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蕭普賢女
- 紅山素水一一耶律大石傳
- 蔣勝男
- 3309字
- 2025-01-02 20:40:55
蕭普賢女看到耶律大石時,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這孩子的腿。
“怎么回事?”她問身邊的堂弟:“這孩子的腿出了什么問題嗎?”
皇帝年紀漸老,帝國的希望寄托在皇長孫的身上。但皇長孫在不得志的那些年來染了許多壞習慣,皇帝已經為他換了好幾批的伴讀了。所以才有近來大惕隱找皇族后族子弟一起學習以作備選。
蕭普賢女是奉了北府宰相蕭兀納之命,去看這些皇族及后族子弟們的生活。大遼開國以來,太祖耶律阿保機以崇拜漢高祖劉邦,自改姓為劉,又改后族三支皆為漢宰相蕭何之姓,自此大遼皇后除開國的述律太后外,雖然分三支皆有相爭,但都是姓蕭。
蕭兀納如今是北府宰相,封蘭陵郡王,歷來后族得此封者,非有極大功勞和極大信重不可。因為蘭陵郡就是蕭何的祖地,所以后族的墓碑上頭一條字就是自述為“蘭陵蕭氏”。
蕭兀納得此榮耀,自然是有其原因,當今皇帝昔年寵信權臣乙辛,任其誣陷皇后、太子冤死,后來皇帝哪怕再立了皇后,卻也沒生下兒子來,直至發覺年老體衰,后繼無人時,被迫要立皇侄,結果蕭兀納及時提醒,您還有一位皇孫。
蕭兀納先在太子冤死救下皇孫,又扶?;蕦O回朝,皇帝念其忠心,又欲令其扶佐將來的皇孫,于是封以北府宰相,又賜封以蘭陵郡王的榮耀,風頭一時無倆。
蕭普賢女是蕭兀納近支的侄女,從小就在蕭兀納如同女兒一般養大。蕭兀納自南京返回中京任北府宰相之后,事務漸多,其夫人年邁且多病,許多內務管理,公卿內眷往來,皆是蕭普賢女從旁輔佐,來回傳達。
此番表面上她只是奉兀納夫人之命令去看望族中子侄,看有什么需要幫助解決。但也是為著這次少年營有許多年少子弟,她同時也是去察看一下皇族與后族下一代的子弟中,有什么可堪造就的人才。
從重元之亂到乙辛之亂,朝堂經歷幾次動蕩,雖然最終能夠撥亂反正,但對于朝堂精英的損失來說,卻是不可估量。蕭兀納身為北府宰相,不能不為大遼的下一步而謀畫。
結果她去了之后,堂弟蕭斡里剌聽她來了,忙跑出來,拉著她說:“姐姐,您能不能幫大石叫個大夫,大夫說他的腿還能治呢。”
耶律大石是蕭斡里剌在少年營里結交的朋友,他原是看不起他的,蓋因大石長得又瘦又小,腿還是瘸的,看上去對外界又有些恐懼,讓人一看就覺得“好欺負”。剛開始他只是想逗逗他,看他能不能會被逗得惱怒起來,可是大石卻沒有惱怒,只是躲著他。一來二去,他也不放在心上了。結果有一日,他在樹林訓練的時候不小心摔進了坑里,其他小伙伴只匆匆趕著完成任務,沒有時間理會他。卻只有大石找了根藤條將他拉了上來,又扶著他找大夫,竟是半點也沒計較過他以前的無禮行為。
蕭斡里剌雖然紈绔,也知好歹,自那以后,大石就成了他的好兄弟,誰要敢再欺負大石,得先過他蕭斡里剌這一關。而跟大石在一起之后,他竟也漸漸改許多過去的毛病。
他向來性子驕傲,初到少年營,總是與人發生爭執,他又不屑與人辯解,落到首領眼中,便多了許多不是。自與大石相交,有時候他不屑解釋的時候,大石總幫他分辨。營里每日按時點卯,他初去時常遲到,后來大石每每催促于他。他原是懶得學習,及至見著一個比他聰明的人學得比他還努力,未免就有些慚愧起來,于是也跟著略勤快了些,竟破天荒得了幾回教習的夸獎。
他初時見大石腿瘸,只道是天生的,也暗中為他嘆息,他身有殘疾,雖是騎馬無礙,但怕難入軍中,那便是前途盡毀了。及時兩人熟了,才曉得大石的腿卻是小時候受傷沒有及時治理,如今若再要治理,卻要極好的骨科醫生重新打折了接過才行,就此上了心。聽蕭普賢女來了,忙向姐姐求助。
蕭普賢女聽了這話,就去看那孩子,但見那孩子長得清秀單薄,有些畏生,但坐下來與他說話片刻,等他去了膽怯,卻是說話極有條理,又細問了他的行止,居然每日間每個時辰要做的事,都按時做到,毫不拖延。再問了他讀書情況,見他對答如流,蕭普賢女有些詫異:“你這孩子看來看過的書不少。”
耶律大石有些緊張,他的生命里并沒有這般溫柔可人的姐姐,他的親媽肩膀上能跑馬,住他家那條巷子的女孩子們全比男人還兇殘。眼前這位卻是言語溫婉、舉止高貴,仿若從天上下來的仙女,便如春風吹拂進少年的心中。
他在進少年營之前家里只有兩本殘書,早記得一字不差,契丹人講究軍功,愿意讀書識字的人極少。他就常求著人借書看,只是書籍珍貴,他家境窮困,想借本書也難。倒是識得保羅以后,這番僧東家串門西家作法,倒給他借了不少書來看。只是時間匆匆,他都是匆忙將書連抄帶背的囫圇記下,再慢慢回憶抄寫出來,慢慢讀懂。
耶律大石當下就把事情說了,蕭普賢女更覺奇怪,問他:“皇族子弟多不愛讀書,你為什么喜歡看書?”
為什么喜歡看書,那自然是因為他腿腳有疾,從小就不能跟著其他孩子跑跑跳跳,在壓抑和卑怯的生涯里,也唯有書,能夠讓他感覺到擺脫人生的桎梏,而飛躍九州,翱翔天空,與圣人對話,與賢者共鳴。
蕭普賢女看著這個孩子說著說著,眼中都有了亮光,竟不覺為之震憾。他說的這些,她都懂的。后族的女孩子,大多一出生就注定了前程,有些十歲不到就許了人家。女兒是嬌客,在娘家盡情地騎馬打獵玩,出嫁了就是丈夫孩子,又有幾人肯去讀書學習。她又何曾不是經過那些孤獨無助的日子,在書中求訪抒解。
為了這份共鳴,她也愿意幫他。
她回去向伯父蕭兀納稟明了情況,并說這是個極難得的孩子,若是能夠治好腿疾,將來或能在朝堂上為國之棟梁。
蕭兀納聽了這話,就叫了一名太醫院最擅治跌打損傷的太醫來為耶律大石醫治。那太醫看了以后,就說這孩子年幼尚小,還可醫治。只是骨頭打折重接之后,因與原來不同,生長期間還需經受許多痛苦,且恢復時間不定。
蕭普賢女就看著那孩子,道:“大石,你自己決定,可要受此苦?”
耶律大石看著她,眼睛中似有星光,毫不猶豫,道:“若是能好,吃些苦怕什么?!?
蕭普賢女問他:“若是不能好呢,你豈不白吃了苦?”
耶律大石低低地道:“姐姐,活在這世間,便是要吃苦的,若吃苦能有回報,那都是值得的。可是世間總有些苦吃了是沒有回報的,那也不能放棄努力啊。”
蕭普賢女點了點頭:“你能想明白最好?!?
當下就放手讓那太醫施為,那太醫伸手,在耶律大石腿間撫摸良久,忽然間聽得那孩子一聲慘呼,嚇得蕭普賢女一個哆嗦,忙看去。但見那孩子臉色煞白,牙關緊咬,額頭上盡是黃豆大的汗水。只是他看著怯弱,內里卻是極剛強,只呼得這一聲,此后就再不開口呼痛。直等到那太醫將一切做好,說一聲:“好了。”
耶律大石這口氣一松,便痛得直直暈了過去。
耶律大石在床上躺了足足四個多月,比那太醫原說的三個月多了一半時間,但這四個多月,卻是他有意識以來,最快活的時候。
他住在蕭兀納府中的西廂客房,那原是蕭斡里剌的住所,如今借給他住了,府中有奴仆,也便于照顧。這四個多月,蕭普賢女雖然忙,但幾乎每天都會去看望他,有時候給他帶一盤點心,有時候給他帶一本書。
她愿意給這個努力且聰明的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減少阻礙,更早的呈現人生的光彩。
因為她自己也是這么出來的,蕭兀納是她這一支中最出色的長輩,他愿意留在身邊親自教養的,自然不可能夠愚鈍之人,但她仍然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配得起伯父的這份青睞。她不愿意如其他姐妹一般,十多歲就開始許配人家了。
在優秀的人身邊,就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回想起那些童年玩伴,如今也就只有她依舊未嫁,而其他人多半有了孩子,偶而見面,在一起已經無法有共同的語言。她們的人生只剩下生孩子管姬妾管家宅,而她從小就能夠給父兄以建議,能夠與男人坐在一起論政評文。
而這個孩子,也注定不是在窮巷中度過一生,或者只在軍營里當一個普通校尉之流。他應該讀更多的書,有更廣闊的未來,這與他是不是阿保機的子孫無關,而與他的才華心性有關。
“英雄征服并不是只靠拳頭,而是要靠智慧和仁義?!薄叭^只能征服一時,而智慧和仁義,卻能讓眾人永遠臣服?!薄叭绻麛橙颂翎呂覀?,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那就要用力量讓他放棄武力,然后我們才可以用智慧和仁義去讓他們心悅臣服?!薄霸趺礃拥玫饺柿x和智慧,就要去讀書,去學習那些古人的智慧,學習圣人的仁義和寬容。你們要記住,仁者才能無敵,心中有乾坤的人,才能包容別人?!薄皼]有實力的忍耐是逃避,而有實力的忍,則是寬容,沒有實力的慈仁,是放縱,有實力的慈仁,是大愛?!?
她來過,給他帶來了一片新天地。她推薦的一本本書,和留下的只言片語,構成他對這個世界新的認識,并影響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