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糾葛妥協
- 編劇重生,從演員干起
- 八千公里加急
- 2111字
- 2025-02-03 07:00:00
蔣觀肯定不是棒槌。
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他心里有道線的。
關于創作,怎么吹牛逼都無所謂。
反正他本來就是編劇,只要把本子寫好,他怎么說,怎么有理。
但是關于生意,牽涉到錢,巨量的資金,他就得謹慎點。
偶爾,私下跟王菁花聊聊也還行。
他們倆算是利益共同體,王菁花有錢,他出智力,正好搭配。
但是,對外的時候,還是要以王菁花為主。
思路不一致,也得私下調整。
矛盾表面化,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體,即將分崩離析的標志。
道理很簡單。
要么核心控制力不足,要么失去核心控制力。
不然的話,矛盾之后在內部消化,真相只會隱藏在水面之下。
當然,目前王菁花還行。
沒等蔣觀轉頭示意,她就主動接話:“尤導,份額的問題,還是先聽聽劉董的安排吧。”
尤曉剛沒接話,而是轉頭看向劉彥銘。
意思很簡單,誰答應的,誰負責。
任何事情,其實都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
能達成合作,肯定要互利互惠,劉彥銘和尤曉剛倆人有沒有 PY交易,蔣觀都不需要做分析。
“花姐,我看您好像有點不方便,要請尤導幫您分擔下,兩成怎么樣?”
劉彥銘說話很客氣,但下手毫不猶豫,一刀下來,就要砍掉王菁花手里一半的份額。
“劉董說笑了,沒什么方不方便的,我這邊雖然不像您家大業大,但千八百萬的,還沒什么問題。”或許是被徹底激怒了,王菁花此時的態度,也不再和善,開始逐漸針鋒相對。
“我這也是為您著想,花姐,影視投資的風險,您也是知道的。”被王菁花寒磣了,劉彥銘也不生氣,還是情緒穩定的半步不退。
“做事情擔風險無可避免,我這邊還好,只有這一個項目,倒是劉董您的海閏,應該同時開工了不少劇組吧?”都不是吃素的,搞辯證法,王菁花也不弱。
當然,這也是實情。
海閏的規模大,承擔的風險,也更大一些。
單個項目占比過高,就很容易累及或者被累及。
不過王菁花這話也有漏洞,很快被劉彥銘抓住,反問道:“兩成份額而已,海閏出也就出了,不過花姐,你確定,黑海現在能主控項目?”
王菁花被懟得啞口無言。
當初份額占比有點坑爹,五四一的機構,海閏主控,大家都能接受。
如果劉彥銘讓出兩成,結構就變成四三二一,黑海紅日主控,也就是王菁花總出品。
這就有點扯淡了...
花姐還是不行呀,蔣觀都有點聽不下去了。
他來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不是為了聽人扯淡的。
“要不這樣吧,黑海這邊讓出四分之一,海閏讓出五分之一,兩位老板一下如何?”
終究蔣觀還是提了建議。
本質上看,是兩家各讓一成,但換種方式表達,意思就大不一樣了。
從占比的角度分析,王菁花吃虧還更多一些。
尤曉剛深深的看了蔣觀一眼,他的心思,在極短時間內,也轉了好幾個彎。
從他這個旁觀者的角度看,蔣觀剛才的建議,其實是非常莽撞的。
尤其,這時候,蔣觀還只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還不是什么行業大佬,圈內大前輩之類的。
和事佬沒那么容易當!
搞不好,容易兩頭落埋怨。
村里兩家人,因為一點小事情鬧矛盾,都找當地的“體面人”,才有資格調停。
更何況,現在談的,還是一兩千萬的大項目,一個點,就是一二十萬。
本來尤曉剛的份額,就是劉彥銘許諾的,后者的打算,就是讓王菁花全出。
王菁花則壓根不想搭理,她出份額,劉彥銘落人情,想的也太美了!
雙方都認為,對方應該出這兩成,才形成僵持。
現在蔣觀突然提議,各出一半,看似很公平,實際雙方都吃虧。
肯定都會不高興。
能寫出劇本的人,尤曉剛有理由相信,蔣觀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但后者還這樣做了,才是他琢磨不透的地方。
“我同意蔣老師的看法,劉董你覺得呢?”王菁花眼睛一轉,立刻表態支持,順便反將劉彥銘一軍。
此時,情況發生逆轉。
劉彥銘成了少數派,他不可能一直強勢,咄咄逼人。
只能無奈點頭。
……
影視劇投資與制作,其實是個逆向工程來著。
簡單來說,就是得先錨定客戶。
通俗意義上來說,這個客戶,可以是電視臺,也可以是電影院。
但歸根到底,還是觀眾。
出品方和制作方,在籌備期,分析一個劇本,能不能拍。
除了考慮劇本本身的因素,比如完整性,結構性,以及合規性之外。
還要考慮,劇本的市場價值。
當然這些工作,都已經完成,在王菁花和劉彥銘看完劇本之后,當時就定下來。
有經驗的人是這樣的。
劇本行不行,能不能拍,看完就知道,不需要搞一大堆報告。
甚至連預算,拍攝,發行,等行一系列問題,當時都能做到心里有數。
把這些都搞定,接下來就是錢和伙伴。
這兩項可以分開解決,也可以合并解決,比如現在這樣,尤曉剛又出錢,又出人。
前置項都沒問題,就可以組建劇組,正式進入制作流程。
“小蔣,有沒有興趣學一學導演?”
飯局結束之后,離別之際握手,尤曉剛突然問道。
“肯定想學,不過導演,我才剛畢業,是不是要再積累一下經驗?”
蔣觀略顯保守答道。
晚上大家沒少喝,他一時也摸不清楚,尤曉剛到底什么目的。
“經驗在哪兒都可以積累,過兩天劇組正式組建,你過來找我。”
尤曉剛拍拍蔣觀的肩膀,安排完直接上車。
送完尤曉剛,又送完劉彥銘,蔣觀和王菁花才坐到車里。
沒辦法,比不過人家,就得認。
“花姐,剛才尤導什么意思?”車門關上,蔣觀找個舒服的姿勢靠著,才請教道。
王菁花擺擺手:“我也不太明白,不過對你來說,應該不是壞事。”
“編劇,演員,導演...花姐,最近這半年多,我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在王菁花面前,他還是能很好扮演一個晚生后輩的角色。
“個人有個人的命,不過你的命確實不錯!”
王菁花言語間,也充滿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