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遠離借口,邁出“行動”的步伐》:常有“理”沒人“理”

羅文的信條:沒有借口,立即行動

當羅文接到麥金萊總統的任務時,他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刻到了。雖然這項任務異常艱難,但他卻沒有問任何問題,也沒有找任何借口,而是迅速地行動起來。他知道自己責任重大,軍人的使命感使他無暇顧及太多,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如何才能把信送給加西亞?

美西戰爭爆發時,美國總統必須立即與古巴的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廣闊的山脈里——沒有人確切知道他在哪里,也沒有任何郵件或電報能夠聯系到他。而美國總統麥金萊又必須盡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么辦呢?

有人對總統說:“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加西亞的話,那么這個人就是羅文。”

于是總統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在這種情況下,羅文是有推辭或者詢問的理由的,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迅速地接下了信件,并決心順利地完成任務。

現實生活中需要太多的“羅文”,每一個舞臺都需要“羅文”來與“加西亞”聯絡。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許多人都習慣用“理由”來“對付”事情。他們習慣于推辭,習慣于找借口,辦事拖拖拉拉,懶散被動,讓整個社會的“效率”大大降低。

讓我們來看一些話語吧,我想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我最近太忙了”、“對不起我幫不了你”、“那不是我負責的事情,你應該去找×××”、“我們馬上要關門了,請你明天再來”、“為什么讓我做這件事,不讓×××做呢”、“這件事情急嗎?我今天想休息休息”……

因為我們的生活被這樣的“理由”包圍著,所以本來有些簡單的事情也會變得很“麻煩”。

有一次,我去一家“印刷店”輸出一些東西,因為急用,所以希望店員能夠抓緊時間。但是這個店員看起來不知道是沒有經驗還是懶散慣了,超過了正常的輸出時間,他還沒有完成。他明明知道我很著急,卻依然保持著他的“拖拖拉拉”,到了最后,他才跟我說是機器出了故障。他覺得他很“有理”,所以他沒有一點兒感到抱歉的意思。我沒有跟他理辯,因為我知道沒有意義。他以為有“理”就可以擺脫一切了,其實不然,他遲早會受到“懲罰”的。因為至少從我來看,以后就絕對不會去這家“印刷店”了,即使去,我也會找別人服務。

推辭、不情不愿的態度在職場上也是常有發生的。每當上司安排一項任務時,大多數人都是面無表情,如果是一項額外工作,更是滿臉不情愿,有的甚至嘮嘮叨叨地抱怨個沒完沒了。

在柯金斯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經理時,有一天晚上,公司有十分緊急的事,要發通告信給所有的營業處,所以需要抽調一些員工協助,當柯金斯安排一個書記員的下屬去幫忙套信封時,那個職員傲慢地說:“這不是我的本職工作,再說我到公司來不是來套信封的。”

聽了這話,柯金斯十分憤怒,但他仍平靜地說:“既然不是你分內的事就不做,那就請你另謀高就吧!”

這種看似有“理”的行為早晚會激怒相應的“統治者”,毫無疑問,這個職員最后不得不提包走人。他還可以有更多的理由,但是這個公司不會再“理”他了。

找“理”既是一種“行為”病,又是一種嚴重的意識病,一旦一個人找出一種“好”的理由,他就會抓住不放,然后總是拿這個理由對他自己和他人解釋:為什么他不去做,為什么他總是失敗。他意識不到的是,他已經被“理由”所蒙蔽,真正地相信了這些理由就是他無法成功的真正原因,從而導致他永遠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了。在高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人,有誰會“重用”他,誰又愿意“理”他呢?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長久地立足,就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不要時刻尋找理由。只要全心全意地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腳踏實地,不埋怨,不浪費時間,那么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懶惰和消極總在找機會潛入我們的意識中,如果一遇到問題就尋找理由以求開脫,那樣就永遠不會獲得成功。

“不要為自己尋找理由”,當我們想要成為“羅文”的時候,自然會有無數個“加西亞”等待著我們聯絡,我們的舞臺也永遠都會寬廣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久治县| 赤水市| 霍城县| 额敏县| 雷州市| 北京市| 稻城县| 固阳县| 施秉县| 大城县| 连州市| 鹤庆县| 墨竹工卡县| 仲巴县| 花垣县| 磐石市| 措美县| 平顶山市| 英吉沙县| 南和县| 留坝县| 临沭县| 阿坝| 济宁市| 成安县| 石渠县| 微博| 罗田县| 通州区| 康平县| 平原县| 上蔡县| 深州市| 阳东县| 临沭县| 同仁县| 金阳县| 绥棱县| 乌拉特后旗|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