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劇本思路
- 編劇重生,從演員干起
- 八千公里加急
- 2054字
- 2025-02-02 17:30:00
影視行業的二級市場,最初是用來補充投資的。
一般來說,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開機之前做的只是預算。
實際拍攝過程中,具體花多少錢,并不一定。
如果,導演花超了,那也沒辦法,投資人只能捏著鼻子,追加投資。
否則的話,爛尾的后果,沒人能夠接受。
當然,也不是每個投資人,都有實力繼續出資。
甚至還有出資一部分,就無以為繼的。
但是項目總得繼續,那么二級市場,自然應運而生。
和幾乎所有的二級市場一樣,影視行業的二級市場,最初單純就是為了解決資金問題。
后來有人從中獲益,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許多控制風險,以及套利的交易,也開始慢慢增長。
蔣觀給王菁花的建議,就是套利的一種方式。
有海閏和北視背書,拍攝的質量肯定沒問題。
與此同時,也容易賣上價。
“行吧,就聽你的,咱們試試。”王菁花最終選擇了妥協,她已經騎虎難下,好不容易有個臺階,肯定要抓緊。
……
晚宴的地方,是劉彥銘訂的,亞運村附近的會所里。
也是圈內人開的。
參加飯局的人也簡單,沒外人,都是利益相關方。
劉彥銘代表海閏,王菁花代表黑海紅日,還有就是北視的尤曉剛。
“蔣老師,好久不見。”
剛見面,劉彥銘就迎上來握手,搞得蔣觀還有點不自在。
“劉董客氣了。”蔣觀我上去,輕輕晃動兩人的手。
“哪里哪里...”
劉彥銘拉著蔣觀的胳膊,向已經站起來的尤曉剛介紹道:“尤導,這就是咱們這部劇的編劇,蔣觀蔣老師,今年中戲剛畢業的高材生。”
“尤曉剛導演,你肯定聽說過。”先給尤曉剛介紹完之后,劉彥銘又簡單向蔣觀介紹他。
整個過程很絲滑,介紹的順序也沒問題。
作為中間人,劉彥銘這個老油條,很好的把握了社交準則。
先把低位引薦給高位,然后再反過來介紹。
“你就是蔣觀,最近耳朵邊上,都是你的名字,都快磨出繭子了。”尤曉剛主動伸出手,順便跟蔣觀開個玩笑。
“幸會,尤導。”蔣觀雙手握住,很是禮貌。
隨即松開,蔣觀回頭招呼王菁花。
別人可以不管她,但是蔣觀不能忽視。
按照杜月笙的說話,出來混要講“三碗面”,王菁花作為蔣觀的引路人,蔣觀理所應當,給予足夠的尊敬。
“花姐。”劉彥銘“終于”發現王菁花,簡簡單單點頭致意。
尤曉剛就更簡單了,只是笑笑。
不過他也有自矜的資本,72年進文工團入行,算起來那年,王菁花才 4歲。
文藝圈還是講論資排輩的,尤其當這位前輩,不僅個人能力超強,手上還掌握海量資源的時候......
王菁花再怎么不舒服,也只能忍著,主動跟這二位打招呼。
簡單寒暄,四人落座。
劉彥銘跟其余三人致意之后,就直入主題:“今天咱們約著見面,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孝莊秘史》這個項目定下來。前期的論證策劃工作,已經完成,蔣老師也參與了一部分,接下來就要進入正式的制作周期,人力,物力,財力,都要明確。”
話說的很含蓄,但意思很明確。
就是直指王菁花來的。
好在她的思想工作,蔣觀已經做通。
王菁花連忙表態:“劉董,尤導,錢我已經準備好了,四成,六百四十萬,明天就打過去。”
“先不忙。”劉彥銘擺擺手,道:“尤導的意思,除了北視的份額,他看好劇本,也想投點進來。我是同意的,花姐你有沒有其他意見?”
場上的局勢很清晰,劉彥銘和海閏,本來就是占一半份額的主控方。
加上出身北視的尤曉剛,妥妥的六成份額投票,王菁花這個第二大投資方,儼然成了少數派。
搞文藝的時候,特立獨行是好事。
如果做生意,表決投票,成了少數派,可就要壞事了。
尤曉剛要投資,肯定不能拒絕。
人家有這個實力,除非不用人家執導,那可就得罪人了。
而且不止一方。
此時,王菁花像是被人壓著點頭,確實很難受。
她正要發作,結果被蔣觀搶了先,笑道:“感謝尤導夸獎,《孝莊秘史》這個本子,不過就是我一時興起隨便寫的,沒想到尤導這么喜歡,確實是我的榮幸。”
“中戲現在很厲害呀,剛畢業的學生,隨便寫,就能寫出這個水平的本子。”尤曉剛笑得很玩味,他能理解蔣觀的意思。
不外乎就是秀肌肉。
談判前的常規操作。
跟兩國交戰,和談之前的戰斗,往往都會更加激烈一樣。
爭取到更多的談判籌碼,在談判桌上,就能更加自如一些。
“算不得厲害,最重要的,還得是咱們歷史文明,燦爛而悠久,從故紙堆里翻一翻,就能找到不少好東西。”
面對尤曉剛,蔣觀根本沒什么心理壓力,回答不卑不亢。
可能平時被奉承的多了,尤曉剛反而對蔣觀的觀感不錯,笑容很和煦道:“能簡單介紹介紹,你這個本子的創作理念嗎?”
“拍《康熙王朝》的時候,順手查了點資料,發現孝莊這個人物很有意思,清朝的四大奇案,兩個都跟她有關系,想著拍出來,肯定有看點,就琢磨了這個劇本。”
蔣觀確實查過相關資料。
不過不是在寫劇本的時候...
孝莊的人生,確實很有戲劇性。
她嫁給皇太極那年,木匠皇帝朱由校還沒溺水,努爾哈赤也是第二年才死。
等她死的時候,都已經康熙二十六年了。
算起來,整整跨越了四代皇帝,經歷了明末清初的整個動蕩時期。
四大奇案里的太后下嫁,順治出家,更是跟她有直接聯系。
確實是難得的寫作素材。
“能發現一個亮點,然后擴展出一個劇本,你比我想象的還要優秀!”
反正夸人不要錢,尤曉剛也不介意多夸蔣觀兩句。
“都是拾前人牙慧,尤導再捧,我可就坐不住了。”
蔣觀也分時候,露出點謙虛。
“份額的事情,你有什么建議?”
尤曉剛突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