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寧進一步死

第十五章寧進一步死

朱以海召見高弘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高弘圖之后。

誰也沒有說話。

只能聽見外面雨聲。

好大。

高弘圖語氣遲緩,凝重說道:“方國安有這個想法,并不奇怪。老臣一直有這個擔心,是以才將王之仁派到了鳳凰城上。”

“王之仁是太監王之心的堂弟,他麾下水師居多,但是朝廷經制之師。對朝廷的忠心,要超過方國安之輩。有王之仁在鳳凰山上,方國安一時不能得手,臣請殿下速速過江,錢塘江天險,不下于長江。韃子疲憊之師。杭州之役后,缺少船只,難以過錢塘江。”

“到了江南錢塘江南岸,殿下就安全了。”

軍隊的來歷不同,對大明朝廷的忠誠度不同。

方國安是左良玉的部將。左良玉,賀人龍,以及遼東軍,各部都在長期作戰與軍隊欠餉的壓力下,蛻變成了軍閥。

而王之仁就不一樣了。

他堂哥是得寵的大太監王之心,那是有名的富。他手指上露一點出來,就足夠王之仁過得舒舒服服了。

王之仁部的戰斗力如何?高弘圖不敢保證。但是王之仁的忠誠度卻是敢保證的。

朱以海自然是知道王之仁的。

重生以來,僅僅匆匆一面,王之仁就帶著本部精銳進入鳳凰山。

但是前世,王之仁卻是在江上之役,方國安投降之后,最后撤退的一支軍隊,更是在大敗之后,不可挽回,滿門九十六口沉船,他自己投奔韃子松江城。

并非投降,而是國之大臣,不可不死于明處。

大罵洪承疇而死。

越是如此。

朱以海就越不能走。

歷史上江上之役的主力,就是方國安,王之仁兩部。

而這兩部核心,也不過數千老卒而已。

這數千老卒在,以這些老卒為骨干,以老帶新,能夠迅速擴充軍隊。還能保證一定的戰斗力。但如果這些老卒不在了。

組建的新軍,那就是花架子一樣,一觸即潰。

天下大事,退一步,都是容易的。

但是退了這一步,想要再走回來,就要花費十倍百倍的努力。也未必能做到。

特別是而今的情況下。

他好容易鼓舞起的軍心士氣,他一退。就不知道該如何收拾了。

“孤找高先生,不是說要走的事情,而是孤要上山。”朱以海說道:“上鳳凰山。”

“殿下,萬萬不可。”高弘圖說道:“殿下身系天下安危,絕不可輕擲。”

朱以海說道:“沒有誰真系天下安危。”

“別說多了,這個都信了。”

“我只知道,杭州如果不守。錢塘江防線也是夠嗆的。錢塘江不守,福建也未必能守。國家只剩下這一點殘山剩水,又能退到什么地方了?”

朱以海似乎看見了前世。

前世一年后的江上之役,大敗,博洛大軍南下,鄭芝龍投降,一路從浙江,福建,打到了廣東。

從此戰事就局限于西南一隅,而鄭成功百戰,也沒有撼動東南局勢。

大事才是真正不可挽回。

今后杭州之戰就如此難,難道來日江上之役就不難嗎?

今日可退一步,明日往哪里退。

“孤,寧進一步死,不退一步生。”

“孤相信,鳳凰山上是我大明將士。”

“但如果天不佑我。”朱以海說道:“孤也要對天下事情做一個交代。”

朱以海掏出一封手書,遞給了高弘圖說道:“高先生,天下大事就委托給你了。”

高弘圖打開一看,卻是朱以海簡單的封唐王為皇太叔。一旦他戰死沙場,請高弘圖奉唐王為尊位。繼續打下去。

潞王死后,沒有藩王留在杭州,要么主動投降韃子。要么撤到了錢塘江以南。唯有唐王留下來了。

前世,他與唐王的恩怨情仇,實在太多了。

但是有一點,他可以確定,他們都是一類人。

與韃子不共戴天。但凡一息尚存,就要與韃子戰斗到底。

他死了。

能接替他事業的,只有唐王。

前世,唐王封他為皇太侄,今日,他封唐王為皇太叔,也算報了當年一箭之仇。

高弘圖看過手書,沉吟片刻,說道:“殿下坐鎮杭州,鳳凰山,老臣去。老臣雖老,卻能殺人。”

白發蒼蒼的高弘圖,圓滑世故,做事八面玲瓏的高弘圖,此刻須發皆張,一副要與人拼命的樣子。

須知,他雖然老,卻是貨真價實的山東大漢。

朱以海搖頭,說道:“無孤,朝廷還是朝廷,無首輔,則朝廷就不是朝廷了。”

這也是實話。

歷史上,朱以海在紹興監國。文武之間,武將與武將,文臣與文臣之間,都打出漿糊了。朱以海那時候哪里經歷過這個局面,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

直到江上之役大敗。這種矛盾都沒有解決。

而今有高弘圖,劉宗周兩位老臣在,文官這邊,根本沒有人敢扎刺。

錢塘江南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送過來。

這是誰的功勞?

高弘圖。

高弘圖的這位老臣的資歷,威望,與手腕,再加上劉宗周天下大宗師的名聲,足以讓所有文官不敢妄動了。

不要以為南明只有武將才斗,文官之間更過分。

那個時候,想要抗清。就更難了。

“殿下萬不可妄自菲薄。”高弘圖說道:“如果沒有殿下,清理門戶,安撫亂軍,清泰門斬殺韃子,穩定天下人心。今日之事,更不可為。老臣日薄西山,死何足惜。唯殿下春秋長,當效漢昭烈帝,百折不撓。不當于鳳凰山孤注一擲。”

沒有比高弘圖更明白,朱以海的作用了。

弘光帝是不想做事嗎?

弘光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也有一段時間想做事的。但是內外爭斗,東林閹黨,文臣武將,亂成一鍋粥,他什么也做不了。

而現在,杭州城內。

杭州城中朝廷雖小,但是效率百倍于南京。

固然是因為大浪淘沙。

此刻兵危戰急之時,留下來的人,對大明朝都是忠心耿耿,外部壓力之下,是肯相忍為國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朱以海,有魄力,有擔當。在短短十幾日功夫,就已經建立起基本的信任。

不是誰都能代替朱以海的。

最少唐王是不成的。

朱以海斬釘截鐵的說道:“高先生,不用再勸了。”

“天下事,有所為,有所不為。”

“我寧死沙場,不死邊荒。”

“若,即便天意如此,孤也要跟老天爺掰個手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咸宁市| 安乡县| 阿合奇县| 宜昌市| 龙胜| 康平县| 巧家县| 三江| 偏关县| 山东省| 贵港市| 广东省| 吴川市| 文山县| 武功县| 云阳县| 扶绥县| 南安市| 大石桥市| 宣恩县| 临猗县| 满城县| 松阳县| 平谷区| 新龙县| 枣阳市| 静乐县| 来宾市| 杨浦区| 石林| 汶川县| 栾城县| 炉霍县| 黄骅市| 黄冈市| 普安县| 高邑县| 格尔木市| 勐海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