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貧道的心思你別猜
- 貧道趙志敬,弟子遍諸天
- 今天也想吃火鍋
- 2147字
- 2024-11-14 09:21:37
就這樣又過了五六日,除了全真教內(nèi)不得不去應(yīng)付的差事,趙志敬始終如一,天天從頭到尾帶著一眾弟子們修習(xí)。
最開始的兩天,徒弟們還覺得師父是不是受了那天的刺激,要做出個樣子給其他同門看看。
到了現(xiàn)在,徒弟們已經(jīng)確定師父是受了刺激,居然連著這么長時間深入群眾。
甚至舍棄了自己練功的時間。
有沒有可能師父的蜂毒其實沒能完全治好,現(xiàn)在這個樣子其實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要傳承衣缽的舉動?
私底下,徒弟們議論紛紛,其中愿意練功的,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萬一哪天師父回歸正常,那真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了。
不愿意吃這么多苦的,其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不愿意讀書的,也在商量要推舉一個師兄弟出來,去好好勸勸師父,人生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
至于其他同門,一開始也是看個熱鬧,等到時間一長,心思機敏的就看出了其中門道。
“趙師叔這邊是別有用心啊...”
“嗯?怎么講?”
“咱們門中,在每年除夕的前三日,門下弟子要大較武功,你們可知道?”
“這是自重陽祖師時就傳下來的門規(guī),門里有哪個不曉得?”
那自認(rèn)為聰慧的四代弟子微微一笑,感覺自己已經(jīng)參透了趙志敬的心思。
“就是這個道理,趙師叔之前因為那大俠郭靖,在全教面前吃了癟,如今這番舉動,就是要趁著今年的大較,挽回顏面!”
一旁的師兄弟問道:“便是年底大較,趙師叔他更應(yīng)該多多練功,怎么反而全心全力去教導(dǎo)弟子?”
“說得沒錯,我與趙師叔門下的弟子乃是同鄉(xiāng),前兩日聽他說,趙師叔每日白天里盯著他們習(xí)文練武,有時候晚上甚至還要加練煉丹繪符,醫(yī)卜星相。”
“如此看來,趙師叔哪里來的時間再去練功?”
那四代弟子搖搖頭,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你們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趙師叔已經(jīng)是咱們師父那輩里的武功第一,今年便是再奪個第一,又有什么讓人驚訝的?”
“但弟子們的較藝可不同,趙師叔門下與我等同輩的鹿清篤、劉清行等人,實力平平,在全教四代弟子中無非是個中游水平。”
“所以我看趙師叔如此舉動,就是要讓弟子們勤修苦練,等到年底大較的時候同時拿下三四代弟子中的第一,這樣才算威風(fēng)!”
“哦哦哦!”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班師兄弟被說的如夢初醒,紛紛點頭,同時又覺得這趙師叔以往都是一臉孤傲,對自己門下的弟子大多時候也沒什么好臉色。
如今一副指路明燈的師長風(fēng)范,原來心中有這么大的計劃。
“阿嚏!”
被眾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趙志敬抽抽鼻子,跟著伸手摸摸下巴。
“什么人在背后念叨道爺呢?”
自打從床上爬起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七天時間,趙志敬盤算著自己不能太過苛責(zé),所以今天沒要求徒弟們大練,各自回去休整一日。
就是牲口,一個星期也總該休息一天。
所以趙志敬今天只帶著楊過,去見掌教師伯馬鈺。
因為丘處機下山之時,曾留下吩咐,要趙志敬每隔一段時間,就帶著楊過去見掌教,親自查驗這孩子的功課,順帶指點。
畢竟郭靖與全真教淵源極深,楊過又是丘處機弟子楊康的孩子,所以肯定要多加上心一些。
“弟子趙志敬,帶門下弟子楊過,給掌教師伯請安了。”
趙志敬與楊過恭恭敬敬的在馬鈺面前跪倒,施了大禮。
馬鈺作為全真七子之首,武功雖然不是最高,但卻是最德高望重的。
相比于武功,他更加專注于道教根本,潛心參悟,所以清靜無為,寬厚仁慈。
這時見了兩人,看楊過生得可愛,此時又穿著道袍,頗有幾分老君坐下童子的仙氣。
馬鈺心中喜歡,不禁又想起二十年前,為了解開師弟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恩怨,自己孤身遠(yuǎn)赴蒙古草原,去傳授郭靖內(nèi)功的往事。
“過兒,這些日子在山上過得可還習(xí)慣?”
經(jīng)過最初的波折,現(xiàn)在的楊過已經(jīng)真心真意認(rèn)同了趙志敬這個師父,聽到祖師爺問話,規(guī)規(guī)矩矩地答了。
馬鈺聽他說得自然流利,又見臉色紅潤,穿戴整潔,知道是趙志敬多有關(guān)照,轉(zhuǎn)頭又問道:“志敬,本門的功法,傳授的如何?”
趙志敬想起原著中,前身只傳楊過口訣不傳修煉法門,并借此把馬鈺蒙混過去的事情,心說你出手試試不就知道了。
“回掌教師伯的話,楊過這孩子悟性甚高,咱們?nèi)腴T的修煉心法,他已經(jīng)全部記下,并且可以自己循環(huán)周天。”
“過兒,正好把你這些日子學(xué)到的,給掌教師祖演示一下。”
楊過聽了吩咐,當(dāng)即把全真大道歌的口訣背了一遍,除此之外,還有道教的《清靜經(jīng)》。
他天資聰穎,如今在趙志敬的教導(dǎo)下,又是專心學(xué)習(xí),除了武功之外,每日誦讀的那些三教典籍,如今也能背誦一二。
馬鈺聽了,甚是高興,連連夸贊楊過聰明,隨后又問起其他的事。
“志敬,這孩子可有了道名?”
這事趙志敬也想過,只是師父王處一不在山上,而且楊過照比其他的弟子多少要特殊一些,所以遲遲沒有提起。
“稟告掌教師伯,還沒有。”
“弟子的師父玉陽真人如今不在山上,弟子想等他老人家回來后,再做定奪。”
上次王處一與丘處機帶著十名門人下山,去相助劉處玄、孫不二兩人對付李莫愁。
此時還未回來,暗中已經(jīng)有書信傳回山上告知馬鈺,說是李莫愁頗為棘手,可能還要花費一段時間。
馬鈺沒有將這件事說出來,只是點頭道:“不必等你師父,便由我來想個道號。”
郭靖送楊過上山后,曾在山上住了幾日,將楊過的身世與馬鈺細(xì)說了一遍,包括名字的由來和“改之”這個字的意思。
“過兒拜在你的門下,就該是清字輩的弟子。”
“不如就叫楊清之。”
既然掌教師伯發(fā)話,趙志敬自然沒有什么意見,剛要點頭,沒想到楊過卻突然跪拜下來。
“掌教師祖,師父,弟子想要叫做楊清穆。”
趙志敬先是一愣,隨即馬上反應(yīng)過來,這個“穆”,該是楊過母親穆念慈的穆。