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柔弱勝剛強。
- 中華傳世格言(品讀經典)
- 陳博編著
- 472字
- 2024-12-19 17:30:27
——《老子》三十六章
釋義
柔弱能戰勝剛強。說明以柔克剛的道理。但“柔弱勝剛強”是有條件的,如果把它絕對化,就會陷入形而上學。
延伸閱讀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反復講的道理,老子認為事物總要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叫“反者道之動”,數木長大了就要枯死,軍隊強大了就要亡國,保持事物生機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它處于弱小的地位。老子最推崇的是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柔弱勝剛強作為人生智慧用在社會實踐上,就是要“知其雄,守其雌”,凡事不出頭,裝糊涂,不敢為天下先。柔弱勝剛強看到了弱小事物有向強大發展的趨勢,有合理的一面。但柔弱勝剛強是有條件的,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柔弱都能勝剛強。處于發展中的柔弱和走向滅亡的柔弱,都是弱,但前途不一樣。嗷嗷待哺的嬰兒和風燭殘年的老人,都需要靠他人的幫助才能生活,但兩者的未來大不一樣。柔弱勝剛強作為一種人生智慧也是有缺陷的,造成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不敢以前者自居,即使是前者,也要戴著弱者的面具出現,這樣做的效果使一些人居陰為陽,說一套,做一套,心口不一。中國的強者,往往扮豬吃老虎,以弱者自居,不到關鍵時刻不會露出猙獰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