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陳勝 吳廣 劉邦 項羽這些文化不高的人,帶頭造反了”

“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書坑儒,以為燒了書,殺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勞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傳下去,天下永遠姓秦,結果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毛澤東在對待焚書坑儒的問題上,曾說道:“這些秀才有個通病:一是說得多,做得少,向來是君子動口不動手;二是秀才誰也看不起誰,文人相輕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書坑儒,以為燒了書,殺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勞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傳下去,天下永遠姓秦,結果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文化不高的人,帶頭造反了。”[1]

在這段話里,毛澤東一方面批評了部分知識分子的軟弱性,一方面又看到“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文化不高的人,帶頭造反了”,應該說還是比較客觀的態度。

在傳統社會中,開國帝王絕大多數起于草莽,他們開始并不懂得文治的道理,往往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后才明白了文治的重要性。

秦朝一統天下,又短命而亡,原因何在?消滅文化、消滅思想,在社會上只能引起暴力反抗,在宮廷內部,則只能導致絕對的專權,使封建統治集團內部聽取別人所謂“民主生活”也完全喪失了。那么,其必然的結果就是皇帝喪失“群眾基礎”,極易出現大臣一人專權或是叛亂的情況,具體表現在秦王朝的宮廷上,就是兩次宮廷政變,由秦始皇這個“龍種”退化到秦二世這只“跳蚤”。還是要記取秦朝的教訓吧!思想和文化不是導致滅亡的原因,消滅思想和文化才是覆亡的根本。其實前人早已替我們總結出來了:“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漢朝建立初年陸賈勸說劉邦實行文治的例子就很有典型意義。

陸賈勸說劉邦實行文治,可謂是冒了殺頭的風險的,因為這位流氓皇帝不僅不尊重儒生,甚至經常侮辱乃至迫害儒生,他就曾經當面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陸賈在皇帝面前時常談論《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劉邦聽到這些,很不高興,對他大罵說:“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騎在馬上打出來的,哪里用得著《詩經》《尚書》這些東西!”陸賈回答說:“您在馬上取得天下,難道您也可以在馬上治理天下嗎?商湯和周武王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而,他們都順應形勢,以文治天下,文治武功并用,這才是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好辦法啊!從前,吳王夫差、晉國的智伯都是因過分炫耀武功而使國家滅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嚴酷刑罰而不知文治的功效,最后導致了自己的滅亡。如果秦朝統一天下之后,實行仁義之道,效法先圣,重視文治,那么,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劉邦聽完之后,十分不快,但臉上露出了慚愧的顏色,對陸賈說:“那就請您試著總結一下秦朝失去天下的教訓,我們得到天下原因,看看問題究竟在哪里,并探究古代各個朝代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所在。”

這樣,陸賈就奉旨著述,論述古代國家興亡成敗的經驗教訓,一共寫了十二篇,這部書稱為《新語》。

陸賈在中國歷史上所以名垂青史,倒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學問和建樹,而是因為他曾經勸說過漢高祖劉邦,讓他實行文治,并寫下闡述這一宗旨的著述《新語》十二篇,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皇帝,他統一了中國,也想統一“思想”,因而“焚書坑儒”,“以吏為師”,任用酷吏,施行血腥的法律,企圖把人民置于武力的統治之下。其實,讀書并非亡秦的根源,不讓人讀書才是使秦國滅亡的根本。

秦始皇企圖讓人們整齊劃一,都按絕對的規矩尺寸去生活,表面上好像是安定了,但由于消滅思想,消滅文化,其結果是使社會失去了正確的導向,由此而引發的直接社會后果是從上到下實行嚴酷的規治,這樣,農民大起義就勢不可免了。

毛澤東說:“殺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勞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傳下去,天下永遠姓秦,結果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是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文化不高的人,帶頭造反了。”這是精辟的見解,為我們思考歷史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注釋

[1]引自郭金榮:《晚年時期的毛澤東》,《南方周末》1992年5月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东兴市| 渑池县| 宣化县| 厦门市| 郯城县| 大关县| 江孜县| 中超| 从化市| 太和县| 开原市| 塔城市| 南溪县| 芦溪县| 霍邱县| 安平县| 台南县| 平原县| 平塘县| 濮阳市| 客服| 湄潭县| 通辽市| 南郑县| 丽水市| 山西省| 衡阳市| 克拉玛依市| 郯城县| 江孜县| 三河市| 胶州市| 临沧市| 永善县| 晋宁县| 腾冲县| 綦江县| 合江县| 湖南省|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