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激素:關于情緒、陪伴與愛
- (美)瑪蒂·哈茲爾頓
- 1083字
- 2024-11-14 17:16:38
險惡的(激素)周期
不僅是男性的偏見阻止了我們欣賞激素和女性行為的優點,有時候,最大的障礙反倒是女性自己建立的——包括那些積極爭取職場男女平等的女性。
這種邏輯是,一旦我們承認了兩性之間的差異,我們就會在這場爭論中失利,再也不會得到平等對待。我們會被看作窩囊的、軟弱的、無能的。孕婦給人的印象會是,聽從了雌激素的召喚,無心回到工作崗位——也就別費勁給她升職了。絕經期的年長女性不會全心全意地工作,因為她夜不能寐、心煩體熱,健忘的大腦會影響她的工作表現,而且遲早有一天她會變得很難對付——也別給她升職了。
我認識的一位藝術家最近特別反對這種想法,不過她的做法有點兒讓人意外。她的工作本來是要賦予女性力量,但她突然發現其他女性主義者警告她不要多生是非。在一次聚餐會上,朋友問她最近在忙什么,她解釋了自己近期在做的項目:一個叫作“看不見的月份”的網絡藝術項目[9],根據28天的激素周期和使用花朵的隱喻——出蕾、開花、凋謝,用大膽奇異的視覺方式呈現了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對女性行為的影響。
訪客如果點擊“出蕾階段”的圖標,就能看到關于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的大致信息,以及這樣的文字(包括引用的科學文獻):“第一周,雌激素水平逐漸攀升,一種幸福的感覺也隨之增長。情緒逐漸昂揚,睡眠平穩。女性感覺思路清晰,非常能夠集中注意力。”訪客如果點開周期中的下一階段“開花階段”,就會看到這樣的文字:“此時女性更容易接受男性。在周期中的排卵階段,女性更有可能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公園里走來的任意陌生男性。”(不過現實是,該男性必須相貌英俊。)或者,在“凋謝階段”:“月經期偏頭痛會降低工作效率。”
一位朋友驚恐地說:“你的意思是說,女性沒有自由意志。”另一位朋友補充說:“沒錯!如果你的項目落入錯誤的人手中可怎么辦?比方說,高盛集團的CEO(首席執行官),他被人說服,相信女性無法當領導。那會怎樣呢?”還有人說:“你根本就是在說,如果一名女性拒絕了某人的求愛,兩周后再問她,她就會同意。”批評的聲音源源不斷。這位藝術家對人們的反應備感震驚。批評者是一群成功的、受過教育的、思想前衛的人,但這些人似乎在叫她把這件作品撤掉,閉口不提這些問題,別讓女性開倒車。
她最初的目的很簡單。“我做的作品是一個公共服務項目。”她解釋道,這是為了幫助女性——以及男性——了解身體內部的過程對身體外部的影響。[10]她說,作為藝術家,內部/外部的概念長期以來一直令她浮想聯翩。“看不見的月份”是她所創建的藝術項目,與此同時,她也用這個項目傳遞了她認為其他女性想要和愿意接收的信息。但在朋友們看來,她打開了一個性政治的潘多拉之盒。
我懂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