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學堂
- 太師!
- 墨元圭
- 1155字
- 2025-03-26 23:53:03
隨著學校的興辦,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年輕的學子們紛紛涌入學堂,渴望汲取知識的養分,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京城的太學里,每日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們圍繞著先生,熱烈地討論著學術問題和國家大事。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軒的學生,來自偏遠的鄉村。他自幼聰慧好學,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在聽聞朝廷大力興辦學校后,他不顧路途遙遠,徒步來到京城,進入太學求學。李軒尤其對算術和天文感興趣,常常在課余時間鉆研相關書籍,廢寢忘食。
有一次,在天文課上,先生講解了傳統的天文歷法知識。李軒卻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先生,我聽聞海外一些國家對天文的研究別有一番見解,他們繪制的星圖與我們的有所不同。我們是否也能借鑒他們的成果,來完善我們自己的天文知識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熱議,也讓先生陷入了思考。
此事傳到了柴峪的耳中,他對李軒的想法十分贊賞。柴峪意識到,在文化教育方面,不僅要傳承本國的優秀傳統,還應積極吸收外來的先進知識。于是,他下令搜集海外的文化、科技書籍,并組織學者進行翻譯和研究。
與此同時,火器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工部在成功研制新型火器后,開始大規模生產,并將其配備到軍隊中。薛懷文親自組織士兵進行火器的實戰演練,不斷優化戰術配合。在一次演練中,士兵們使用改良后的火炮進行射擊,精準地擊中了遠處的目標,展示出了強大的威力。
然而,大規模生產火器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其中銅、鐵等金屬的需求量尤為巨大。這導致國內的金屬資源供應出現了緊張的局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開始鼓勵民間開采礦山,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許多商人看到了商機,紛紛投資礦山開采業。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由于技術落后,開采效率低下,而且安全事故頻發。一些礦工在開采過程中不幸受傷甚至失去生命。這些情況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也讓朝廷十分重視。
蘇文濤得知此事后,帶領工部的工匠們深入礦山進行考察。他們結合海外學到的先進技術,對礦山開采設備進行了改良。設計出了新型的挖礦工具,大大提高了開采效率;同時,還改進了礦井的通風和安全設施,減少了事故的發生。
在經濟方面,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復蘇,商業也逐漸繁榮起來。各地的集市上,商品琳瑯滿目,交易十分活躍。為了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商業的健康發展,朝廷設立了專門的市場管理機構,制定了嚴格的商業法規。對商品的質量、價格進行監管,打擊欺詐行為。
在邊境地區,屯田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士兵們開墾的土地上,糧食豐收,不僅滿足了邊境駐軍的需求,還有部分糧食運往內地,緩解了糧食供應的壓力。同時,邊境地區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日益頻繁。通過貿易,雙方互通有無,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然而,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地方上的一些官員卻出現了貪污腐敗的現象。他們利用職權,克扣軍餉、侵吞朝廷發放給百姓的救濟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