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伏羲的傳說
- 中國古代神話與傳說(名著文庫)
- 《書立方》編委會編
- 1896字
- 2024-12-18 17:55:26
相傳,中國上古時期,在母系氏族部落中,有一位杰出的女首領,名叫華胥氏。華胥氏不僅長得非常美麗,而且能力超群、年輕有為,與自己的族人一起生活在水草豐美的草原上,過著浪漫的游牧生活。
有一天,華胥氏忙完自己的事情,一時閑來無聊,便走出了自己的帳篷。她慢慢地走著,一邊走,一邊欣賞著遠處的美麗風景。草原上,百草豐茂,一朵朵鮮艷的花朵互相追趕著,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嘻耍玩鬧。看著自己的百姓如此安居樂業,華胥氏心中蕩起一陣欣慰之感。
就這樣,華胥氏一路走著,不知不覺地便來到了雷澤郊區。這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地方,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來這里逛逛。華胥氏東看看,西瞧瞧,好像總也看不夠似的。突然,她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等她爬起來的時候,發現身邊有一個大大的腳印。她感到非常好奇:這是什么動物的腳印呢?怎么這樣大?
華胥氏坐在地上研究起來,可是,想來想去終究還是沒有找到答案。最后,她突發奇想,想看看這個大腳印比自己的腳大多少。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腳踏在了大腳印上。突然之間,華胥氏的身上出現了一種奇妙的感覺,就好像整個身體都被蛇纏住了一般,疼痛難忍。
過了很長時間,華胥氏的身體才平靜下來,這時候,她忽然發現自己懷孕了。華胥氏開心極了,她回去之后,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族人。在族人的精心照料下,十二年后,華胥氏便生下了一個孩子,給他起名叫伏羲。
伏羲長得非常奇特,雖然頭是人類的頭,可是身子卻是蛇的樣子。伏羲生性善良,周圍的百姓都愿意和他交往,很多長輩都將自己的手藝教給了他。伏羲從小就聰敏過人,對任何事情都非常感興趣。只要一遇到問題,便會追根究底地弄個明白。
伏羲不僅具有異乎尋常的能力,而且還有著無窮的智慧。當時,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于大自然一點都不了解。不管是春天刮大風的時候,還是夏天下大雨的時候;不管是秋天冷風習習的時候,還是冬天大雪飄飛的時候,人們都會將自己關在帳篷里。對于刮風下雨、電閃雷鳴等自然現象,人們都會感到恐懼,可是卻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伏羲非常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為了找到答案,伏羲經常站在卦臺山上,抬頭觀看天上的日月星辰,低頭觀察周圍的地形方位。為了盡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時候他還會對一些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進行研究。
有一天,伏羲又來到了卦臺山上。正在冥思苦想的時候,突然,他聽到一聲奇怪的吼聲。伏羲抬頭一看,只見一匹龍馬正從卦臺山對面的山洞里飛躍出來。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許多非常奇怪的花紋。
在卦臺山下是渭水河。這匹龍馬輕輕一躍,便躍到了河中央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的樣子很像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出現了一幅圖畫。伏羲頓時明白了,于是,便畫出了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后人稱之為八卦圖。從那以后,伏羲便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
后來,人們便將那個飛出龍馬的山洞稱為“龍馬洞”,將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叫做“分心石”。據說,如果現在去卦臺山,還能看到這些地方。
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還特意將地名改成了“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天水也被稱為“羲皇故里”。
伏羲被世人尊稱為“三皇”之首。
還有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大地上發生了一次大洪水,這次洪水將所有的人類都吞沒了,只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媧僥幸存活了下來。要想使人類繼續繁衍生息,伏羲和女媧必須結為夫妻,可是,兄妹成婚畢竟是很難令人接受的。最后,他們商量由天意來決定這件事。
他們每人手里拿了一個大磨盤,伏羲爬上了昆侖山的南山,而女媧則爬到了北山上。他們兩人站在高高的山尖上,對視著對方。然后,兩人蹲下身子,松開手,讓磨盤同時從山上滾下來。結果,磨盤滾到山下的時候,竟然合二為一了。他們兩人覺得這是天意,于是,便順天意結為了夫妻,從此人類便延續了下來。
據史籍記載,伏羲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不僅將織網捕魚的技術教給了人們,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還將馴養野獸的方法告訴了人們。他不僅變革了當時的婚姻習俗,將“血緣婚”改成了“族外婚”,還是第一個在記事的時候使用書契的人。他不僅發明了陶塤、琴瑟等樂器,還創作了樂曲歌謠,給人們帶來了美妙的樂音……他的活動,標志著中華文明的開始,其中,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創立的八卦。
八卦,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以它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現在依然吸引著國內外無數的學者在進行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學科也都受到了八卦的影響,有的還從中得到了重要的啟示。據說,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的時候,也是受到了八卦的啟發。八卦中的許多奧妙神奇之處,至今還在研究和探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