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陽謀
書名: 大唐:我靠騙人登基了作者名: 山中流泉本章字數: 2432字更新時間: 2024-11-21 18:53:21
這倒是他未曾設想的。
昭武校尉是正六品,跟壽王府典軍正五品之間差著一個階位。
而其中所蘊含的可不僅僅是一個階位能概述的。
他現在可是正當紅的皇子,太子的有力競選人。
一邊是地處偏遠的戰亂之地生死難料,一邊是在繁榮安全的京城攀上高枝,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
可偏偏李嗣業就選擇了不明智的那條路。
如此一來不僅放棄了前途,還得罪了他。
“理由呢?”李瑁沉吟片刻問道。
李嗣業一直沒有抬頭,恭敬的行禮道:“殿下看中末將,我本不該推辭,實在是來前答應了兄弟們一定要回去。”
“若是留在壽王府便要失信于人,這非我所愿,還望殿下不要怪罪。”
像李嗣業如此執拗的人,李瑁不是沒見過,但這種人一般都沒什么好下場。
不是大忠之輩名留青史,就是泯滅眾人早亡于世。
李瑁咂了咂舌有些頭疼,別人都是虎軀一震,憑借知遇之恩讓文臣武將倒頭就拜。
他倒好,還沒勸說呢就被拒絕了。
他就沒半點人格魅力?
直到他看到一條從眼前劃過的彈幕,他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能以一介白身在安西軍里成為昭武校尉那都是實打實的軍功累計的,這樣的人這樣的年紀怎么可能圖安逸留在京城】
【建功立業保家衛國開疆擴土抵御外族才是他所需的,要想招攬他,肯定要從這方面入手】
李瑁目光在李嗣業身上仔細打量了一番。
露在外面的皮膚上不乏刀槍箭傷,新老疤痕疊加在一起,看起來猙獰可恐。
這也是為何他之前看李嗣業眼前一亮的原因。
受了這么多傷還能健康的站在他面前,這不是猛將是什么?
“本王可以答應你,跟著本王你一定有重返沙場建功立業的機會。”
“我說過未來大唐將迎來一場浩劫,難道你想看到生靈涂炭而無能為力,你就不想成為救世的英雄嗎?”
這個餅畫的毫無技術含量。
甚至其中還包含了李瑁不靠譜的夢境之說。
但李瑁并沒有給他回絕的機會:“跟在我身邊七天,若你還想走我不攔你。”
李瑁都將話說到這種地步,李嗣業就算再不愿也只能答應下來。
他是執拗但不是腦殘。
再三駁一位王爺的下場他是知道的,更何況只是七天而已。
“希望王爺屆時能信守承諾。”李嗣業甕聲甕氣的說道。
李瑁搖了搖頭臉上露出苦笑,自己是真不受待見啊。
“跟我出去一趟。”
李嗣業點了點頭,也不詢問去哪做什么,邁著跟李瑁一樣的步調緊跟在其身后。
沒一會兩人就來到同處于十王宅巷尾的太子府外。
因兩人出府的速度太快,藏在壽王府外面的探子都來不及去傳播這個消息,李瑁就已經去敲太子府的朱紅大門了。
壽王清醒了,而且第一件事就去太子府了。
要出事,要出大事!
所有探子心里都不約而同浮現出這個想法。
太子疑似給壽王下毒,還將壽王推入池塘中導致壽王昏迷,不管怎么看李瑁都是去太子府報仇的。
不少人都在感嘆壽王還是太年輕,行事太魯莽。
太子剛被抓進京兆府,太子府的屬官不說敵視李瑁,但肯定心里也憋著一股氣。
現在貿然上門,豈能有好結果。
雖說壽王身后的那個大漢看著挺威武的,但雙拳難敵四手啊!
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的諸多皇子,都是心中欣喜,沒有人出面阻攔。
事情鬧得越大,壽王和太子鬧的越僵,他們便越有利。
其中便以大皇子李琮,以及三皇子李亨為首。
一個是面容問題無緣太子之位不服氣想要繼續爭取,一個是李瑛失去太子之位按照嫡長秩序的得利者。
畢竟李隆基原先的皇后沒有生育能力,只有庶長子繼承制,這兩者都有機會。
“一會你就在門口等我就行,我若呼喚你你再進來。”
李瑁站在門口對著身后的李嗣業說道。
李嗣業表情猶豫:“殿下,還是讓我跟著你吧。”
“末將既然已經答應跟在您身邊七天,就一定得對您的安全負責。”
“這里太危險了。”
倒不是他消息多靈通,主要壽王和太子不和已經在這京城中傳開了。
就連客棧里的小廝都知道了。
皇家事不加以掩蓋,反而宣傳的世人皆知,在他看來并不是一件好事。
若不踏足這權利的漩渦中也罷,既然踏足了,他就得本分行事,這樣才能對得其自己的內心。
李瑁見狀笑了笑:“放心吧,上次在壽王府落水是個意外,我是來解釋這件事的。”
“當今太子坑殺皇子這罪名太大了,大唐如今歌舞升平,不該傳出這等丑聞。”
“除非他們想要坑害皇兄,不然不會做出不利我的事。”
李瑁雖然是笑著說的,但語氣卻很堅決。
他得自己去這太子府上走一遭。
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趁著各方勢力都沒反應過來,前往太子府將那份投名狀拿到手。
然后將這誤會打消,將太子從京兆府中撈出來。
李瑛可以失去太子的位置,甚至可以死。
但絕對不能死在他的手上。
所有陰謀詭計都是小道,作為當權者,只要能看出得利者是誰,便能反推個大概。
哪怕李隆基通過眼睛已經知道是李瑛主動對他出手。
但該有的防備也不會少。
他現在要搞的事情太多了,被那位防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武惠妃當初就是陷害李瑛,李隆基借勢將李瑛除掉。
史書上寫的是武惠妃因心中有愧夜夜做噩夢,這才離世的。
但這說法在李瑁看來就是放屁,就他娘對自己親兒子的態度,不說鐵石心腸但也絕對是利益至上,別說愧疚了,不載歌載舞慶祝就算有良心了。
更大可能是李隆基感受到了威脅,忍痛將武惠妃除掉了。
日后安史之亂的時候,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軍中發生了兵變,要求處死楊玉環。
李隆基那時都被他未過門的老婆迷的不行了,一騎紅塵妃子笑就是他便宜老爹取悅楊玉環的典故。
結果為了保命還不是賜下白綾讓楊玉環死了。
李隆基這人極度自私,做出什么事都不為奇。
李嗣業眼神微動,恨不得自己耳朵丟掉。
壽王的言語基本就是默認太子坑殺他的事了,只是為了抹平這等丑聞才找上門來跟太子府的屬官商量如何救太子的。
這是他能聽的嗎?
自己聽了這么多不該聽的,七天后他真的能走嗎?
怪不得有七天之約,這是陽謀啊!
怪不得軍中都傳京城是龍潭虎穴,進去一趟骨頭都得被人榨干。
一個比一個心臟!
李嗣業在心中微微嘆了口氣,不裝傻看來是不行了!
“殿下您想的真周到,竟然還親自跑一趟。”
“要我說就該讓他們親自來求見您。”
“不過末將聽殿下的,您若遇到危險就喊我,我定會竭力救駕。”
李瑁聞言笑容瞬間就浮現到臉上了。
這表演痕跡太重了。
不過逼著一個武將開始耍心眼子,他這個皇子也夠損的了。
雖然他不知道李嗣業在想什么,但他知道周圍那些看不見的眼睛已經將李嗣業打上自己的標簽了。
對于人才,他可不會輕易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