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修身篇(5)
- 易不易
- 崇五先生
- 1685字
- 2012-10-18 14:30:28
我們前面講到了入世修身用謙,而出世修身用遁,那就會有疑問是不是還存在著一種不出不入的修身狀態?而易經包羅萬象,自然也會有講,而接下來的明夷就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在出入之間做到正確的修身。
明夷開篇三個字,利艱貞,明夷本身就是一個由晦暗轉向光明的過程,如果遁卦能避其鋒芒,保存實力,那么明夷就是在一個完全破敗的情況下艱難的前行,他不是急流勇退,而是逆流向上,所以說明夷的修身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勞,而且不能有一步的行差踏錯。例如勾踐,他所做的臥薪嘗膽就是一個明夷的過程,因為他不是在一個處于優勢的情況的下進行作為,而且也已無路可退,所以他要做的努力就要比常人更加艱辛,所要接受的磨礪就要比常人更加嚴酷,是為忍常人之所不能忍,行常人之所不能行。面對當今社會,或許我們不會遇到勾踐那種最惡劣的狀況,但是明夷的作用依舊左右著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這里講君子不能背棄群體關系,如果要想有一番作為,那就必須身在其中。換言之,就是我們作為一個人,那就不能背離社會,我們就必須要按照人的模式,社會的要求進行生存。不然,我們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六二,明夷,夷于左腹,用拯馬壯吉
這個就是要擦亮眼睛,既然認定了你所追求的東西,那就要時刻保持清醒,至少能夠認清主體變化的方向,摸清事件的緣由。有個掃廁所的,消息卻很靈通,他知道公司最近給員工加了薪水,于是就在老總離開的時候,給老總陳情。說我的工作一天還是很辛苦,現在公司業績提升了,可以不可以也給我加點。老總說,我考慮一下,之后他的工資也漲了。這就是要認清主體的方向,摸清事件的緣由,雖然你在這個集體中暫時還不名一文,但是你畢竟屬于這個集體,如果你一直渾渾噩噩,不明事理,那么自然要永久處在邊緣。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這里是講我們要有一定的目標,但是在獲得收獲時也不能盲目的自大,而要憑借正確的方法繼續前行。作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具備向上奮發的斗志,但是在獲得權力與勝利的同時,也不能驕傲自滿,為所欲為。而在人類發展的初期就是明夷,作為動物除了具有智慧我們沒有其他更強的能力,災難來了跑不快,野獸來了打不了,天冷的時候只有躲在樹洞里,如果運氣不好里面睡著熊,那么后果就不堪設想。但是人類最終發現了火,進而改變了我們處在叢林的地位。但時過境遷,再看現在的我們,不斷的砍伐森林,捕殺珍稀野獸,搞得全球氣溫變暖,冰川融化,這其實就是需要反思的過程。
六四:明夷,夷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廷
我們在取舍利益的同時,也要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通過惠民政策,獲得大家良好的口碑,那么我們出門做事就會變得順利通達。如果運用在今天的商業上,就是我們拿出一些錢來做慈善,讓大家口耳相傳,然后再推出我們的新產品,自然就會受到大家的支持和歡迎,而在古代,也有舉孝廉的例子,就是把你孝順和謙卑做得深入人心,那么你就可以被推舉去做官。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這里的意思是紂王的叔叔箕子占卜到明夷,獲得利貞的啟示。就是利益關系處理正確。事實上周朝滅商以后,周武王赦免了箕子,并向他詢問治國之道,但卻被箕子婉言拒絕,之后他帶著自己的族人去到朝鮮半島,所以說朝鮮人和韓國人其實都是中國人的后代,這也說得過去。箕子很聰明,對于故土他已然沒有了決策權,即使再做努力留戀也是無濟于事,倒不如去開辟一片新的疆土,做那里的主人。這里就告訴我們有時情勢已不可逆轉,即使付出再多也是徒勞,到不如轉變厲害,從中獲益。
上六:不明海,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這個就是處于混亂狀態,找不著北,然后做事一會天上,一會地下。我們知道越國在臥薪嘗膽之后,還來不及體驗勝利的歡愉,就被楚國給滅亡,而勾踐后期就表現出異常的暴虐,除范蠡以外很多功臣都被他給殺掉。這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的扭曲和反彈,一直給人踩著,然后突然做回主人,自然就顯現出得意忘形,而六四講韓國人,我覺得上六也是在講他們,看來易經跟韓人的確有在莫大的關聯。
明夷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學會怎樣夾著尾巴做人,在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做出小人得志的樣子,反而要憶苦思甜,永遠保持頭腦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