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貝林斯丑聞(1)
- 1890:我在大英當文豪
- 八豆居士
- 3723字
- 2024-12-13 21:09:05
“米勒先生,請您說實話。”韓率語氣嚴肅地說。
自從韓率開始在他手下工作以來,還從未如此認真過。
“真的……孩子們過節的禮物,這些夠嗎?”
“你比我更清楚吧。”
韓率沒想到,相信自己這句話會如此的不負責任。他看著米勒先生的表情。
‘哼,沒錯,這老家伙,肯定是我不在的時候,好不容易陪孩子們玩了一次,得意洋洋的!一點都不成熟!!
等著瞧吧,我只要一到艾什菲爾德莊園,就會毫無保留地展現我十年帶娃老司機的威嚴!讓孩子們在“爸爸好,叔叔好?”這個問題上,毫不猶豫地回答“叔叔好!!”’
和父母不同,叔叔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優勢。
那就是,根本不考慮后果,想給什么就給什么!
“一到那里就用甜糖果和玩具把他們迷得神魂顛倒。再偷偷讀給他們我新寫的短篇小說,這樣就穩贏了!”
懷揣著絕對不會失敗的完美計劃,韓率開始采購禮物。
但是,由于一些完全沒想到的原因,韓率不得不繼續留在倫敦。
“啊,也就是說……蘇格蘭場給一位名叫‘作家’的家伙發去了協助調查的公函?發到出版社?”
“哈哈……是的,正是如此。”
“而且內容是關于股價操縱的?”
“……是的。”
聽到這句話,韓率終于忍無可忍,再也控制不住了。
原因實在是荒謬。
“不是,為什么要去咨詢一個根本不是經濟學家的‘作家’!?”
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
“這些蠢貨!!”
格雷戈里·比利爾斯暴跳如雷。
他的直屬下屬,約翰和哈羅德只能吞咽口水,低著頭。
不,他可能真的瘋了。
而且他也有理由發瘋。
即使是大英帝國最頂級的公爵比利爾斯家族,也絕不可能輕易放過這筆巨款的損失。
“在哪兒,情報是從哪兒泄露的!!”
格雷戈里只能這么想。
所謂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現在確實是世界上最閃耀的國家。
但是,孕育它的不列顛島嶼,以及那里的農業,卻無力完全承擔這個國家難以理解的糧食需求。
所以,英國大部分國內消費的糧食都從南美洲廉價的種植園,特別是阿根廷進口。
內部不行就外部解決,這真是典型的英式決策。
而這一切都是以貝林斯投資銀行的名義進行的。
人沒錢也能活,但沒飯不行,貝林斯的價值相當于國家項目,也就是說,控制了這家銀行,就能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
所以,格雷戈里發動了阿根廷的政變。
又恰好趕上了歉收。
貝林斯銀行的大部分資產都是阿根廷國債,政變導致其無法履行糧食供應的職能,股價自然暴跌。
格雷戈里知道。
反正英國政府為了糧食問題也必須拯救貝林斯銀行。
雖然可能會花費巨額稅款,但這可不是他需要操心的。
那么現在,如果收購暴跌的貝林斯銀行股票的話!
——哈哈哈哈!一切都在計劃之中!這樣一來,查爾斯和艾達,那些討厭的家伙就不用再操心了!
他一邊開著珍藏已久的法國葡萄酒慶祝,一邊這么想著。
照這樣下去,他的權力將迅速飆升。
輕而易舉地超過那不成器的弟弟以及叔叔,瞬間成為繼承人。
是的……格雷戈里曾經也是這么想的。
“這些該死的家伙到底在干什么!?”
他把手里的高腳杯扔了出去。
“砰”的一聲,玻璃碎片飛濺開來。
即便如此,他還是難以抑制自己的憤怒。
與他的預期不同,政府迅速找到了阿根廷的替代品。
“東南亞!東南亞!!”
這是他從未預料到的情況。
畢竟東南亞距離英國遙遠,運輸成本是阿根廷的兩倍以上。
問題是……成本。
龐大的人口帶來的生產力,一旦找到合適的渠道,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流通量爆炸式增長。
仿佛以前不是賣不出去,而是根本沒有東西賣一樣。
而價格本來就是根據供求關系來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價格與因為克里奧爾人(Creole:在南美洲定居的歐洲白人)人工成本而飛漲的阿根廷商品相比,簡直就是白菜價。
根本沒有競爭力。
“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僅如此?時機不巧的是,揭露貝林斯銀行管理不善的內部舉報人接二連三地出現,貝林斯銀行甚至到了英國銀行也無法拯救的地步。最終,貝林斯銀行的股價證明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斷地跌入深淵。
而這一切的幕后主使是……
征服者西班牙投資銀行。
這家公司在西班牙根本找不到,是一個幽靈公司。
“滾出去!在我找到這些該死的家伙是誰之前,誰也不準進來!!”
“是,是的!”
約翰和哈羅德慌忙跑出去。但是他們根本不可能查到這家身份不明的幽靈公司的底細。
因為他們要去的地方根本沒有他們想要的信息。
相反,答案就在比利爾斯宅邸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
“啊,真吵啊。以為這是獨居的房子嗎?”
“……小少爺。”
比利爾斯家族的次子,文森特·比利爾斯。
誰也沒想到他會成為公爵的繼承人。
因此,利用西班牙公司的空殼公司在倫敦證券市場興風作浪的這個少年,用冰冷的眼神看著跑出去的兩個仆人。然后轉過頭,與等待他的那個人對視。
“看,我說了會變成這樣吧。
現在怎么辦,阿什本先生?我曾經的家庭教師,我覺得我已經給了您足夠的機會了。
你會繼續效忠于即將沉淪的格雷戈里,還是……”
文森特抓住他的手,輕輕的說到。
像魔鬼一樣,充滿誘惑。
像天使一樣,美麗動人。
少年的聲音深深地觸動了這位經濟學家的內心——
******
倫敦證券交易所。
久違的溫暖陽光灑落在圓頂之下,角落里坐著的人們叼著煙斗,閑聊著。
“這個月的《圣殿酒吧》看了嗎?”
“啊,你說《文森特·比利爾斯》吧?”
“對,就是那個。”
“當然看了。喏,我帶來了。”
一個人從懷里掏出一本書。
這里是掌控倫敦,乃至世界經濟的人們聚集的地方,《文森特·比利爾斯》在這里也是熱門作品。
畢竟,它很刺激,而且作品的特點是,里面的人物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就更受關注了。
“哇,是怎么寫出來的……”
帶來雜志的職員,哈里森一邊感嘆一邊自言自語。
當然,他并不是人們通常羨慕的那種證券交易所的基金經理,也不是像銀行職員那樣整天管理資金的人。
他只是一個大公司常見的行政人員。
但是,即使是學校里的狗,養三年也能知道“吾來吾見吾征服”的程度。
因為聽說過一些傳聞,所以大概知道錢是怎么運作的,而《文森特·比利爾斯》在某些方面與之吻合。這更激發了他的興趣。
知道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
員工們看到了小說中對現實的反映,這是其他人無法看到的,滿足了他們知識上的優越感,所以他們可以自豪地說,比其他人更享受。
哈里森興高采烈地向同事們大談特談。
“上次做空小麥也是這樣,這次的也寫得不錯。”
“對對,多虧了它,也讓格雷戈里那個混蛋的計劃泡湯了。”
“為了自己的利益發動戰爭,連魔鬼都不會這么做,真是該遭天譴的家伙。”
鴉片戰爭?那是什么?能吃嗎?
這些才三十歲左右的人,根本不知道五十年前在地球另一邊發生過的戰爭中,他們的祖輩也曾參與其中。
本來就忙著對付那些害蟲,如果還關心這些,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哈里森看著那些贊同他的同事,更加興奮地開始喋喋不休。
“最重要的是,這次把阿什本收歸己有了!”
“對啊,阿什本雖然年紀大了,但畢竟是商界老油條,經濟學家,將來會成為文森特事業的重要支柱。啊~真羨慕,我也想有這樣的下屬。”
“別做夢了,你會有這么能干的下屬?直接升職去使喚你吧。”
“什么?你這家伙?”
“怎么了?把這個月的報告按時交上來。”
他們咯咯笑著,在角落里翻閱《圣殿酒吧》的頁面,討論著他們的預測。
所以,他們沒有注意到。
在他們興高采烈地翻閱雜志的背后,他們的上司不知何時睜開了兇狠的眼睛,正準備敲他們的后腦勺。
啪——!
“哎喲,我的頭!!”
“哈里森,你翅膀硬了,啊?”
“部,部長!”
“我讓你寫的文件呢?你居然在這里偷懶?”
哈里森從雜志上抬起頭,與禿頂部長的眼睛對視,直到部長那張憤怒的魔鬼般的臉搶走他的雜志,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啊哈哈,那就繼續聊吧。”
“哎呀,時間不早了……我們先走了。”
完蛋了。
機靈的同事們趕緊熄滅煙斗,迅速離開座位。
哈里森獨自一人,向他們投去怨恨的目光,這時,他的上司晃了晃哈里森的雜志,說道:
“下班的時候再還給你。還有,這個月的工資扣除!”
“天啊,部長,您太狠了!”
“上班時間偷懶,你還好意思說?沒被開除就該感恩戴德了!!”
部長冷哼一聲,說道。
最終,哈里森被打敗了,又回到了工作崗位,部長搖了搖頭,拿走了雜志《圣殿酒吧》。
“嘖,本來打算回家再看的,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容易了。
以為我不想看嗎?”
當然,這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借口,可以在公司而不是下班路上看。
部長偷偷地慢慢翻著雜志。
心里也明白了哈里森為什么那么激動。
的確,這一期也很精彩。
如果哈里森的知識是學校附近狗的知識,那么他的知識就是校長養的貓的知識。
豐富的知識讓它更耐人尋味,就在他翻到高潮部分的時候。
“……?
他,感覺到了似曾相識。
正如他剛才所說,他比哈里森高明得多,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工作了很長時間,作為部長的分量,擁有大量的知識和信息。
“這,該不會……”
所以,他的眼中看到了哈里森所看不到的東西。
雖然小說中輕描淡寫地提到了阿根廷的當地情況,但這完全是……
“阿根廷,如果是格雷戈里而不是吉布斯父子公司……的話。”
最近的工作中,從上層人士的談話中聽到的內容浮現在腦海中。
從1890年開始的經濟蕭條。
英國銀行的救助。
尤其是政變……
如果,如果小說中的故事在現實中也能發生。不……如果已經發生了?
“不會吧!?”
出事了。
部長慌忙拿著它走向“上面”。
“部長!您要去哪兒?”
“別管我,繼續干活!我有點急事,去上面一趟,馬上就下班!”
如果他的推論正確,這將是倫敦證券市場大地震的事件,他跑得滿頭大汗。
不久之后。
倫敦證券交易所證券委員會宣布對威廉·勞瑟代爾(英國銀行現任總裁)和亨利·赫克斯·吉布斯(前任總裁)實施全面交易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