權當最后做回善事。
一行人跋山涉水,中途數次遇到土匪和逃兵,好在幾名鏢師身手了得,花了月余最終抵達池州。
到了池州,眾人才知道女人口中那位兄長并非普通人,而是當地手握兵馬大權的國寧節度使徐茂。
徐茂對不辭辛勞將妹妹送回來的鏢局很是感激,當即給予豐厚酬謝,并命文士寫書著文,將此事大加傳揚,既是給自己打響“有恩必報”名聲,也為遠在金州的小鏢局帶去了源源不斷的生意。
再之后,徐茂憑借自身實力吞并了數十座州府,自立為帝,建立起十國之一的后吳,過了把當皇帝的癮。
只不過這些已經與金門鏢局沒什么關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