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兒寶典:3歲以下嬰幼兒養育指南·康養卷
- 謝平升 鐘禮立 謝靜主編
- 7字
- 2024-12-10 16:46:45
第二章
0~1月齡
第一節 生長發育
體格發育
爸爸媽媽/其他照護人的困惑
0~1月齡的寶寶體格發育有什么特點?
為您解答
1.身長、體重和頭圍
我國男寶寶平均出生體重為3.3千克,女寶寶平均出生體重為3.2千克。寶寶出生體重低于2.5千克屬于出生體重過輕,可能是早產或宮內發育遲緩所致。寶寶出生后可有生理性體重下降,至7~10日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下降的體重一般不會超過出生時體重的7%~8%。第一個月的寶寶體重增長約為1千克,平均每天增長30~40克,滿月時體重可達4.5千克。新生寶寶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厘米,滿月時身長增加4~5厘米。但這些數值會因人而異。
寶寶的頭圍能反映大腦發育情況。新生寶寶的平均頭圍大約是34厘米,第1個月頭圍增加約3厘米。男寶寶的頭圍較女寶寶大,但平均差異不會超過1厘米。
2.骨縫與囟門
寶寶出生時經過產道擠壓,顱骨骨縫稍有重疊,不久重疊現象消失。出生時后囟很小,前囟為1~2厘米,以后隨顱骨生長而增大(詳見第一部分第二章“前囟專題”)。
給您支招
生長曲線顯示了正常兒童的體格生長規律,標明了可波動的正常范圍。在第3至第97百分位之間均屬正常范圍。在月齡的位置上找到相應的身高、體重或頭圍測量值的位置后描點,點如果落在25~75百分位之間為中等。多次測量的點連成線,看寶寶的生長曲線和標準曲線的關系。如果是平行的,說明生長良好;如果向上偏離,說明生長速度較快;如果向下偏離,說明生長緩慢,應找尋原因,明確是喂養不足還是疾病引起。每對父母都應該為寶寶做好生長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