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山門關隘?我們不是要去酆都嗎?”
“此乃酆都山門。”
“酆都不是個都城嗎?你之前不是說就像皇宮?”
“乃山城是也。地府的‘皇宮’酆都是由五方群山組成。分別是東方的山門山隘、南方的羅浮山、北方的羅酆山、西方的嶓冢山、群山中央的抱犢山。
酆都大帝是普遍意義上地府的最高統治者,管理著眾多的鬼魂和地府的事務。并行管理職責的有地藏王菩薩、東岳大帝、五方鬼帝、十殿閻羅王、六案功曹、判官等其他司職。”
“怎么還有菩薩?他也要聽命于酆都大帝嗎?”
“不太一樣。地藏王菩薩早已達到了佛的智慧海,但他發下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因此一直留在地府度盡眾生。他在酆都是一位特殊的存在。”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獄一人亦是滿。
多么宏大的愿景啊。
她感受到了神的溫柔,心緒久違地平靜下來。
也許無論是能見到妖怪這件事也好,還是靈魂互換的烏龍也罷,萬事發生必有其原因。
他們走進山門,楹聯處寫著“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希望來往的靈魂能得到解脫與釋然。此處山門由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鎮守。他們核查白澤和夭冬陽的城隍手信、二靈入地府后的渡引信息等等,檢查無誤后、指派鬼卒快腿引送他們至第一殿閻羅王處。
路上,白澤擔心再次發生在擺渡船上的類似事件耽誤進程,全面而詳盡地對夭冬陽介紹酆都的結構與注意事項。
酆都共有五方鬼帝。分管酆都內東、南、西、北、中央的鬼魂出逃、作亂、逃竄,以及進行常規巡邏防衛,維持維護酆都內各部門之安穩運轉。
酆都共有十閻羅殿、對應十殿閻羅王。第一至第五閻羅殿位于酆都之南的羅浮山之上,也可以說是由五閻羅殿鱗次櫛比構成了羅浮山。由南方鬼帝杜子仁統管巡防。第六至第十閻羅殿位于酆都之北的羅酆山,由北方鬼帝張衡、楊云統管治安。為酆都內最易慌亂之域,抵達后,要重中之重之注意言行,勿隨意與任何鬼交談,地獄亦在此處,身處極刑流竄之鬼魂常見,莫引禍上身。
酆都大帝,與地藏王菩薩、東岳大帝,共同位于酆都中央的抱犢山之中,其中東岳大帝長居支脈泰山。由中央鬼帝周乞、嵇康統管巡邏。結界密布、不得傳喚無法入內。
酆都之西的嶓冢山,則是地府通往天府的通道,也是鬼神們的修煉之地,由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統管治理。非鬼神無法入內。
羅浮山,由五座閻羅殿自上而下、錯落有致地星羅棋盤般構成了一座懸浮于山間之感的墨色宮殿群,一條寬大、激涌的河水橫亙在羅浮山上方,令此地長期被雨水侵襲。
爬上多層疊澀、雕刻花紋的須彌座式長階梯,衣衫和毛發均已經被雨水淋透,穿透朦朧的云層,終于來到了羅浮山第一層的第一閻羅殿。這里是亡魂進入酆都后的第一站,由秦廣王統管,生死判官崔鈺在旁協助甄別判定靈魂善惡。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而陰森的黑金色建筑。其殿門緊閉,由沉重的玄鐵所鑄,門面上雕刻著各種猙獰的惡鬼形象,仿佛隨時會掙脫束縛沖出來。
緩緩推開殿門,一股陰冷之氣撲面而來。殿堂內空間廣闊,一根根粗壯的黑色石柱矗立著,上面雕刻了各種刑罰場景,令人不寒而栗。石柱上鑲嵌著散發著淡黃色熒光的夜明珠,勉強照亮著整個殿堂,似乎是黑暗與冰冷之中唯有的柔和溫暖。
正前方是第一殿閻羅王——秦廣王的王座,王座座面寬闊,高大筆直、聳至閻羅殿頂,王座的底座堆積著無數骸骨,骷髏、殘骸形態各異,散發著幽幽鬼火煙霧,煙霧中時不時伸出痛苦掙扎的生靈面龐,發出微弱的哀嚎。座身由巨大的金曜石打造而成,玻璃質感、表面光滑如鏡,在夜明珠的微光下一層層細膩的金沙分布流動在暗黑底色之上。扶手的一邊纏繞有四只猙獰的蛇頭、另一側則有五只。九雙眼睛閃爍著血紅色的光芒,惡狠狠地盯著前方,正張開大口,露出里面尖銳的獠牙,預備吞噬著什么。
秦廣王他頭戴方冠、幾縷灰白色的發絲不安分地掉落出來,眉頭緊皺,眼睛大而圓、眼球突出,眼神銳利、目光炯炯,鼻子寬大而圓鈍,絡緦長須,給人一種強壯、厚重的壓迫感。身著一襲黑色鎏金暗紋的皂緣深衣,腰帶隨意地系于腰間,腰帶掛有帶鉤和一鞶囊,胸口大敞,明顯地露出胸前的一片毛發,腳著黑履,露出一節未踩進履內的皮膚,下踏鬼火。以一派放蕩不羈之姿手持簡牘。
觀之形象,夭冬陽腦子里浮現了兩個詞——粗野武將、威嚴雄壯。
他不拘小節地隨意坐在一張厚實的青綠色蛇皮上,蛇皮之大,令人無法想象來自于哪只神秘生物。
秦廣王旁有一面無表情的冷臉男子——生死判官崔鈺,端坐于輔座之上,不同于秦廣王坐姿的放蕩不羈,崔鈺則是神情嚴肅而端莊,雙眸平視前方,高瘦挺拔的身姿,腰桿挺得筆直,就像一尊精心雕琢的石像,紋絲不動。
他臉色白透如玉,一頭黑發直直地披散開來,每一根頭發絲仿佛都被精細地規訓過。頭戴判官帽,面容威嚴正氣,輪廓猶如刀削斧鑿,目光深邃凝重,身著一襲莊重古樸的紅色襕袍,一條精心擦拭過的蹀躞玉帶穿于腰間,佩有金色魚符袋。左手執厚厚的生死簿,右手拿由深色硬木和金屬精心簪刻而成的判官筆,筆尖染著朱砂。
輔座通身由古老而暗沉的黑曜石主要建構而成,圓形的椅背高度及背,黑白兩色,輪廓邊緣幽光四散,陰陽眼鑲嵌點綴為兩塊朱砂紅寶石,宛如一幅生動的太極陰陽魚圖。
身處于黑白太極輔座之上,愈發襯托著崔鈺神圣地不可褻瀆,于陰暗的大殿之中,他宛若冰冷的玄鐵,淬煉著判決生死的寒光。
在殿堂的一側,有一個寬橢圓形的大鏡子,高約3米,寬約2米,看上去是一個長方形青綠色的鏡子,上面刻有文字——孽鏡臺。孽鏡臺表面光滑如冰,透著一股冰冷的寒意。柱身布滿了各種神秘的符文,銅鏡背面細致入微地雕刻著一幅巨大的地獄景象。銅鏡向東懸掛,上面橫寫著七個字“孽鏡臺前無好人”。
寬闊、高大的殿堂空間內,除秦廣王和崔判官,看不到其他任何鬼員鬼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