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可能”其實都“可能”
- 把信送給加西亞(精華版)
- (美)阿爾伯特·哈伯德
- 1314字
- 2024-12-18 17:54:52
羅文接到總統(tǒng)的命令后,他意識到自己責任重大。在危難之際,他決定接受考驗。他堅信任務的“可能”性,把“不可能”丟到了意識之外。
老板們常常感到頭疼,因為他們的計劃總是受到員工們的“拖延”。每當安排一項任務時,都要額外考慮員工的能力。很多員工一旦被安排到有難度的任務時,總是猶猶豫豫、愁眉不展、百般推辭,有的直接脫口而出:“這個工作太難了,我做不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這樣的員工從一開始就把“不可能”印在了心底,他們用“否定”來給自己設定限度,所以,他們永遠都會是一個失敗者。
設想一下,如果羅文稍有一絲的猶豫或者帶著“不太可能”的心理,那么以后的情況或許將會改變很多。一個人的心態(tài)首先影響了他的行動,帶著“必勝”決心的人,他的能力也會相應得到激發(fā)。
讓我們一起來到公元208年吧,去看看“可能”是怎么戰(zhàn)勝“不可能”的。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的兵力達到20萬左右,劉備只有2萬多,孫權也只有5萬多。然而曹操在有利的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zhàn)敗。孫權、劉備在強敵緊逼關頭,結盟抗戰(zhàn),揚水戰(zhàn)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在這之前,曹操統(tǒng)一北方,南征荊州,大有統(tǒng)一南北之勢,他做夢也沒想到會在那場戰(zhàn)爭中敗得如此狼狽!劉備和孫權處在危難之際,只有戰(zhàn)勝曹操才能保住安穩(wěn),所以他們拼盡全力一搏。赤壁之戰(zhàn),以少勝多,完美地展現(xiàn)了“可能”的力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并不會遇到“送信”這么緊急危險的任務,也很少會有孫權和劉備這樣的處境,“不可能”只是我們的想法而已,當我們被困難或者危險嚇倒時,我們都習慣于退縮,而從不想著去嘗試。
我有一個開泳裝公司的朋友,他平時既要負責公司的事情,還要抽出時間來經營一些水上娛樂設備。我時常感嘆:“你怎么能忙得過來呢?”他通常笑著說:“想要忙就能忙起來,想要閑就能閑得住。剛開始的確面臨很多困難,我們的泳裝質量很好,但是要打出品牌就要下很大工夫。而這個時候我還接手了一批水上娛樂項目。為了同時做好,我常常思考到半夜,當一切都明朗時,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不是像我想象中那么難。現(xiàn)在我們的泳裝大部分都是出口,所以有的時候訂單很急,為了保證及時發(fā)貨,我們常常需要以成倍的速度完成任務。我的員工們都很努力,他們相信這是‘可能’的,所以我們就能夠做到。現(xiàn)在我們的運營都很完善,接下來,我還要多做一些項目呢!”
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就看你去不去做了。人的本能意識都是習慣“逃避”,一旦養(yǎng)成“懶惰”的意識,“可能”都會變成“不可能”。石縫中都能“鉆”出小草,人的生命也能創(chuàng)造奇跡。只要去做,勇于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一切都會成為“可能”。
當一個人成功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時,他的身心也會進行一次“華麗”的蛻變。他會站得更高,更有信心去挑戰(zhàn)一系列的“不可能”,從而讓自己不斷地靠近成功。
所以,讓我們遠離“不可能”吧,當我們把恐懼和逃避通通從我們的腦海中清除的時候,我們會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很“強大”。當我們堅信我們“能夠”做到時,我們就一定能夠想出辦法來完成。放手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放手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我們就會激發(fā)出自己的潛能。當我們領到“信件”的時候,即使不走“羅文”走過的路,我們也會想出別的路徑,從而順利地把信交給“加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