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理性思維的力量
- (英)尼爾·伯頓
- 1671字
- 2024-11-20 11:32:49
02 非形式謬誤的常見形式
非形式謬誤經常出于政客和各種騙子的口中,并且大多數屬于歸納論證,很難被察覺。接下來,我介紹14種常見且重要的非形式謬誤,每一種都會給出簡短的定義和實例。
第一種,紅鯡魚謬誤(red herring)。它通過將注意力從論證或論證的核心轉移到其他主題上來達到削弱或掩飾的目的。
第二種,稻草人謬誤(straw man)。它通過曲解對方的論證來將其駁倒,然后輕松獲勝。
第三種,訴諸人身謬誤(ad hominem)。它是指攻擊提出論證的人,而非論證本身來反駁某一個論證。
第四種,起源謬誤(genetic fallacy)。它是指基于論證的支持者或來源來接受或反駁某一個論證。
第五種,訴諸偽善謬誤(appeal to hypocrisy)。它是指基于論證支持者的行為與其主張不符而否決某個論證。
值得注意的是,訴諸人身謬誤、起源謬誤和訴諸偽善謬誤三者存在相同之處。
第六種,訴諸群眾謬誤(appeal to popularity),又稱為訴諸民主或者共識謬誤。它是指做出大多數或者相當一部分人都認為是正確的主張。
第七種,訴諸中庸謬誤(argument to moderation),也叫作英國人謬誤。它是指認為溫和的觀點或者中間立場必然是正確或最佳的。
第八種,假分歧謬誤(false bifurcation),也叫作非此即彼謬誤,它是指在明明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只提供有限的選項,從而造成一種假象,即所提供的選項要么相互排斥,要么涵蓋一切。這種謬誤的目的是試圖迫使對方接受這樣的選擇——要么接受,要么放棄。
第九種,類此謬誤(analogical fallacy)。它是指如果事物在一些方面相似,那么它們必然在所有方面都相似。
第十種,后此謬誤(cum hoc ergo propter hoc,大意為“與此有關,因此由此而來”)。它是指相關性必然意味著因果關系。
這個案例可能還隱含著一個信息,比如,吃飯時喝紅酒的人更傾向于健康的飲食,或是擁有更少的壓力。
第十一種,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它是指一個獨立事件的結果會影響隨后發生的另一個獨立事件的結果。
第十二種,失控的火車謬誤(runaway train)。它是指如果一個特定的行動計劃被證明是正確的,那么這就可以證明,在同一方向上采取更激烈的行動也是正確的。
在這個例子中,為什么不直接將速度降低為零呢?
第十三種,訴諸無知謬誤(argument from ignorance),也叫作消極證明謬誤。它是指正確的主張建立在沒有證據反駁它的基礎上,或者錯誤的主張建立在沒有證據支持它的基礎上。
舉證的責任通常在提出論證的一方,但訴諸無知謬誤通常將舉證的責任丟給對方。
第十四種,丐題謬誤(begging the question)。這是一種循環論證,指一個要被論證的命題早已在前提中被假定為真。
這一謬誤類似于“因為我說的是對的,所以我是對的”這樣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