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控:重啟不疲憊、不焦慮的人生(經典修訂版)
- 張展暉
- 720字
- 2024-11-11 15:43:49
什么是碎片化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給出過這樣一個健康體適能概念——
每天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工作和學習,有余力享受休閑活動,能積極應對突發身體狀況。
對當代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體能狀態,而這個概念的核心詞就是“精力”。
那么,該如何定義“精力”呢?
我認為,精力包括身、心兩個層面,包含體力、專注力、意志力等多個維度。
在這個信息爆炸、競爭激烈的全球化時代,誰的體力充沛、專注力和意志力強,誰在競爭中勝出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要做到這些,不做精力管理和規劃,就是空談。
怎樣才算做到了精力管理呢?
主動且全面地掌控自己的體力、專注力和意志力,讓自己長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狀態,有可持續的信心和能力去應對挑戰和變化,這就做到了精力管理。
請注意,在這個定義中,特別強調的三個字是“可持續”。
一時的精力充沛不難,不做精力管理也可以實現。但讓精力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之后又跌到谷底,或靠外在的短暫刺激獲取一時的巔峰狀態,都不是精力管理的正確方式。
記得我在體育學校籃球班時,我們班要和田徑班比賽800米長跑。我們班的參賽同學在聽到槍響后就飛奔出去,速度和短跑的速度一樣快,前400米遙遙領先于田徑班的同學,可是因為前面跑得太快,身體能量消耗過大,在后400米賽程里,速度一下子慢了下來,被田徑班的同學輕松超過。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
因為我們班的這位同學沒有管理好自己的體力。
精力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精力需要管理,需要規劃使用,因為它在一定時期內是有限的、流動的,表現會有高低起伏。如何做到更加平穩地使用精力?如何使它的分配閾值更高?如何在精力管理中給自己賦能?如何讓精力用之不竭、生生不息?……這些都是精力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