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左宗棠如同走近地獄門前,倍受煎熬。最初看到胡林翼的來信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皇上怎么會批示對他“就地正法”?他究竟做錯了什么?這六七年為湖南的存亡沒日沒夜的奔波,絞盡腦汁,到頭來得到了什么?一分錢俸祿沒要,最終卻換來了一個“就地正法”,這哪還有天理可言?官文糊涂,難道皇上也跟著這么糊涂?
左宗棠實在想不通,自己做了這么大的努力,最終換來的居然是個死罪,這是什么世道?
“就因為你認賊作父,才會有今日之結果?!本驮谧笞谔陌偎疾坏闷浣獾臅r候,一個人闖進了他的生活,這樣對他說。這個人叫黃金龍,是他的老鄉,一個秀才,長得跟左宗棠有幾分像,個子也是那么高,早在洪秀全起義的時候他就跑來勸說左宗棠,說改朝換代的時候到了,趕緊加入太平軍吧,洪秀全就需要你這樣的曠世奇才,只要左兄愿意,包你在那邊做個大官,那邊我有個堂兄,在石達開手下做軍師,他已經跟石達開說了,石達開聽說是你左兄,佩服得五體投地,特地派我來請你。這是左宗棠第一次聽到洪秀全這個人比較詳細的情況,也是第一次聽說太平天國內部的情況,平心而論,最初他一點都不排斥洪秀全,也不排斥太平天國,對于中國的現狀,他已經不是研究分析一天兩天了,大清官場腐敗,各地會黨、起義風起云涌,清政府的政權實際上已經搖搖欲墜,客觀地說,左宗棠對清政府并不是那么垂青,三次科考名落深山,讓他這個自認為是當今諸葛亮的人對朝廷、對官場都已經完全失去信心,朝廷垮也好,大清亡也好,跟他都沒多大的關系,出了一個洪秀全,出了一個太平天國,其實并不是壞事,這個朝廷已經走到盡頭了,是該有人起來把它推翻才是。想想這個洪秀全,跟自己還真有幾分相似之處,也是科考不中,連秀才都沒中過,也是對大清失去信心,才揭竿而起,左宗棠當時就想,偌大一個中國,有多少人想推翻這個朝廷,能成氣候嗎?他看了洪秀全的起義綱領,研究了他們的起義口號,什么“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這些想法還真不錯,要真這樣,這個天下應該是洪秀全的,應該是太平天國的,大清根本做不到??捎幸稽c左宗棠無法接受,這就是太平天國搞出了一個什么拜上帝教,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是信奉儒教,信奉孔孟,太平天國要拜上帝教,讓上帝教來取代儒教,這讓左宗棠反感,那時候黃金龍跑過來勸說左宗棠去投太平軍,左宗棠不是沒有動心,但他唯一不能接受的拜上帝教,所以就跟黃金龍說你回去跟洪秀全說,讓他把上帝教改成儒教,我才會考慮是否去投太平軍。那時候,他的心一直在動搖,在猶豫,在彷徨,搬進白水洞一方面是避亂,另一方面,毫不隱諱地說是在觀望,是在觀望時局的變化,張亮基一而再再二三請他出山他都沒有答應,他的心里實在拿不定主意,是去幫助張亮基攻打太平軍還是投奔太平軍與大清王朝對著干?對于后者他下不了決心,不是大清王朝讓他有什么留戀,而是考慮站在大清王朝的對立面值不值得,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已經過了沖動的時候,遇事他必須得冷靜地想想,必須反復權衡,沒有九成的勝算他是絕不會去冒險的,他不止他自己一個人,還有老婆孩子一大堆,難道把一家子都拖進來跟他冒險?自己都不認可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還跟人家折騰什么?當張亮基把陶桄“綁架”之后他有過片刻的沖動,可到了巡撫衙門跟張亮基和江忠源一交流,為了保住自己和全家人安全,他最終選擇幫助張亮基,也就選擇了幫助朝廷。
過了這么多年了,這個黃金龍又跑來了,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在他遇到麻煩,甚至是遇到滅頂之災的時候出現了,他到底想干什么?左宗棠心理在琢磨。
“投奔太平軍吧,投奔洪秀全吧,現在還來得及。”黃金龍說。
“你……怎么又來了?像個幽靈一樣,真是陰魂不散?!弊笞谔牟幌肟吹竭@個人,即使自己現在倒霉透頂。
“我是來救你的,咸豐這個妖魔就要殺你了,我是來從他的刀下把你解救出來。”黃金龍說。
“那我還要感謝你咯?!?
“感謝倒不要,要謝也是以后的事情,現在要緊的是你趕緊跟我走,我已經跟翼王石達開說好了,翼王又跟天王說了,天王和翼王都欣賞你的才干,他們都說好了,不計前嫌,只要你站到太平軍這一邊,包你過去立即封王。”
“你覺得這可能嗎?”左宗棠自從進了張亮基的巡撫衙門之后就再也沒有猶豫過了,再也沒有半點想法去投太平軍跟朝廷作對了,自己受了那么多年的儒家教育,絕不可能再跟著洪秀全,當看到洪秀全一幫人一路搗毀儒教,燒毀孔廟,他就立志要跟這些人干到底,所以對于黃金龍的勸說他一點也不動心了。
“你已經沒得選擇了,無路可走了,投奔太平軍是你唯一的出路?!?
“我寧可等死?!?
“這又何必呢,你怎么就這么執迷不悟呀,大清腐敗不堪,很快就要滅亡了,你跟著他們有什么出路?這么多年你為大清做了多少事情,立了多少功勞,他們給了你什么?別人攻打了太平軍一個個升官發財,你呢,撈到了什么?什么都沒撈到,還要被砍頭,值嗎?一個就要垮臺的政府值得你這么賣命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哪個不想為自己謀條好出路,哪個會等著別人拿刀來殺自己?走吧,識時務為俊杰,還是跟我過去吧,只要你往那邊邁進半步,你的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我不想邁,哪怕是抬一下腿都不想。”
“你怎么這么掘?難怪都叫你左驢子?!?
“你還才知道我左驢子?別費口舌了,趁著我的驢脾氣還沒發你趕緊走,不然我只要隨便跟衙門里的人說一聲你就回不去了。”
“我不走,我就不信你會這么絕情,哦,對了,還記得你最尊敬的林大人是怎么死的嗎?”
“林大人不是病逝的嗎?你怎么突然說起這事了?”
“差矣差矣,你連這點都不知道?”
“別繞彎子了,有話趕緊說?!?
“林大人是自殺而死。”
“?。窟@不可能,林大人是病逝的,這是眾所周知的?!?
“林大人有病不假,可病不至死,他是因為朝廷任命他云貴總督叫他去清剿太平軍他不愿意才自己咬舌自盡的?!?
“哦?有這回事?”
“千真萬確,我的一個表弟就在他的身邊做文書,是他親眼所見,林大人不愿意去打太平軍,他覺得朝廷的氣數已盡,自己去打太平軍也是白白送死,但他又不敢違抗朝廷旨意,最后只得選擇犧牲自己,犧牲自己又不能自殺得太明顯,他就選擇自己咬斷自己的舌根,半月不能說話,不能進食,事實上是慢慢地把自己餓死了?!?
“你說的可是真的?”
“絕對是真的,若有半句謊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哎,可惜,實在是太可惜了,林大人可是一代英豪。”
“只可惜枉費了他一片心愿,他那么信用你,那么看重你,臨終還要他的兒子保舉你,可你呢?至今還執迷不悟,還幫著清妖來打太平軍,你不覺得你這樣做太讓他失望了嗎?”
“你……”
“醒醒吧,左大人,你為大清做了那么多他們把你當回事嗎?你在他們眼里就是個小舉人,其他什么都不是,你就是把心掏出來給他們他們也不會給你升官發財,你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你……”
“夠了,什么也別說了,請你離開,馬上離開!我再也不想見到你!”
“你怎么……”
“走!”左宗棠真的不想再跟這個人說話了,黃金龍并不知道,他說錯了一句話,就是說左宗棠小舉人,這是戳到了他的痛處,這是他心頭的一塊傷疤,一個心病,左宗棠是個最要面子的人,三次科考陰差陽錯三次都沒中進士,他的心都傷透了,說什么都行,就不能提這事,黃金龍自以為了解左宗棠,其實他一點都不了解左宗棠,他把左宗棠的傷疤揭開了左宗棠還能跟他說話?何況是來勸他投城的,如果幾年前左宗棠還是當農民的時候也許他還動搖過,現在,就是咸豐皇帝真要把他殺了他也不會去投太平軍了。
左宗棠非常氣憤地趕走了黃金龍。
“好,我走,我就走,不過我最后提醒你一句,你已經在太平軍那邊掛上號了,你……”
“滾!”左宗棠這時脾氣真的上來了,只要黃金龍再說一句,也許他就會揍他,也許他真的會叫衙門里的人把他抓住,幸虧黃金龍跑得快,一切才沒發生。
然而,正是這個黃金龍,給后人留下了一個無法破解的謎:
一直有一個說法,說左宗棠去見過洪秀全,是由石達開引見的,說得有鼻子有眼,好像真實得不能再真實了,說是有個夜晚,具體時間就是左宗棠從白水洞到長沙的那天晚上,左宗棠經過朋友介紹去了太平軍的營房,首先見到了石達開,左宗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縱論當今天下形勢,尤其對太平天國進行了一番全面透徹的剖析,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說得頭頭是道,唯獨不贊成太平軍放棄儒教信奉拜上帝教,并對太平軍踐踏孔孟之行為十分反感,石達開對左宗棠的分析十分贊賞,認為左宗棠真乃當今諸葛,難得的人才,就請左宗棠留下翰墨,左宗棠隨手寫了幾字“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落款高季左!石達開是真想把左宗棠留下來為太平天國效力,當晚就向洪秀全引薦,洪秀全聽說是個難得的人才就接見了左宗棠,左宗棠依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勸說洪秀全放棄拜上帝教,崇賞孔孟,推崇儒教,以收民心,方成大事,洪秀全哪聽得進他這一派“胡言”,連聽都沒聽完左宗棠的高談闊論就拂袖而去,視其為妖言惑眾。當晚,左宗棠見洪秀全根本不能接受他的建議,估計自己兇多吉少,趕緊撤退,迅速逃出太平軍營。果然不出左宗棠所料,洪秀全隨后不久即派親兵前去捉拿左宗棠,發現左宗棠已經跑了,又令手下立即追捕。幸虧左宗棠命大,被一在太平軍里當兵的湘陰老鄉搭救,原來此人曾經受過左宗棠幫助,災荒之年左宗棠與夫人周氏主動施粥,救人無數,此人正是因為當初最困難的時候得到左宗棠的幫助方保一命,見左宗棠有難立即出手相救,將左宗棠暗中保護起來,并半晚抄小路把左宗棠送出軍營,使左宗棠得以脫險……
故事步步驚心,也符合左宗棠的一貫主張,從蕭朝貴攻打長沙城起就一直在長沙城里流傳,有一次左宗棠和郭嵩燾在茶館里喝茶,鄰桌的幾個陌生人在津津樂道議論,一個說就是那個左宗棠“現拉利”(長沙方言,即充能干),要不是他太平軍早就打進城了,我們幾個人都打算跟太平軍走的,結果沒走成;另一個說你們曉得末子家伙咯,左宗棠自己都準備去投太平軍,他親自跑到太平軍軍營中去見了洪秀全,勸說洪秀全莫信拜上帝教,改信儒教,差一點被洪秀全捉拿砍頭,要不是他跑得快人都沒了……
“真有這種事?”
“哪還有假?我有個老表在洪秀全那里當軍師,親眼看見左宗棠去見洪秀全,抓捕左宗棠的命令就是他傳達下去的?!?
“啊……”
郭嵩燾就要起身跑過去問個究竟,被左宗棠按住了,左宗棠現在變得很冷靜了,只是小聲地跟郭嵩燾說了一句:“你還能堵住人家的嘴巴不讓人家說話。”
“你……”郭嵩燾最終還是忍了,可在回來的路上就問左宗棠:“到底怎么回事?莫非你真的去見過洪秀全?”
“你信嗎?”左宗棠反問了一句郭嵩燾。
“可是他們……”
“要不你去問問黃金龍吧?!弊笞谔膩G下一句話就再沒跟郭嵩燾說這事。
郭嵩燾也沒多問,他在心里已經十有八九猜出是什么事了,這事肯定是黃金龍干的,當年黃金龍就來游說過左宗棠,也知道左宗棠對太平天國的看法,外形跟左宗棠長得極像,很有可能是這個王八蛋冒充左宗棠去見了石達開,也去見了洪秀全,如果洪秀全把他留下他很可能會來請左宗棠,正因為洪秀全對左宗棠沒興趣,這事也就這么過了,從那以后郭嵩燾從來沒有再提過此事,民間的那個傳說卻一直沒有停過,究竟是真左宗棠去見了洪秀全還是黃金龍冒充左宗棠去見的洪秀全沒人能說清楚,除了左宗棠自己。
……
黃金龍的突然出現并沒有半點動搖左宗棠的信念,他決不可能也不會去投奔太平軍,就像他自己說的,即使咸豐皇帝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可能跑到洪秀全那里去,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他無法接受那個所謂的拜上帝教,他怎么可能和他們走到一起?黃金龍說了一萬句廢話,只有一句話激怒了他,那就是說他小舉人,這句話就像一根針一樣深深地扎在他心口上,讓他難受極了?,F在重新想想黃金龍說的,有些還是蠻在理的,這么多年來,他和張亮基、駱秉章以及曾國藩一樣,都在嘔心瀝血為平息長毛而努力,為治理湖南而奔波,一有功勞全都是別人的,跟他左宗棠沒有任何關系,就因為那些人有功名,都中了進士,就都是朝廷中人,是臣,而他呢?一個小舉人是沒有功名的,什么都不是,一提起這個功名左宗棠心里就有種自卑感,又有種強烈的抵觸感,狗日的功名,把人都害死了,有了又怎么樣?出身進士的張亮基、駱秉章這些巡撫關鍵時候如果沒有他這個沒有功名的小舉人幫助能度過難關嗎?功名能幫他們把事情辦好?扯蛋!可皇上不會這么認為,朝廷不會這么認為,他們只認功名,左宗棠突然覺得還是得去考個功名,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功名就什么都不是,接到胡林翼的來信說皇上要就地正法他之后他趕緊向駱秉章辭了職,盡管駱秉章再三挽留,他還是執意要走,離開這個操勞了六年的巡撫衙門。
離開了衙門該去哪里?他不知道,他迷茫了,困惑了,他不知道前面的路怎么走,他不知道前面還有沒有路。他唯一知道的是回家,只有那個家才是他躲避風雨的港灣,他現在感覺無路可走了,只有一條路永遠在等他,那就是回家的路。
這時他的家已經搬來長沙了。他在巡撫衙門當幕僚一分錢不要,駱秉章實在過意不去,就跟胡林翼一塊揍了一筆銀子,給左宗棠在長沙修了一棟房子,這樣左宗棠一家就從白水洞搬來了長沙。
以往任何時候,左宗棠回家總是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唯獨這一次,他的心情無比沉痛,沒日沒夜地干了六年,最終被當今皇帝親筆批示“就地正法”,他回到那個家去,等于是回家等死,他的心是痛的,他的腳是沉的,頭像快要炸了,腳像綁了千斤麻石,他一步一步,走得十分艱難。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怎么走回去的,左宗棠只知道進門的時候一腳踢到門檻上就狠狠地摔在自家進門的紅磚地上,頭砸在地上,他眼前突然一片黑,隨即就昏倒了,等他醒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妻子周詒端的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