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趙匡胤突然對求仙問道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他下令搜集古籍,各地的奇書秘卷、殘篇手札紛紛被送往刺史府。
更是慷慨地開出重金,招募奇人異士者前來。
趙匡胤在州府城以及云州各地縣城下令貼出一道告示。
“云州牧趙匡胤,心懷向道之心,誠招天下修道有術之士。凡通靈修道、明天地之理、操御氣之法者,皆可至刺史府一試。若所言屬實,當奉黃金千兩,尊為客卿,共參大道。”
告示一經貼出,立刻在云州上下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州府城中,商賈行人紛紛駐足圍觀告示,茶館酒樓更是議論紛紛。
“千兩黃金!聽說了嗎?州牧大人要招賢納士,居然開出千兩黃金的賞金!”
“何止是千兩黃金,聽說還可以成為刺史府的客卿,那可是高官厚祿啊!”
“這招的可不是普通人,是仙師啊!有誰見過真正的仙師嗎?”
“反正我沒見過。我只在話本里看到過仙師。”
“其實我覺得千兩黃金也不多,那可是神仙。”
“也是。話本里都說,神仙能變出黃金,他們還能缺錢花嗎?”
各縣城中,消息更是傳遍大街小巷。鄉間傳說的術士、隱居深山的異人,不少人都有些心動。哪怕是以江湖術數混飯吃的方士,也躍躍欲試,想趁機博個機會。
各地衙門也配合州牧府行動,派出專人傳播信息,確保消息傳遞到每一片山鄉村落。
畢竟,誰也說不好,也許仙師就隱居在這片山村呢。
隨著時間推移,各種傳言層出不窮,越來越離譜,有些甚至完全不著邊際,簡直成了市井茶樓的談資。
“據說州牧府已經收到十幾份報名了,有人說自己能御風飛行,還有人自稱能煉出長生不老藥!”
“我也聽說了,有人能口吐火龍,有人能口嚼生鐵。”
“還有一位自稱‘龍仙真人’的,聲言家中有條小龍養在水缸里,每日吐云吐霧,可呼風喚雨!”
“哎哎,還有更玄的,我聽說有個人能用意念驅動飛劍,千里斬敵!”
“呵,那都不算啥!聽說還有一個叫搬山真人的,能把一座山給你搬來!”
州牧府,由原本的刺史府改建而成。
大堂之內,氣氛肅穆。
趙匡胤端坐主位,身著簡樸的青袍,面容沉穩。他親自坐鎮,為的便是分辨來人真偽,同時顯示出自己的重視,篩選出真正的修道高人。
堂下兩側,已落座了一列自稱修道有術的異人,個個衣著不凡,神情或自信滿滿,或略顯拘謹。
他們來自云州各地,有鄉間隱士、江湖術士,也有自稱山中隱修的異士。
夏亦此時正在窺屏,觀察著今日到來的各位高人。
但他很快便皺起了眉頭。
“雖然不在現場,但光是這么遠遠看著,就感覺這些人全是凡人。”
修士吐納天地靈氣,本身氣質,自然與凡人不同。
他有些失望,不過也不要緊,這是剛剛發布告示不久。
告示長期有效,也許后續能蹲到一個真正的修仙者。
趙匡胤微微拱手,語氣不卑不亢:“諸位遠道而來,足見誠意。趙某人今日親坐此堂,便是希望能見識諸位的高妙之術。若能得高人指點,必銘刻在心,不敢相負,更有黃金賜下,延為客卿。”
此話一出,大堂內的眾人各個摩拳擦掌,旋即有人站了出來。
此人身著灰袍,頗有幾分飄然之氣,自稱“山隱散人”,聲言能御風而行。
“趙大人,且看我顯術。”山隱散人說罷,便以袖遮面,輕念咒語。旋即,他猛然揮袖,堂前竟起了一陣微風,吹得燈火輕晃。
堂中眾人竊竊私語,頗覺新奇。
但趙匡胤神情未動,目光銳利地盯著山隱散人,沉聲問道:“閣下之術,是否能托身起行,破風而去?”
山隱散人聞言,微微一僵,隨即干笑兩聲,躬身道:“區區風術,不過小技,不足為大人獻丑。”說罷,退回原位,不再多言。
趙匡胤目光中透著些許失望,卻并未點破,只點頭示意讓下一人上前。
隨后,又有一位自稱“火靈真人”的方士上前,自稱能“吐焰如龍”。只見他吞下一團藥粉,稍作調息,果真從口中吐出一道小火焰,直燒到堂前地磚上,留下淡淡焦痕。
“這火術頗有新意,然……”趙匡胤淡淡一笑,眼中帶著審視,“閣下此術,火焰雖生,卻以藥物為引,倒也有巧妙之處,但與修道之術,怕是有所不同吧?”
火靈真人面色尷尬,強自辯解:“趙大人,此術雖非正宗修道,但也是由天地五行而起……”
趙匡胤未待他說完,便抬手示意退下。
就在火靈真人尷尬退下后。
一名身材魁梧、面容黝黑的大漢走上前來。他光著膀子,手中拿著一塊烏黑的鐵片,目光掃過堂內眾人,聲音洪亮地說道:
“在下江湖人稱‘鐵口真人’,修得一門吞鐵之術,可口嚼生鐵!”
話音未落,他高高舉起那塊鐵片,猛地放入口中,張嘴咬了下去。
“咯吱!咯吱!”
堂中眾人目瞪口呆,甚至有人忍不住探頭細看,只見那鐵片果然在他口中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好家伙,真能嚼啊!”有小吏驚嘆道。
大漢咬了一會兒,便張開嘴,將鐵片吐在手中。眾人一看,果然,那鐵片已經被咬得坑坑洼洼,邊角甚至還卷了起來。
“趙大人,這可是真本事!可比那些耍嘴皮子的方士強得多!”鐵口真人拍著胸脯,頗為得意。
趙匡胤笑意更深:“真人之術,倒是有趣,然嚼鐵,或許更多依賴牙力與些許伎倆耳?”
鐵口真人神色微變,連忙辯解:“大人,絕非伎倆,這可是……”
趙匡胤抬手止住他的話,語氣卻并未苛責:“真人的牙口,江湖或許敬仰,但卻非修道之路。退下罷。”
如此一輪輪試探下來,堂中的所謂高人們雖各有所長,但多為江湖術數,未見真正通天地之道的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