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往事如煙
- 滴血殘陽
- 易卓奇
- 2975字
- 2024-12-01 14:04:43
八年前左宗棠還在湖南醴陵的綠江書院當山長(類似于學校的校長),教著幾十個孩子,有天醴陵知縣跑來請左宗棠寫一幅對聯,說有個重要的人物要來,一般情況左宗棠對這些應酬是沒有半點興趣的,尤其是拿大人物來壓他他更不會答應,可知縣說這個人左大人您一定不會拒絕,左宗棠就問了一句這人是誰呀?知縣大人怎么就知道我左某不會拒絕?知縣平時跟左宗棠偶爾有些聯系,知道左宗棠這人清高,有才,一般人他從來不放在眼里,可這次的確來的人太重要了,知縣自己寫的幾個字像蟲子一樣也拿不出手,更別說文采了,得知朝廷重臣要來醴陵知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請左宗棠幫忙,匆匆忙忙跑到綠江書院,跟左宗棠說來者乃當今朝廷重臣、兩江總督陶澍陶大人,左大人不是一直景仰陶大人嗎?區區一副對聯左大人豈有拒絕之理?左宗棠一聽說是兩江總督陶澍要來醴陵就真的沒有再拒絕了,陶大人真是他景仰之人,當今滿朝文武實在沒幾個像陶大人一樣既清廉又有真才實學,左宗棠就答應了,讓知縣稍等片刻,自己在心里認真琢磨了一會,就寫好了一副對聯讓知縣帶了回去。
平常的一副對聯也許沒什么,還不知道有幾個人在乎一副對聯,再說也不一定有幾個人能看懂他的這幅對聯,偏偏來的這個大人物不是一般的人,一看這幅對聯:“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哎喲!這是誰寫的呀?誰對我陶公如此了解?這個印心石可是有典故的,道光十五年十一月,道光皇帝在乾清宮連續十四次召見陶澍,并為陶澍幼年讀書的印山石屋親筆題詞,這在當時乃是滿朝傳為佳話。這對聯把他一生最得意的事情都寫進去了,對得實在太好了,簡直神來之筆!陶澍贊不絕口,問寫者何人?知縣說是綠江書院的山長左宗棠,左宗棠?陶澍對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陌生,他的女婿胡林翼跟他提過多次了,說這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才學人品都在他胡林翼之上,陶澍雖然很欣賞女婿胡林翼的才學,可對女婿的推薦從來沒有放在心上,今日得見此人對聯,實在佩服,就讓知縣趕緊把這個叫左宗棠的人叫來,知縣本不知這對聯深刻含義,一看兩江總督如此滿意,心想這事總算辦對了,就趕緊去請來了左宗棠。那時左宗棠二十六歲,陶澍五十九歲了,這一老一少完全忘記了身份,忘記了年齡,一個是當今皇上都十分器重的兩江總督,一個是普普通通的教書匠,居然徹夜長談,成了忘年之交。左宗棠也許平時少有交談對象,未遇旗鼓相當之人,這回碰到的兩江總督對他如此欣賞,談起他的經世之學如同洪水決堤,滔滔不絕,一瀉千里,一夜話題未盡。陶澍得出結論:左宗棠乃曠世之才,其學識才能在自己之上,當晚就向左宗棠提了兩點請求,一、請左宗棠去當他的幕僚;二、跟左宗棠提親,想讓自己的獨生兒子陶桄與左宗棠的女兒結成連理。對于兩江總督的這兩點請求左宗棠最初都是拒絕的,一是他現在還不想去做幕僚,已經去京城參加過兩次會試了,第一次沒有考上,第二次本來考上了,被錄取為第十五名,可那年湖南多中了一名,結果把他刷下來了,補上了湖北一名,僅把他錄為“譽錄”。何為譽錄?抄寫員,在朝廷里當抄寫員,左宗棠哪看得上這等差事?一向自命為當今諸葛亮的人怎么可能當一個抄寫員?這不是對他的侮辱?不干!左宗棠一氣之下走了。好不容易明年又要科考了,他覺得自己怎么也得考個進士,沒有功名讀書人就沒有地位,就一錢不值,他只能答應陶澍陶大人等明年會試結束之后再去江寧(南京)為大人效力;至于與總督大人攀親戚結親家,他連想都不敢想,陶大人乃國之棟梁,朝廷重臣,左某就一教書匠,湘上農人,豈敢高攀?陶澍說你覺得是高攀嗎?左宗棠說實在是高攀,陶澍說那好,今天是我陶某高攀你左家,閣下還能不答應?左宗棠實在是無話可說了,答應了。按照他們的約定,第二年左宗棠到北京參加完會試就去江寧。不料陶澍隨后重病在身,多次邀請左宗棠前去江寧,說有要事相托,可左宗棠因為一心想參加會試,一直沒有前往。第二年,左宗棠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科考,滿以為能夠金榜題名,可最后還是未及進士,金榜無名。帶著無限的失落和惆悵,左宗棠從京城繞道江寧,去見了他的忘年之交陶澍。這時的陶澍已經危在旦夕,自知來日不多,臨終前拉著左宗棠的手把兒子陶桄委托給了左宗棠:“宗棠,我宦游半生,自持閱人無數,還從未見過超你之人,二、三十年后你的地位必在我之上,我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唯一放心不下就是我的桄兒,現在我把他托付給你,我死之后桄兒就如同你的親生兒子,請你代為教育培育,還有,我的全家之事也全都拜托給你,請你萬萬不可推辭。”
陶澍已經是毫無力氣了,卻還想起來施禮,要給左宗棠拱手,左宗棠不好意思再推辭,就應承下來:“制臺大人,您就放心吧,季高當為教公子成才而竭盡全力。季高已經會試有三,每每不中,已經看透科場弊病,決不想再入考場,以后教書種地,終生湘上農人。”
陶澍這才最后閉上了眼睛。
左宗棠沒有食言,這幾年一直在陶家教育陶桄,也幫助陶家打理家務,使陶桄長大成人,又幫著陶桄結婚成家,直到去年,左宗棠才離開陶家,來到綠江書院當了山長……
現在長沙危在旦夕,陶桄還在城里,女兒還在城里,左宗棠又怎么不著急?
郭嵩燾的一句話讓左宗棠的心一下就軟了。
“出山吧,接受張亮基的邀請,到長沙去當巡撫的師爺,那里才有你的用武之地,你不是當今的諸葛亮嗎?有你在還怕保不住陶桄他們?”
“這……不行,我還是不能去,我得馬上派人把陶桄他們接出來。只要他們出了長沙城就什么事情都沒了。”
左宗棠正要安排人準備車馬去長沙城里接女兒女婿,突然外面有人跑了進來。
“不好了,左老爺,出事了。”跑進來的是女婿家的管家陶恭,還在半路上就喊道。
“怎么回事?陶恭,出什么事了?是不是你們家少爺遇到什么麻煩了?你且慢慢說來。”左宗棠一眼認出是陶家的人,忙起身去問陶恭。
“少爺他……”陶恭跑得急了,一見到左宗棠反倒說不出話來了。
“少爺怎么啦?你快說話呀。”左宗棠的妻子周夫人一聽到外面來人了,就跟左宗棠的二夫人張氏跑了出來,因為陶桄的妻子正是周夫人的大女兒,所以她特別著急地問道。
“陶公子被官府的人抓了!”陶恭終于說出了要說的事情。
“啊?……”周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就往地上倒下了。
“大姐,大姐,你沒事吧?”張氏忙扶住周夫人,邊問。
“端怡?端怡?你沒事吧?”左宗棠也跑過來問妻子。
“我沒事,不要緊,快說,陶桄怎么樣了?他現在在哪?官府的人為什么要抓他?”周夫人迫不及待地問道。
“快說,哪個官府的人抓的陶公子?”左宗棠也急促地問陶恭。
“不知道,”陶恭搖搖頭,一臉的焦急,繼續說道:“只知道是官府的人,昨天下午家里突然來了好多官兵,把陶府團團圍住,硬是把陶公子強行抓走了,留下這張條子,說要準備十萬兩銀子捐款放人!”
陶恭說完把那張條子遞給了左宗棠。
左宗棠接過那張條子一看,無不驚訝:“啊?是他?”。
一旁的郭嵩燾忙問:“誰?”
“還有誰?當下湖南第一號長官張亮基!”左宗棠一把把那封信扔給郭嵩燾,氣憤不已地說道。
“啊?怎么回事?他怎么干出這等事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郭嵩燾裝作簡直不敢相信的樣子,一樣氣憤不已。
“老爺,這可怎么辦?十萬兩銀子,我們哪來那么多錢呀!老爺,你得趕緊想辦法去救我們家陶桄呀。”周夫人焦急地哀求。
“十萬兩?他做夢吧,想錢想瘋了,老子一分錢也沒有!夫人你別急,我現在就去長沙,直接去找張亮基,狗娘養的,欺負到老子頭上來了,走,備馬!”左宗棠說完立即就叫家里的幫工牽馬出門,十萬火急趕往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