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肆酒樓門庭若市,伙計穿梭忙碌,菜香與茶香隨風(fēng)飄散。讀書人手執(zhí)竹卷,或于茶肆清談,或在堂樓誦讀,輕搖折扇,風(fēng)度翩翩。
偶有吟詩作對,幾句佳句脫口而出,引得滿座擊節(jié)叫好。
街巷深處,百姓挑擔(dān)叫賣,小商小販步履匆匆。一城之內(nèi),既有高門之雅致,又有市井之活力,文人風(fēng)流與民間煙火共融,生機勃勃。
此城物阜民豐,市井繁榮,儼然一幅畫卷。趙匡胤環(huán)視周遭,心中不由感嘆:
“如此良城,得天獨厚,正是興業(yè)之基、謀天下之本。”
夏亦此時正在窺屏,通過趙大牛的視角看到這一幕,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這景象,好像清明上河圖活了過來。”
這種古代真實的大城的生活場景,夏亦也從未看過。
當(dāng)真是繁華似錦,人間盛景。
……
云州之地被趙匡胤收入囊中,大虞朝廷震動不已。一時間,朝堂之上,主剿與主和之聲交織不休。
武將一派群情激昂,主張立即發(fā)兵,剿滅趙匡胤這股“亂黨”。
有將領(lǐng)憤然上奏:“云州乃大虞九州之一,趙匡胤不過草莽出身,豈容他竊據(jù)一州?此等叛逆,當(dāng)雷霆擊之,以昭天下!”
另一派文臣卻持不同意見。
有老臣上奏:“諸位將軍所言雖有道理,然國庫空虛,民力已疲,糧草亦不足。況且,京畿周邊的流民亂軍已成燎原之勢,若不先剿滅,恐有危及京城之虞。”
朝堂眾臣爭論不休,老皇帝龍體欠安,久未臨朝,此事一時難決。
沒過多久,趙匡胤受玄靈護佑大神的命令,遣使向朝廷上表稱臣,自請云州牧之職。
此表一呈,朝廷頓時議論紛紛。
有武將嗤笑:“此乃緩兵之計,趙匡胤狼子野心,必不安分。”
主和者立即反駁:“趙匡胤雖據(jù)云州,卻未公然稱王,如今上表,自領(lǐng)云州牧,請朝廷準(zhǔn)許。我朝以禮懷柔,暫可穩(wěn)其局勢,不失為上策。既已表忠,何必以武力相逼?此乃天下之計。”
就在朝廷猶疑之際,皇城內(nèi)卻傳出噩耗。
老皇帝病情加重,龍床不起,京畿震動。為保局勢穩(wěn)定,朝廷最終決議接受趙匡胤請降之表,正式冊封其為云州牧,以羈縻云州之地,暫緩用兵。
此舉一出,云州暫歸大虞名下,局勢看似平穩(wěn),實則暗潮涌動。
這做法,只是給大虞留了個體面。云州實際上已經(jīng)脫離了大虞的統(tǒng)治,是趙匡胤的獨立王國。
夏亦料到大虞內(nèi)亂不斷,只要趙匡胤稱臣,就能緩和局勢,讓大虞先對付其他地方的亂軍。
畢竟,云州離京城還遠著呢。
朝堂的袞袞諸公,考慮的還是離京城最近的事。那里有他們的田宅家眷。
夏亦給趙匡胤提出的,是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這話說起來簡單,自古而來的草莽能做到的很少。
蓋因富貴不歸故里,如錦衣夜行。
人性中,有急功近利,得瑟裝X的成分。
不過既然是夏亦的命令,趙匡胤自然是百分百執(zhí)行。
“高筑墻者,防御之計,外拒強敵,內(nèi)保安定。廣積糧者,富足百姓,厚植民力。緩稱王者,不爭一時之虛名,而謀千秋之大業(yè)。”
趙匡胤在云州刺史府內(nèi),面對此策,沉思良久:“當(dāng)以此為綱,修整三年,再謀大舉。”
……
夏亦趴在水底的老窩,周圍水流輕柔。
一旁的水球已經(jīng)空空如也,那些他從猿族果園中得來的紅果子,已經(jīng)盡數(shù)被他吸納淬煉。
“這猿族的果園的果子當(dāng)真不錯。但……怎么就種得這么少呢?”夏亦感慨,龜殼微微一振,流露出幾分遺憾的神態(tài)。
“火精淬煉沒有圓滿,可惜可惜。得再找新的靈地修煉了。”
好在,趙匡胤已經(jīng)占據(jù)了整個云州。
四舍五入,約等于夏亦占據(jù)了整個云州。
趙匡胤原本只占據(jù)三縣之地,而整個云州有六個郡,每個郡有五到六個縣,總計三十二個縣。
地盤幾乎翻了十倍,這么大的地盤上,很可能會有一些修煉資源。
“便讓他派人窮搜云州之地,看看有沒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吧。”
夏亦目前還缺,火,土,木三行的精粹資源。
土精的話,地下洞窟或有石髓存在,土精濃郁,當(dāng)可以此為目標(biāo)。
火精的話,火山最佳,不過云州之地,沒聽說過什么火山的存在。
木精的話,自然是深山老林,不過這些地方,或許會有積年老妖存在,須得小心。之前夏亦就是去青州尋木精濃郁之地修煉,撞上了猿族。
除此之外,夏亦還有個釣魚計劃。
來此世已近兩年,夏亦還未曾接觸過修仙者,對修仙者的圈子,勢力分布一頭霧水,這自然是不行的。如今,人寵有權(quán)有勢,或許可以此為餌。
以云州牧的權(quán)勢,若是熱衷于求仙問道,也許可以吸引到一些下層的修仙者?
修仙者全部都是潛心向道,不戀紅塵富貴的?
夏亦覺得也不見得。
修行不易。
也許,底層的修士隨著年歲漸大,進境無望,壽命有限的情況下,來王侯之家,做個閑散客卿,享受下人間繁華,也不是不可能。
當(dāng)然,這計劃未必能成。是否能釣到魚,尚是未知數(shù)。
但,姑且一試,萬一成了,就可以獲得修仙界的一些線索。
這中間,有趙匡胤隔離風(fēng)險,比起自己冒冒失失地尋找修仙者,萬一撞到高階修士的手中,可安全多了。
至于會不會釣到大魚,夏亦覺得不可能。
一個云州牧能提供的富貴,最多也就是吸引到一些底層小修士。
……
在趙匡胤大刀闊斧地推進云州的改革時候,在少有人注意處,一個特殊的部門成立了。
“尋幽司。”
尋幽司的職責(zé),非常簡單。
專門招募那些走南闖北、對云州地理熟稔的人士,負責(zé)尋訪云州境內(nèi)的險地、奇觀以及任何未被標(biāo)注的奇特地點。
無論是深山密林、奇峰怪石,還是偏僻洞窟、詭譎荒灘,只要有異于常規(guī)之處,皆在其職責(zé)范圍之內(nèi)。
尋幽司待遇優(yōu)厚,更有趙匡胤的親筆命令。
“凡云州境內(nèi),所有隱秘之地,盡數(shù)標(biāo)注于圖,不得遺漏。奇處險境,悉數(shù)探明,繪制成冊,待我細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