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篇
Part 1 你的核心價值是人脈基石
構建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
我們姑且將本書的主人公稱為孫叉叉吧。
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晚上了,孫叉叉停好車,走出地下車庫,外面已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小區里的所有人家都已經熄燈就寢,只有門衛的值班室里還透出昏暗的光。
孫叉叉悄悄推開家門,努力不碰出聲音。妻子和女兒都已入睡,他擔心吵醒她們。走進衛生間,脫衣洗澡,他聞到了衣服上酒肉和煙草混合的氣味,心里生出許多的厭惡。
洗漱完畢,他走進客房的臥室,疲倦地躺倒在床,雖然頭腦又昏又沉,卻難以入睡。
為了拓展人脈,孫叉叉陷入了瘋狂交際的漩渦,下班后就去赴飯局,而且常常一連幾天都是這樣。飯局完畢,往往接著唱歌,這么連軸折騰,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孫叉叉想起上周日晚上,他參加完同事的聚會,踏著夜色趕回家,打開家門,看到女兒坐在地上哇哇哭叫,妻子無奈地蹲在一旁扮鬼臉哄女兒,家里的椅子和玩具亂糟糟地散落一地。那晚,妻子沖孫叉叉發火了,她哭著說:“你整天都在外面忙什么?完全不知道照顧女兒和這個家!你究竟把我們放在哪里了?”
孫叉叉低頭不語,他的心里充滿了內疚,同時,他也暗自反思:自己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嗎?得和失自己真的選對了嗎?
他沒有思考出答案,但是他累了,也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在當今社會,人們強烈地意識到人脈對于成功的重要性,與孫叉叉一樣,很多人為了拓展和維系自己的人脈,在聚會和飯局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在他們的字典里,吃飯喝酒等同于積累人脈。
可是,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和孫叉叉一樣,最終發現自己得不償失。那些依靠吃飯喝酒建立起來的人脈,像紙一樣彈指可破。很多人脈只是停留在飯局的層面,沒有轉變成可利用的資源。
這是為什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從人脈的本質說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很多種方式:親人、師生、同窗、同事、上下級、紅顏藍顏,等等。我們每天都有可能與陌生人建立某種關系,當然,也有很多人與我們“相忘于江湖”,也許老死不相往來了。人與人之間,建立某種關系,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交換價值。
所謂“價值”,是物質與精神產品、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服務的總稱。
價值交換的關系無時無刻不圍繞在我們身邊——當你工作時,你為上司和老板創造價值,同時,公司為你支付薪資;當你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時,你在為客戶創造價值,客戶為你支付報酬;當你享受一位餐館服務生的貼心服務時,你在享受別人為你提供的價值,當然,你也需要為此掏腰包。這些其實都是價值交換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價值交換的關系通常表現為銷售和購買、服務與被服務的形式,因此,人們很少意識到它的存在,但它確確實實存在著。
希望與人建立關系,認識更多的陌生人,完全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可以找到一千種方法,尤其是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信息傳遞快速而便捷的時代,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和一位陌生人建立聯系。
然而,如果簡單地以為通過吃飯喝酒就能讓人脈發揮作用,那就大錯特錯了。只有與對方建立價值交換的關系,通過取長補短的合作來達成雙贏的結果,才能真正維系人脈,把人脈變成財脈。
沒有與人建立價值交換的關系,而只是盲目追求人脈的數量,只會讓自己背負越來越重的精神和財務負擔,往往得不償失。這就是“孫叉叉們”為人脈所累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