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激素:關于情緒、陪伴與愛
- (美)瑪蒂·哈茲爾頓
- 998字
- 2024-11-14 17:16:37
第一章 破除性別偏見:迎接你的激素智慧
“今天可別去找霍莉提升職的事,她會把你生吞活剝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她在受激素左右。“上一分鐘她還開開心心的,下一分鐘她就會氣得不行。”她在受激素左右。“呀,她還真是來者不拒呢。”她在受激素左右。
難以取悅的女性……生孩子機器……瘋婆子……性感辣媽……冰雪女王……野蠻女友。
無論我們所處的時代多么現(xiàn)代和進步(或者我們以為如此),如今仍然活躍著這些典型的女性形象。20世紀,當女性以創(chuàng)紀錄的數量涌入勞動力大軍,在幾乎所有領域晉升到領導崗位,最終超過了從美國各高校畢業(yè)的男性數量時,上述女性形象依舊沒有消失。[1]
這些不僅僅是普通的典型形象,因為她們都有一種生理成分,使她們不同于其他陳腐的概念,比如落難少女。這些女性形象,還有其他很多在職場、家庭、學校的日常情境中出現(xiàn)的形象,都來自一個核心概念:雌激素控制著女性的行為,就像上文所說的“她在受激素左右”那樣。
她在受激素左右——她每個月波動的雌激素水平和其他女性生殖激素水平將她變成了這樣。但這件事并不容易解釋清楚。
事實是:或許她確實受到了激素的左右,但所有人類,男性和女性,都有激素周期。(沒人會說男性受激素左右,至少不會帶著同樣的貶義說,而其實睪酮水平的波動周期是按天來的,而不是按月來的。)可能說“她在受激素左右”比“她來月經了”稍微禮貌一點點,但“受激素左右”的標簽似乎是專屬于女性的。
問題是:在解釋女性的行為,尤其是被視為過于有攻擊性、精神失常或者不符合女性性格的行為時把問題歸因于性激素,是一種過度簡化,這樣做極具破壞性,令人深惡痛絕。它本質上是在說,由于受到自身生理條件的支配,女性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種簡單的解釋掩蓋了某種重要的原因,某種對于女性和男性來說會改變一生的原因。
實際上,女性的激素周期體現(xiàn)了5億年的進化智慧。雖然激素確實影響著女性行為(其實整本書寫的正是關于這個問題),然而,在女性的生育力周期中蘊藏著隱秘的信息,女性可以利用這個古老的知識在自己的現(xiàn)代生活中做出最佳決策。在一些人簡單解釋為“受激素左右”的日常行為中,有一種生化過程在幫助雌性動物——包括上萬個物種中數以十億計的雌性——選擇配偶,避免被強奸,與雌性對手競爭,爭奪資源,生育具有良好基因和美好前景的后代。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雌性動物的大腦發(fā)生了進化,它們會與激素共謀,而不是聽任激素使喚。
激素是我們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