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朝建立
大禹因為治水有功,不僅在各部落間建立了威信,也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戴,于是舜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他把部落升級成為國家,這就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
劃定九州。大禹為了治水,走南闖北,對各地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他上位后把天下劃為的九個片區,即九州:雍州、梁州、冀州、豫州、荊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每個州要按時向大禹進貢,這是上下級關系。此前的部落聯盟,都是合作關系,現在部落統一歸到九州里,叫方國,每個方國都是中央政權的屬國。中國歷史進入到王朝時代。
二、家天下
據說大禹想傳位給兒子啟,但不想破壞禪讓制的傳統,于是先傳位給了跟他一塊治過水的大臣伯益,但把實權早就交給了兒子啟。后來啟率領軍隊把王位奪了回來。中國歷代王朝傳位只傳給家人,天下是我家,就是從啟開始的。
三正六卿制。啟上位后開創了不少新東西,比如三正六卿制,對后世影響比較大。三正:牧正、車正、庖正,主管農業、造車、后勤。六卿:主要管軍事的六個崗位。后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都源于此。
國家政權一旦建立,就需要一支正規軍維護統治。在戰爭中,俘獲了大量戰俘,戰俘又變成了奴隸,因此產生了新的階層:奴隸主與奴隸。這就是奴隸制社會。
三、太康失國與后羿寒浞代夏
富不過三代,這是個魔咒。夏朝到第三個王,太康,熱衷于打獵,不理朝政。這時,夏朝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后羿趁機奪取了政權。但后羿并沒有上位,而是躲在太康后面操控政權。后來,后羿發現太康不聽話,換太康的弟弟仲康上位。仲康恪守傀儡本分,得以善終,傳位給兒子相。再后來,后羿廢了相,自己上位,這就是后羿代夏。
故事還沒完。后羿上位后,沒有忘記作為一名射手的本分,熱衷打獵,疏于朝政。后羿手下有一個大臣叫寒浞,平時幫后羿管理朝政。管著管著,上癮了,在后羿外出游獵時,自己上位了。
俗話說,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后羿是夏朝的馬仔,自己上位了;寒浞是后羿的馬仔,自己上位了。東漢時期,曹操是東漢的馬仔,自己上位(曹魏);司馬懿是曹操的馬仔,自己上位了(晉朝)。
四、少康中興
后羿上位后,相帶著老婆逃到斟尋氏以及斟灌氏。寒浞上位后,為絕后患,派人追殺相。相死,但他的老婆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了遺腹子少康。
小康長大后,做了有仍氏的牧正。后來在追殺下,逃奔到有虞氏,作了庖正(掌管飲食之官)。有虞之君虞思將兩個女兒嫁給少康,“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建立了根據地。
有人有地之后,少康開始謀劃復國。他聯絡各個部落以及舊臣,最終干掉了寒浞,成功中興夏朝。在位期間,少康勤政愛民,專心農業水利,天下太平,四海安定,史稱少康中興。
五、暴君亡國
少康之后,夏朝得到發展,中原和周邊部落的關系緊密,慢慢出現了盛世局面。到了第十四代王,孔甲,生活淫亂,失去民心,同周邊部落的關系也越來越差。
有名的是史記中孔甲吃龍肉的故事。上天為了考驗孔甲,派了兩條龍下凡,一公一母,盤桓在他的宮殿上方。孔甲讓人把龍當寵物養,結果死了一條母龍,他吃了龍肉,還把養龍人殺了。在當時,百姓敬畏鬼神,孔甲叛逆妄為,失去了民心。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夏朝在孔甲時期腐敗殘暴可能是真的,這也預示著夏朝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推斷,夏從公元前2070至公元前1600年,歷經470年,共有17位王。
夏的最后一位王是夏桀。他文武雙全,勇猛無敵,打仗非常厲害,比父輩強多了。但作為亡國之君,他荒淫無度,殘害百姓,荒廢朝政,夏王朝處于內憂外患中。
內憂方面,他重用奸臣,一個叫趙梁的,為夏桀搜羅大量美女,帶著領導吃喝玩樂。他還慫恿夏桀殺忠臣。三朝元老關龍逄勸說夏桀好好工作,遠離小人,結果夏桀一生氣就給殺了,導致很多忠臣紛紛跳槽。還有一個產生更加嚴重后果的,是夏桀把商族的首領湯給綁了,但沒撕票,最后給放了。
外患方面,夏桀的所作所為,惹怒了很多部落,他們都不愿意向中央進貢了,紛紛鬧獨立。
最終,商湯與夏在山西鳴條進行大決戰,史稱鳴條之戰。商湯大敗夏軍,建立了中國第二個王朝:商朝。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湖)而死。
夏滅亡后,剩余勢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還有兩支分別向南方、北方遷移。桀帶著不少夏族民眾從歷山南遷至南巢,這便是南支。北支進入蒙古高原,與當地諸族融合,有人認為這便是后人所稱的匈奴。《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六、夏朝考古
之前,很多人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因為夏朝的歷史都是后世編撰的。但現代考古已經證實,夏朝確定存在。
大禹的陽城所在地就在今天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的王城崗遺址。這是一座設有外壕、城墻和內壕共三重防御設施,中心區建有大型建筑的大型城址。
啟的都城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
夏中晚期都城在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二里頭遺址的宮城,是迄今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宮城遺跡。縱橫交錯的中心區道路網、方正規矩的宮城和具有中軸線規劃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慎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確認的最早的具有明確規劃、且后世中國古代都城的營建規制與其一脈相承的都邑遺址,其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
夏朝文字。根據夏朝出土的陶器上的符號,專家認為這是夏朝的文字。這與貴州省獨山縣的水書存在關聯,經對比,已經證實有與水書相同的符號。水書,水族的文字,其形狀類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來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水族古文字的結構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類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漢字,即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形體的寫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種密碼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