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回家感慨
-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 歲晏兮
- 2082字
- 2025-01-03 12:00:00
當晚,方明澈早早歇下了。坐了三天火車,又倒兩次汽車還是有些累人。
第二天一早,他帶著三個換上海軍服的侄兒、侄女搭村里的拖拉機到鎮上去照相。仨孩子擔心把新衣服弄臟,還帶了紙殼墊著坐。
開拖拉機在當下也是很吃香的工作,算是開大貨車的低配版。雖然收入比堂哥開大貨車低多了。但比土里刨食的工分高不少,而且還挺安全。
原本拖拉車司機對方明澈的感官,也是覺得他腦子不大清楚。但昨晚聽說他還帶了beijing烤鴨回來。今天又看到他給侄兒、侄女都各買了一身好衣裳,覺得他在首都估計是混得還挺好。不然能舍得這么花錢啊?
而且聽三個小孩一路興奮的說話,又和一同搭車的人搭話。說是二叔要帶他們去鎮上照相。便也收起了輕視的心思。下車的時候還主動告訴方明澈回去的時間。
“記得到時候過來集合。”
方明澈笑著道謝,然后領著仨孩子往鎮上唯一的一家留芳相館走。
他今天到鎮上事兒還不少,一件、一件的辦吧。鎮子不大不小,就幾條街道。就順著路途遠近辦事好了。
如今是暑假,方健不上學。方芳和方康則是還沒有上學。方芳下學期再去,直接讀一年級。
叔侄四人先去照相,不過還排了一下隊。前頭那個人一身跟方明澈差不多的打扮,手里還牽了一頭毛驢。
這一看就知道了,來照相親照的。要把家里實力展現給女方看。衣服、褲子、鞋子多半是湊的、借的。一般農民不這么打扮。毛驢也說不好是不是自家的。
等這人照好了、走了,才輪到他們。
三個孩子面對鏡頭都有些不自在。方明澈在鏡頭外道:“放松點,跟我說茄——子”
“茄——子”三張笑臉定格。
方明澈把錢付了,又讓拍照的師傅多洗一張。
“回頭拿到首都給顏顏看。不然日子久了不見,她對你們都不熟悉了。”
第二件事是去郵電局打電話。路上看到轉糖人的攤子,方明澈帶仨孩子都去轉了。
方健轉到桃子、方康轉到小刀。方芳手氣好,轉到個大一些的。她主動和方康換了。
到了郵電局門口,方明澈道:“你們兩個看好方康,二叔打個電話就出來。”
雖然讓他們站在視線可及的范圍。但也許一個錯眼,小家伙就跑開了。
電話是打給林嫣報平安的。
昨天如果一直坐車到鎮上再下,打了電話再拎著箱子走回去就太麻煩了。
全村都沒有一臺電話機,要打電話必須到郵電局。就干脆今天再來。
林嫣聽到他平安抵家,高興地道:“一路平安就好。你好好調整一下狀態,我也調整一下。等考完了我就來找你。”
說著又叫顏顏過來說兩句。
“爸爸,你到老家啦?你幾時回來,我都想你了。”
路上走了三天,這是第四天也是‘七一’黨的生日。小姑娘記憶中從來沒有和爸爸分開過這么久。
“再過個半個月吧。你乖乖跟著媽媽和姥姥、姥爺,要聽話啊。”
“嗯。”
林嫣把話筒拿過去,“折子上終于又有你帶來的那么多錢了。”
方明澈想了一下,二月份他是帶了兩千進京。
他好笑地道:“你不算咱們買了多少東西的么?”
說起來都有房有車了,雖然只是自行車。但當下,在首都人民里絕對算富戶了。
“算啊,但一下子少了那么大一筆錢,心頭還是稍微有點不自在的。不過,不像最初看到這個數字那么激動了。我家明澈一定能掙到更多的錢。”
她自己回京、又安排不到工作的時候,真的一點安全感都沒有。那會兒看到2000的巨款,跟救命稻草似的。如今雖然茶攤很快就不能擺了,但2000也不再那么大額。
方明澈道:“嗯,改革開放了,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掛斷電話,他把錢付了。然后帶著仨孩子去鎮上的高中。這是他的考點,來看看。再過兩天就要布置考場,進不來了。
門衛接了煙,又看過方明澈遞上的準考證,放了他進去。
“你沒上復讀班啊?”這會兒復讀班和畢業班還在上最后兩天的課。
“得掙錢吃飯,就自己看書復習的。”
門衛理解的點點頭,“這仨不會都是你孩子吧?”
如今農村沒到年齡擺個酒就算結婚了,早早生娃的也不在少數。看這考生的年紀,十六歲擺酒,倒也生得出這個最大的了。
“不是,都是侄兒、侄女。”
方明澈認了認考室的門,從另外一道門出去。方康已經不能自己走了,他單手抱著。讓兩個大的跟著自己。
之所以從另一個門出來,是因為這個門離鎮上有名的裁縫范駝兒的家很近。
這個人天生是個駝子,但做衣服的手藝很好。那十年也是靠著偷偷給人做衣服維生。
如今小地方還在抓投機倒把,所以她依然不敢明著打出招牌。
方明澈上門,先自我介紹是哪個村的,什么人介紹過來。
對方這才安心地拿出吃飯的家伙什,給三個孩子量體裁衣。
等都記錄好了,方明澈又拿出一張寫滿尺寸的紙,“范師傅,麻煩你按照這上頭的尺寸再做四件白襯衣。”
范師傅道:“小伙子,混得不錯嘛。”
不管是給三個孩子買和做衣服,還是如今給家里幾個大人做白襯衣,都屬于是有錢人才會有的操作。
小孩子長得快,很少人會給家里小孩同時做新衣服。至于白襯衣,如今大多是做一片假領子,用暗扣扣在外衣的衣領上。假裝自己里頭穿了一件白襯衣。一下子做四件白襯衣,著實是太奢侈了。
方明澈心頭也有些感慨。其實今天做衣服花不了什么錢,連工錢帶布料,50塊錢以內。對他真的不算什么。但家里人到如今都穿不上一件心心念念的白襯衣。
這尺寸他是在他媽那里抄的,并沒有事先告知。
家里人常年勞作沒一個偷懶的、卻飯都不太吃得飽。分的糧食還要省給幾個長身體的孩子吃。
父母、哥嫂體型都常年保持著清瘦,沒什么變化。做新衣服,對他們來說是久遠的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